嘉定都市网

查看:7765 回复:3 发表于 2015-4-11 14: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4: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定的方言/血统/区划/历史/文化介绍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嘉定的方言/血统/区划/历史/文化介绍(吴语嘉宝话缩略版)

嘉定了耷江南吴地个太湖朝东个户荡,东南西北侪拨着宝山,上海/青浦,昆山,太仓了听围着里向。从地理位置浪看,包括着嘉定宝山个古嘉定县正正好是夹了浪娄江,吴淞江,东海实当中个一片三角洲地区。

嘉定顶早是昆山县/娄县个一部分,南宋个辰光(1217年)再从昆山划出来建县,以依歇动个年号为县名,拨着平江府管。明朝个前期,亦划出昆山东头,常熟南头,还得嘉定北头个少数地方一道建着太仓州(散州),嘉定县原旧拨着苏州府管。清朝个前期,嘉定还是苏州府个,直到1724年,太仓变成功直隶州以后,嘉定再划到着太仓州。同一年江南分县,宝山从嘉定划出来建县,忒着嘉定道侪拨着太仓州管。民国建立以后,取消着老底个州府制度,嘉定直接拨着江苏省管哉。30年代开始,嘉定,宝山忒苏州,无锡,常州一道属于江苏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后嘉定,宝山忒崇明,启东,海门一道拨划到松江,浦东,上海县了着个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上海市已经了1927年脱离江苏省,变成功直辖市哉)。1950年,嘉定,宝山侪拨划到江苏省松江专区,1958年忒松江,浦东,上海县,崇明了新一道侪划到着上海市。1988年着1992年,宝山忒嘉定前后拿县改成功区。像伲可以看到,嘉定了历史浪一直是苏州地区(昆山县,苏州府,太仓州)个一部分,一日也朆拨松江府管过歇个,忒着上海县道益加呒啥关系哉。

教个嘉定西头6000年前头就已经是陆地哉,比起上海县好好恁要早了许哉。古嘉定县地皮还算是蛮大个,包括着今朝个嘉定个全部,宝山个全部,太仓个浏河,陆渡,南郊,昆山个蓬琅,浦东个高桥,高东,凌桥,闵行个诸翟,纪王,上海普陀区个真如,长征,桃浦,还得上海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了得三个区个直北面个眼乡镇(譬如彭浦,江湾,五角场了听),一共涉及到两个省七个县市个地方。古嘉定县亦分成功临江,醋塘,安亭,平乐,春申五个乡,后头名字改成功归仁乡,循义乡,崇礼乡,乐智乡,守信乡,取“仁义礼智信”个意思。嘉定还拨着昆山管个辰光,叫“疁城乡”,各佬嘉定简称“疁”。疁城乡个乡治大总了着现在个马陆石岗得块头,嘉定建县以后,县治朝北迁到教个嘉定镇浪。嘉定镇古代叫“练祁镇”,老法里亦常状叫“城厢镇”,1928年开始再叫 “嘉定镇”个。关于古嘉定县各个乡镇个特点,实伲嘉定宝山地区个民谚是实恁话个: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着徐家行。当然得个是伲自家内部了叫,苏州府太仓州地区个人,侪叫伲“银嘉定”个。

嘉定闲话属于吴语,也叫江浙闲话,具体来话,了谱系浪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太仓方言大区——嘉定方言小区。嘉定闲话弗是上海闲话,是忒着上海闲话两道个独立个吴语方言。也呒末“上海嘉定闲话”个话法,最得“吴语嘉定闲话”个称法。嘉定闲话忒着上海闲话是弗一样个,了口音,词汇,语法,音韵了新各个方面侪忒着上海闲话推板远了许哉,嘉定口音忒上海口音个明显差异,北部吴语区个人统统侪听得出来个。从口音浪向话,嘉定闲话忒着老个太仓闲话相对有眼接近个,忒苏州闲话,松江闲话相对侪比较远个。

了内部划分浪,嘉定地区个闲话可以分成功北区忒南区两部分,嘉定个4/5个地区侪属于北区,最得1/5属于南区(北区14乡镇,南区4乡镇)。北区拨认为就是语言学分类浪向个嘉定方言,南区则拨划到其他方言区。但是根据实际个听感,南区个方言格实忒北区道还是有得行情个共同点个,忒着边浪个松江府地区是有得区别个。

