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2-25 08:25 |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转载;
我前些年在修理厂工作过4年时间。是我们家和大舅家经营的。
各种小型车都到我们这修过。也算是对汽车有更直观的感悟吧。
首先说说,我就是想到哪说哪。
当时天津进来过很多二手的美国加长车,比如卡迪拉克,林肯。
记得有一辆开了将近40W公里的林肯4.6 v8 应该是原车的发动机很旧了。
由于缸垫损坏打开缸盖。我发现气缸壁上一点台儿(活塞行程边缘磨损
出来的痕迹都没有)。打开过一辆老皇冠3.0直列也是。我感觉气缸多
的车,应该是很皮实的。剩下的也就是气门磨损了。 救援过一辆宝来
1.8五气门发动机的车。由于正时皮带断开。导致气门顶断。缸盖和
两个钢桶损坏。差点换了个发动机。这个车一直在我们这修。当时6W
多公里。说明书上说7W需更换正时皮带。但就是超过7W就算是10W也
不能轻易断掉。就是因为设计的问题。大众车系(新的TSI不太了解暂时)
基本上是正时皮带。这个东西有好处-可以降低噪音。但是维修成本很高。
我买配件时很清楚。一条皮带,一个张紧器,一个张紧轮,有时还要个介轮。
这一套东西必须保证原厂,风险还小些。成本价1000以上。到4S店乱七八糟
加一起不找你要几千才怪。很多车在更换时,张紧器已经失效。张紧轮即将
完全抱死。日本车和美国车多见的正时链条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奥迪车很容易坏,感觉是不是越新
的越娇气。可能是中国的油品不行。有一辆奥迪2.4的发动机抖动,当时换了
火花塞,高压包,清洗了喷油嘴等等,都不行。通用的电脑检测仪检测不出来。
最后是到了4S店熟人那给看的。用的都是奥迪专用的维修仪器。都没见过。
发现是一个真空管的单向阀被积碳堵死了。想买奥迪车的人。就算是过了保修期
也离不开4S店。有些东西毛病太个别了。
说道德国车的厚重,奥迪车和大众车一般在门板
的中心位置贴一小块隔音棉。比较硬的那种,这样可以显得门板比较硬,但对隔音起
不了什么效果。而且门上的限位器大众设计的都比较硬,开关门比较费力。显得厚重,
油漆也是。比日本车厚得多。这样无形中敲击声音的音质就变了。而且大众车的质量
已经不如以前了。我们的老钣金师傅就说过:现在的桑塔纳比以前软多了。
日本车也
不是不结实。起码丰田的铁比较硬。有一个凯美瑞撞墙的事故车。在做前腿大梁钣金时。
大梁的电焊口都一点剃不动,铁非常的硬。 说实在的我对德国车一直没有什么好感。
原因就是设计不合理。经常坏。日本车好都在看不见的地方,我一直自用的是一辆两厢的飞度。
现在跑了11W6800公里维修过空调(应该是装配问题,漏氟)和大灯组合开关。现在火花塞和
刹车片都没换过(火花塞原装铱金,也该换了)拆大灯开关时看见里面的螺丝和配线和新的
一样。密封相当好。螺丝都是镀锌的。底盘也是。 高速有人说日本车不稳发飘。
我感觉原因在这:国产大众车底盘完全是照原德国的设计,很硬。但不适合中国的路况。
进口的老蓝鸟王SSS在高速上200跟玩一样。其实就是个软硬的问题。但你设计的很硬力
量无法吸收,球头,橡胶件等就是容易损坏。我的飞度也上过160底盘柔韧度很适中。
我感觉平时开就可以了。说实在的,要让我上高速我开个日本车感觉比德国的心里有底,
不会出现机械故障。
就是在网上看见很
多人(不乏车托)说日本车不好,什么开日本车的人怎么怎么样。我看着心里就生气。
说句糙话,如果你爸爸开着个日本车,你还说这个么?选择一个车就可以被施加种种罪状。
有这种人在中国发展不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抱着个30年前的桑塔娜,没法进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