嘉定人了人种浪总个来话属于典型个太湖东面个苏松人种,买相,气质忒上海人完全弗一样个,着个衣裳也有眼弗一样,区分度高着海泛,常状一看就看得出来个。上海人是苏北人忒浙东人个混血人种,忒嘉定人弗是一个种草,但是嘉定人忒松江青浦人,昆山太仓人长着还是蛮像个,一看就晓得是一个地方个人。

嘉定宝山人个来源,叫行情户荡成陆侪比较偃,各佬嘉定人,还得所有个宝山本地人,侪是历史浪向弗同个辰光从西面搬得来个移民个后代。明末清初个“嘉定三屠”以后,嘉定县城,北乡,西乡地区个点人侪死着差弗多哉,后头边浪个苏州府地区就对嘉定发动着一次大移民。根据记载,依歇动弗少昆山人,太仓人侪搬到两个县边边沿个嘉定乡镇,行情行市个吴江人搬到嘉定县城,常熟人弗管啊浪侪了浪个,还得吴中人,嘉兴人侪多透多透(但是松江府移民像煞弗大看见)。可以实恁话,今朝个嘉定县城人,西乡人,北乡人,大部分侪是清朝以来再刚刚搬得来个移民个后代,得眼移民绝大多数亦侪是从苏州府地区来个。据说了民国个辰光,嘉定镇浪有眼人还了着苏州城里有得老房子了许哉。

嘉定个历史呒末苏州嘉兴得介悠久灿烂,但也忒着江南其他地区一道经历了千年以来个江南历史个风云变化。了宋朝以及宋朝前头,嘉定还是一个蛮荒凉个文教也不大发达个地区,县志记载着依歇动个嘉定民风“性情刚烈,旷顽难治”。一直到明朝,县志还记载嘉定有蛮着力个“滨海气息”,忒内陆弗大一样。明朝前头的嘉定历史呒啥好话,嘉定真正个辉煌是从明朝辰光再开始个。浏河镇个刘家港,本生是嘉定个后手再划到太仓,得浪老早点长期是中国第一大港口,也是郑和下西洋个出发地。嘉定人也参与着江南各地个抗金,抗元,抗倭,抗清,反清,抗日个各种斗争,是太湖吴地个弗可分割个一部分。除脱名气比较响个嘉定三屠外,南翔罗汉党,外冈游击队也侪是蛮有名个,陆秀夫个子孙至今原旧生活了浪嘉定马陆,老早是嘉定个宝山,还经历过着惨烈个淞沪会战。但也叫满清入关个依歇辰光,隔壁县个太仓人弗仅朆抵抗清兵,反而主动相帮清兵屠杀抢劫嘉定,奈么好哉,从此以后嘉定太仓亲兄弟弗对哉,还号称“嘉定太仓弗通婚”,到奈还是得恁朆变个,嘉定人还拿太仓人当成功强盗胚,弗大要看伊哒个。除脱打仗外,嘉定也是中国顶早有人信耶酥个地方之一,中国个基督教传播历史当中也开过一场重要个“嘉定会议”。在外特别要话个是,嘉定曾拨认为是一个有得“帝王龙气”个户荡。

嘉定历史浪也出过眼文化名人。明清开始嘉定个文教慢慢恁个发达起来哉,依歇动个嘉定人欢喜读书也蛮有知识,各佬有得“教化嘉定”个话法。昆山人归有光住了嘉定安亭几十年,开办个震川书院(教个安亭震川中学)到奈还是中国现存个顶顶古老个学堂之一。明末个“嘉定四先生”,清朝乾嘉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嘉定人钱大昕,王鸣盛侪蛮有名气。明朝个末代周皇后,祖籍也了着嘉定。清朝辰光,嘉定一共出着三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近现代以来,嘉定也产生过各种各样,各行各业个人才,包括嘉定人侪晓得个陆俨少,胡厥文,还有祖籍了嘉定个赵小兰,陈祖德。嗯特别要话一话个是,嘉定一个县了100年里向产生着包括顾维钧了许个三个外交部长(虽然多数只是祖籍),得个即使了整个中国也是蛮少见个。

嘉定个文化属于太湖吴文化,忒着苏州,嘉兴道一式一样个,侪是“小桥流水人家”个江南水乡,但嘉定弗是所谓个“海派文化”, 忒着上海是完全弗一样个,也浑身弗搭界个。弗管是外头个城建还是里向个人,嘉定侪原旧忒苏州,嘉兴一样是太湖吴文化,弗是上海人个宁波+苏北+西洋腔调个海派文化。

嘉定县城是江南个历史文化名城,有得1000多年个古老历史。南宋辰光造个嘉定文庙,号称“吴中第一”,到奈还是中国顶大个县级孔庙之一。嘉定城还有明朝个古典园林汇龙潭,秋霞圃,以及法华塔,州桥,西大街了听,嘉定城外还有得一段明朝留下来个古城墙。除脱县城外,嘉定还有得三大古镇:南翔镇,安亭镇,娄塘镇。其中南翔历史顶悠久,建镇到奈已经超过1500年哉,也拨公认为是上海市个四大古镇之一。南翔个历史文化底蕴也弗比嘉定县城推板,五代造个南翔双塔,是中国现存顶早个仿木结构砖塔,明朝造个南翔古漪园,也是江南名园,南翔寺个唐经幢,也古老透古老透个,南翔小笼包,更加是全国侪闻名个。还得一个明清辰光个南翔人写过一本〈续茶经〉,拨当成功是一代“茶圣”。三国辰光个外冈吴兴寺,也拨认为是当时辰光个“江南三大寺”之一。在外还得孙权老娘造个安亭菩提寺。当然,嘉定顶有名个特产还是大蒜忒着草编,而嘉定个代表性个文化艺术,眼板是嘉定人自家发明个“嘉定竹刻”。嘉定竹刻也影响到着旁边行情地区,成为江南传统工艺艺术个重要代表之一。上头得眼,侪证明着像伲嘉定是一个有得悠久历史,有得文化沉积个地方,忒上海是弗一样个。

嘉定人,宝山本地人,还得松江府忒崇明个兄弟,虽然了行政浪向是拨上海管个,但是实伲个人种,气质,血统,历史,文化,风俗,方言了新,统统侪是忒苏州,嘉兴,启海一样个,同文同种,反而忒着上海人道呒啥关系个。覅管人家囊侪话伲是“上海人”,伲自家要弄得清爽,行政归行政,民族归民族,两桩事体,上海人忒伲一个市弗代表伲忒伊哒道就是亲眷,更加弗代表伲忒上海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上海人弗管血统还是文化侪忒伲起源弗一样个,伲个亲眷是苏州人,嘉兴人,启海人。嗯也希望有一日天,伲好脱离上海,忒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启海,通东,丹靖(或者再加上杭州)一道建立太湖省,恢复浙西路,完成实伲太湖吴人600多年来个重新统一个顶大个心愿。

注:以上文章比较书面,所以用词也比较书面,缺乏生活气息和口语特征,但不代表日常生活用语也这么“官”。一般口语中,嘉定宝山话和上海话的差异是更大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嘉定的方言/血统/区划/历史/文化介绍(普通话完整版)

嘉定位于江南吴地的太湖以东地区,东南西北分别处于宝山,上海/青浦,昆山,太仓的包围之中。从地理位置上看,包括了嘉定宝山的古嘉定县正好是夹在娄江,吴淞江,东海之间的一片三角洲地区。

嘉定最早是昆山县/娄县的一部分,南宋时(1217年)才从昆山划出建县,并隶属于平江府(松江县/华亭县则早在唐朝时就划出了昆山,后属秀州府/嘉兴府,直到元朝时建松江府)。明朝前期,分昆山东部,常熟南部,嘉定北部少数地方置太仓州(散州),嘉定主体仍为嘉定县,属苏州府。清朝前期,嘉定仍属苏州府,直到1724年,太仓升为直隶州后,嘉定才划入太仓州。同年因江南分县,宝山从嘉定划出建县,并同属太仓州。民国建立后,取消了传统的州府制度,嘉定直属于江苏省管辖。30年代开始,嘉定,宝山和苏州,无锡,常州同属江苏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后嘉定,宝山和崇明,启东,海门一起被划入松江,浦东,上海县所在的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上海市则于1927年脱离江苏省,升为直辖市)。1950年,嘉定,宝山被划入江苏省松江专区,1958年和松江,浦东,上海县,崇明等一起划入上海市。1988年和1992年,宝山和嘉定分别改县为区。

需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嘉定(含宝山,下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属于苏州地区的,尤其和昆山,太仓关系密切。除了50年代的短暂8年外,嘉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松江(以及嘉兴)管辖过,换言之嘉定并不是松江地区(或嘉兴地区)的一部分。嘉定县和上海县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嘉定县没有哪块土地是从上海县划出的,上海县也没有哪块土地是从嘉定县划出的,而且自从上海跟随松江脱离昆山以后,1000多年来,嘉定县从来没有和上海县,松江县/华亭县同属于一个州府级的区划当中。上海和松江的关系好比无锡和常州的关系,而嘉定好比常熟,虽然常熟和无锡很近,但无锡从来就是常州府的,而常熟从来就是苏州府,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例外过。

今嘉定地区很早就已经成陆,远早于上海县(嘉定西部6000年前已成陆,嘉定中部和东南部紧随其后,最迟至东周时期都已成陆,上海县则晚至4世纪后才逐渐成陆)。宝山,嘉定东部和东北部则成陆较晚,和浦东地区,上海县的成陆时间相仿。古嘉定县地域广阔,包括了今天的嘉定的全部,宝山的全部,太仓的浏河,陆渡,南郊,昆山的蓬琅,浦东的高桥,高东,凌桥,闵行的诸翟,纪王,上海普陀区的真如,长征,桃浦,上海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的三区之北部地区诸乡镇(如彭浦,江湾,五角场等),共涉及两省七县市之地。古嘉定县又分为临江,醋塘,安亭,平乐,春申五乡,后改名为归仁乡,循义乡,崇礼乡,乐智乡,守信乡,寓以“仁义礼智信”之意。直到近古乃至近代以来,嘉定宝山地区才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三十多个乡镇的划分。最近十多年的乡镇合并后,乡镇数量又大幅减少,很多乡镇名消失。嘉定还属于昆山管辖时,称“疁城乡”,因此嘉定简称疁(如昆山简称娄,上海简称沪,松江简称茸一样。但疁和娄是同源的,疁最早也是昆山的别称,从娄分化出来的,后来才成为嘉定的专称)。疁城乡的乡治在今天的马陆石岗一带,嘉定建县后,县治北迁到今嘉定城区。嘉定城区古称“练祁镇(市)”,又常被称为“城厢镇”,1928年起才被开始被称做“嘉定镇”。虽然名义是镇,但实际是城市,而且上海也不允许下面的郊县县城称“市”,所以只能叫镇。嘉定一些乡镇的名称也颇有来历,比如黄渡是为纪念楚国春申君黄歇曾在此渡江,外冈是远古时期海岸线冈身的意思,南翔得名于一个仙鹤和蛇,并最后“白鹤南翔,一去不复返”的古老传说,马陆则来源于陆秀夫曾在此驻扎过骑兵部队的马匹,其子在崖山战败之后又回来隐居在此并繁衍子孙后代下去,等等。就是嘉定的名称,也是以建县时的年号为县名。关于古嘉定县各地的特点,嘉定宝山地区的民谚是这样说的: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另外苏州府太仓州地区的熟语“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洲,空心吴县”,则据说是清代官场上的贪官们对这一地区各县的油水程度的总结。

嘉定方言属于吴语,或者说江浙方言,具体来说,在谱系上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太仓方言大区——嘉定方言小区。嘉定话不是上海话,而是独立于上海话之外的独立的吴语方言,正如太仓话张家港话不是苏州话,江阴话宜兴话不是无锡话,启海话通东话不是南通话,萧山话余杭话不是杭州话一样。也没有“上海嘉定话”的说法,只有“吴语嘉定话”的称谓,正如没有“江苏苏州话”,“江苏常州话”的说法,只有“吴语苏州话”,“吴语常州话”的称谓一样。嘉定话也不同于上海话,在口音,词汇,语法,音韵等诸方面都和上海话有很大差异,嘉定口音和上海口音的差别极其明显,几乎所有北部吴语区的人都能听出两者的差别来。但和上海话相反,宝山话和嘉定话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在语言学上宝山话就是嘉定话,就如长洲话和元和话,阳湖话和武进话可以看作是同一种方言一样。从口音上来讲,嘉定话和老太仓话相对比较接近,而和苏州话,松江话相对比较远。可以把嘉定话看作是一种位置上介于昆山话和松江话之间的方言,但是不能把它当作昆山话和松江话简单混合或折中,因为它的很多语言特点和两者都不同。在苏沪嘉小片中,太仓州方言是比较独特和有个性的一类。从谱系上来讲,上海南部郊县(乃至上海市区)都属于广义的嘉兴方言大类(秀州方言),嘉兴方言大类划又可分为海盐类方言和嘉兴类方言,嘉兴类方言在上海市地区又分为松江方言和广义的上海方言,后者包括浦东,南汇,上海市区,但不包括闵行。也就是说,通常意义上的上海话(即所谓的上海市区话),只是语言学分类上的秀州方言下的嘉兴方言下的上海方言下的一个分支,根本代表不了上海郊县各地的方言。而嘉定宝山话则即不属于嘉兴方言大类,也不属于苏州方言大类,它比其他上海郊县话在谱系上更远离上海话(崇明话则据说既有嘉定话特点也有松江话特点)。

从内部的语言划分上来讲,嘉定地区的方言可以分为北区和南区两部分,嘉定的4/5地区都属于北区,只有1/5属于南区(北区14乡镇,南区4乡镇)。北区被认为就是语言学分类上的嘉定方言,而南区则经常被划到其他方言区。但是根据实际听感,南区的方言其实和北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和临近的松江府地区有区别的。准确的说,南区的封浜,江桥是嘉定方言和上海县方言(注意,是上海县方言,不是“上海(市区)话”,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的过渡区,而安亭,黄渡则是嘉定方言和青浦方言的过渡区。北区方言中,根据我个人的听感,觉得中南部的南翔,马陆(或许还有方泰)比较类似,和北区其他地区有异。北区其他地区中,嘉定城区和北部的娄塘相似,和剩下的其他地区有异(嘉西,朱桥不明)。剩下的其他地区,按地理位置外冈和望新类似,徐行,曹王,唐行,华亭类似。东部的戬浜则有点介于中南部和北部之间。原属嘉定后划入上海的桃浦,长征,真如则和江桥,封浜类似,属于嘉定方言和上海县方言的过渡区。宝山和嘉定类似,宝山南部的土著话(区别当地的上海话)属于嘉定方言和上海县方言的过渡区,宝山中北部属于嘉定方言。

嘉定宝山人在人种上大体属于典型的东太湖的苏松人种,以我个人的观察,嘉定人和苏州郊县人(包括吴县农村人)长得非常类似,有一种明显的吴人特征,但和很多苏州城里人似乎略有区别。而根据复旦的研究和实际的观察,嘉定人在上海郊县人中人种相对偏北,甚至我的两个同乡认同,很多嘉定人长地很像山西人,河南信阳人,藏族女人等。嘉定人的长相,气质和上海人截然不同,区分度很高,很多时候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我的那个老乡也认为,嘉定人和上海人长地很不一样,不是一个人种。不仅嘉定人,其他郊县人的长相,气质也和上海人是完全不同的。上海人和上海郊县人的种族特征的差异,是省与省差异的级别的,甚至很多时候更高。这也是合乎逻辑的,上海人基本是浙东人和苏北人的后代,夹杂安徽人,山东人,广东人等,上海人中来自太湖吴地最多的,也是苏北血统成分很高的无锡,真正祖籍吴地核心苏州地区的上海人是不多的。上海人的气质,也不是宁波人,就是苏北人的气质,和真正的太湖吴人的气质差异很大,很多时候都超出了郊县人和外地人的差异。部分上海人的容貌,气质,甚至给我以一种强烈的“非我族类”感。所以,在血统,人种,气质上,上海人并不是吴人,更不是太湖人。

嘉定宝山人的来源,和上海南部郊县的那些万年土著也不一样,由于很多地区成陆较晚,所以很多嘉定人,以及几乎所有的宝山人,都是历史时期从西边迁徙来的移民后代。可以想见,正常情况下,紧靠着的苏州地区应该是对嘉定宝山影响最大的。这是明朝以前的情况,明末清初,由于“嘉定三屠”的原因,嘉定县城,北乡,西乡地区人口大灭绝,从而导致了周边地区对嘉定的大移民。根据记载,当时昆山人,太仓人很多都移民到靠近两县边境的嘉定乡镇,吴江口音充斥着嘉定县城,常熟人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吴中人,嘉兴人都不少(不过松江府移民似乎不多),另外还有一些北方人,南方内陆人等。可以说,今天的嘉定县城人,嘉定西乡人,北乡人,大多数都是清朝以来才迁入的外来移民的后代,而这些移民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苏州府地区。据说,一直到民国时期,很多嘉定县城人还在苏州城里拥有祖先留下的房产,显然了两地深入根蒂的联系。49年后,嘉定的城镇地区还依然有少量的苏州移民,我最好的兄弟就是祖籍在吴县东山。苏州地区人常常认为,上海人中有很多苏州裔,苏州上海是亲戚,而嘉定人和苏州地区人的关系要远很多,和松江浦东属于一个级别。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嘉定不仅有史以来一直都属于苏州地区(昆山县,苏州府,太仓州),没有被松江府管辖过一天,而且嘉定中北部的大多数人,都是清初以来的苏州府移民的后代。嘉定人身上的苏州地区血统,其实是远远高于上海人身上的苏州地区血统的,只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苏州人还是嘉定人现在都更愿意认“上海亲”,而彼此之间却似乎冷淡到毫无关系一样,无人再愿意提及过往。另外,嘉定的城镇地区在明清时期还受到过一些徽商移民的影响,明代嘉定文人的代表“嘉定四先生”中,就有两人是徽州裔。

嘉定的历史不如苏州嘉兴那么悠久灿烂,但也和江南其他地区一起经历了近古以来的江南历史的很多风云变迁。在宋朝时北人大量进入江南以前,嘉定还是一个很荒凉且文教也不太发达的地区,县志记载了当时的嘉定民风性情刚烈,旷顽难治。一直到明朝,县志还记载嘉定有很强的“滨海气息”,不同于内陆。明朝以前的嘉定历史乏善可陈,嘉定真正的辉煌是从明朝时期才开始的。开发于元朝,兴于明清的浏河镇的刘家港,原属嘉定后划入太仓,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港口,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在郑和下西洋的前两三次,刘家港当时还属嘉定管辖,这也在嘉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随后的明朝东南沿海个抗倭斗争,晚明时期的抗清斗争中,嘉定都和整个江南同生死,共命运,留下了石童子救城抗倭的传说,孙元化打造明军火枪部队征战辽东的佳话,以及可歌可泣的反抗清军剃发令的嘉定三屠。大明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是一个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名字。但也因为满清入关屠杀江南的时候,邻县太仓人不仅没有抵抗清军,反而为虎作伥,加入了血腥屠杀和抢掠嘉定的行列,甚至成为清军的马前卒和急先锋,从此嘉定太仓亲兄弟反目成仇,并号称几百年来都不通婚,一直到今天,嘉定中北部地区的人,似乎仍然对太仓人抱以敌对态度。从韩世忠,陆秀夫曾在嘉定抗金抗元开始,嘉定人的反抗外敌传统并没有就此结束,闽南人领导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嘉定县城为首义,同时和天地会有关联的南翔罗汉党数千人也发起暴动相呼应。而太平天国中,嘉定损失了一半的人口,民国初年又在嘉定南部发生了齐卢战争,这些再次体现了嘉定和江南各地的“同生死,共命运”。抗战期间,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就在宝山,当时整个宝山都被夷为平地,据说至今宝山找不出一幢1937年以前的二层楼房子,宝山人为了国恨家仇,比上海人付出的多地多。而日军攻占嘉定县城后,又在县城里屠杀了1000多人(相比之下上海人从来没有被大规模屠杀过,因为没有反抗)。而拥有数百人的嘉定外冈抗日游击队,也名躁一时,其领袖吕某也因此后来在中央任职,官至副司长级。值得一提的是,此人的儿子也正是狼图腾的作者。除了战争和杀戮这样的历史外,嘉定也是中国最早接触基督教的地方之一,明朝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皈依了基督教,而被认为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场会议的“嘉定会议”,则决定了天主教随后在中国几百年内的命运。此外特别一提的是,嘉定曾被认为是一个有“帝王龙气”的地方,明初刘伯温来嘉定挖过“龙脉”,后来严嵩有篡位野心也听从了手下术士之言在嘉定建“龙桥”,也有传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后逃难到了嘉定,死于南翔大德寺,此外乾隆皇帝也专程了嘉定游玩过数月。

嘉定历史上也曾出过一些文化名人。明朝时期嘉定的文教逐渐开始发达,散文大家昆山人归有光曾旅居嘉定安亭讲学数十年,开办了震川书院并延续至今,作为其后身的今天的安亭震川中学,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学校之一。明末闻名于文坛的“嘉定四先生”(其中一人为钱谦益的门生),则被某现代学者称为“晚明最后一个诗派”。明人徐学谟也曾官至礼部尚书,并加太子太傅。整个明清时代,嘉定人好读书重礼仪,因此在周围地区赢得了“教化嘉定”的美誉。乾嘉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钱大昕,王鸣盛都是嘉定人。清朝时期,出现了嘉定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戬浜人王敬铭,并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和器重。有清一代,嘉定一共出了三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其中两个武状元都来自于徐行乡,这也为该乡赢得了“武状元之乡”的称号,至今依旧可以看到“徐行武校”的广告。近现代以来,嘉定诞生过不少的名人和各种人才,包括民国时期的江苏省省长,某民主党派的创始人和前主席,二三十年代的中共苏区领袖级领导人,中国味精工业的创始人,国民党党报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北大校长,名列“当代江浙四大国画家”称谓之中的浙江画院某前院长,祖籍在嘉定的中国棋院院长等。但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嘉定似乎是一个非常有外交天赋的地方,一个县在100年内诞生了三个外交部长(包括名垂青史的顾维钧),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两个是祖籍,一个也幼年移居离开),而且也不仅于此,清朝民国时期,嘉定还出了很多各种级别的外交官员。

嘉定人和上海人是不同的,男人不同,女人更不同。即使从历史上看,嘉定女人和上海女人也是截然不同的。根据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自己公布的资料,20世纪的2,30年代,上海的妓女总数量,人均数量均排名世界第一,远超当时的世界各大大城市,甚至是排名第二的城市的2,3倍之多。而据嘉定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的嘉定却民风淳朴正直,全县无妓女。可见两者的民风差异何其之大。能出名的上海女人,大多是一些颓废荒淫的小资性乱女,而嘉定女人则不然。历史评价一直很正面,被认为是“母仪天下”的典范的明朝末代皇后周氏,祖籍就在嘉定娄塘。而本朝初期闻名全国的浦氏三姐妹也是嘉定县城人,其中老大为彭德怀夫人,历史评价也非常正面。美国的首位华裔部长赵小兰,祖籍在嘉定马陆。另外,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的吴健雄,虽然是太仓浏河人,但浏河历史上属于嘉定,更重要的是其所在的浏河南部讲的是嘉定方言而不是太仓方言,所以也可以看作是嘉定人(相当于“太仓国的嘉定族”这样的概念)。

嘉定的文化属于太湖吴文化,和苏州,嘉兴一样,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嘉定不是海派文化,上海也不是太湖吴文化。上海的所谓海派文化,是由海洋气息浓厚的宁波文化引领,融合了苏北文化,西方文化,上海县渔民文化后形成的,和太湖吴文化完全不同,有本质区别。上海县渔民文化也不是正统的江南吴文化,和作为农耕文化的主流江南吴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海派文化基本和太湖吴文化没有关系。嘉定没有宁波人,苏北人,也没有被西方殖民统治过,而且是农耕文化而不是渔盐文化,因此嘉定没有任何产生“海派文化”的必要因素。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嘉定仍然和苏州,嘉兴一样是太湖吴文化,而不是所谓的“海派”,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嘉定县城可以称为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有1000多年的古老历史。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嘉定孔庙(称“文庙”),号称“吴中第一”,至今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县级孔庙之一。建于明朝的古典园林汇龙潭,秋霞圃,以及同样拥有古老历史的法华塔,州桥,以及据说已经被拆了的西大街等,都成为了嘉定县城的地标性建筑。此外,嘉定城外还保留了一段残存的明代古城墙。除了县城外,嘉定还有三大古镇:南翔镇,安亭镇,娄塘镇。其中南翔历史最为悠久,建镇至今已超过1500年,五代时期的地方志中,甚至将其称为“东南一都会”,而明清时期更有“小小南翔赛苏州”的美称,至今仍然被公认为上海市的四大古镇之一,和闵行七宝,青浦朱家角,金山枫泾相并列。南翔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并不亚于嘉定县城,南翔双塔建于五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砖塔,南翔寺的唐经幢,同样非常的古老,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南翔古漪园,也和嘉定秋霞圃齐名。当然,南翔最有名的还是南翔小笼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笼包的发明者是一个从杭州流落到南翔后被一家饭店老板收养长大的孤儿,并不是正宗的南翔本地人。另外,“南翔小笼包”和“上海小笼包”也可以视为不同的概念,上海小笼包是当年的南翔小笼包发明者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分店的产物,如今已经成为了奉行“拿来主义”的上海人的海派饮食中的一道经典(海派某种程度就是拿来,改进,甚至混搭,是否原创并不很重要),但南翔小笼包并不是“海派”,也不属于上海,仍然仅仅只属于南翔和嘉定。当然,很多人只知道南翔小笼包,却不知道另外有一个南翔人因写就〈续茶经〉而被认为是继茶圣陆羽之后中国新的“茶圣”。而且,南翔虽然有小笼包,但是却并不以美食而著称,嘉定的美食之乡,公认为是在另一个古镇娄塘,所以就有了“食娄塘”的说法。此外,马陆的葡萄也非常有名,县外的知名度现在应该已经不亚于南翔小笼包了。江南崇佛,嘉定也不例外,南翔历史上就是因寺成镇,十多年前上海又有一家大型寺庙搬迁到南翔,而三国时期的外冈还有个吴兴寺,被认为是当时的“江南三大寺”之一,此外还有孙权母亲所建的安亭菩提寺。当然,以上这些都算不得“嘉定特色”,嘉定最有名的特产还是大蒜和草编,而最能代表嘉定的文化和工艺的,无疑是嘉定人自己发明的“嘉定竹刻”。明清时期的嘉定文人雅士,无一不是竹刻的爱好者乃至高手。嘉定竹刻也影响到了周边很多地区,成为江南传统工艺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这些,都足以证明嘉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有文化沉积的地方。作为历史上苏州府的一员,虽然地处边缘,但是嘉定人的表现还是证明了他们仍然可以傲对“苏州府”这三个字。

嘉定人,宝山人不仅与松江人,青浦人,金山人,崇明人,奉贤人,南汇人,川沙人,闵行土著人,同时也和太仓人,昆山人,吴江人,常熟人,张家港人,吴县人(苏州人),启东人,海门人,以嘉兴人,嘉善人,平湖人,海盐人,桐乡人是同文同种的兄弟。我们虽然被划分到三个省市,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心还是相连的,更希望总有一天我们能够重新团聚。无论我们在行政上如何被别人划分,甚至于玩弄,我们仍然都是一家人,都应该团结一致,因为我们讲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文化,经历过同样的历史,流着同样的血。不存在什么江苏,浙江,上海,只有吴,太湖,江南。也希望有着同样理想的常州人,无锡人,湖州人,乃至杭州人,绍兴人能够加入到我们中间。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嘉定人,是江浙人,是太湖吴人,但我不是上海人。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20:3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20:36:04 | 只看该作者
苏沪嘉地区吴语谱系表.rar (4.08 KB, 下载次数: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