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newO2life 于 2015-1-16 20:20 编辑
楼主今天带大家去国家博物馆看看。。
现于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中有一件叫做《乌戈利诺和子孙们》的作品,或许很多看展的人并没有为这件作品过多驻足,但这件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却使人大为悲恸。那么,乌戈利诺是何许人也?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离合悲伤?
▲罗丹《乌戈利诺和子孙们》,1882年,石膏,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
乌戈利诺是13世纪佛罗伦萨的一位伯爵,因党权斗争被关在城堡的塔楼上,殃及子孙,都被活活饿死。在《神曲·地狱篇》第三十三章中,但丁把乌戈利诺伯爵作为卖国者放在地狱的底层。
![]()
▲古斯塔夫·多雷《乌戈利诺和子孙们》,但丁《神曲·地狱篇》插图
在第九层地狱的冰冷的底部,但丁看到乌戈利诺没完没了地啃着大主教鲁杰罗的后颈,并在那个被打入地狱的人的毛发上搽他滴着血的嘴巴。他穷凶极恶地啃吃着,头也不抬地说鲁杰罗出卖了他,把他和他的儿孙们关进监牢。他从牢房的小窗多次看到月圆月缺,直到有一夜梦见鲁杰罗带着饥饿的大猎犬在山坡上追逐一只狼和它的狼崽。拂晓时,他听到用木板钉死塔楼大门的锤子声。过了一天一夜,没有什么动静。乌戈利诺痛苦地咬自己的手。儿孙们以为他饿得难受,便让他吃自己亲生骨肉。因此,这个故事常被后世许多艺术家作为人性与兽性冲突的题材来表现。
![]()
▲古斯塔夫·多雷《乌戈利诺和子孙们》,但丁《神曲·地狱篇》插图![]()
▲古斯塔夫·多雷《乌戈利诺和子孙们》,但丁《神曲·地狱篇》插图
18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家卡尔波被这个故事吸引,认为“这个主题极度激动人心,与拉奥孔十分相类”,于是在公元1861年完成了《乌戈利诺和子孙们》,并在公元1862年受命于国家将这座群雕浇铸成铜像。
![]()
▲卡尔波《乌戈利诺和子孙们》(草稿),1860年,赤陶,巴黎奥赛美术馆![]()
▲卡尔波《乌戈利诺和子孙们》,1861年,大理石,巴黎奥赛美术馆
这件作品悲怆动人,人物表情及动态、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乌戈利诺晦暗的眼神,凹陷的颊肌,撕嘴啮手的动作,浑身的紧张蜷缩,充分表现了他被悔恨与绝望啃噬内心以致于无可解脱的情状。四个子孙高低俯昂地环绕在他身边,丰富了作品全方位的表现力,使作品的悲剧气氛得到更加强烈地渲染。
▲卡尔波《乌戈利诺和子孙们》,1862年,青铜,巴黎奥赛美术馆 罗丹在艺术博物馆看了卡尔波的这尊雕像后,遗憾地认为,卡尔波没有很好地表现出这一素材的惊心动魄。他决定重新雕塑《乌戈利诺和子孙们》。
![]()
▲罗丹《乌戈利诺和子孙们》,1882年,青铜,罗丹美术馆藏
罗丹把这幕悲剧想象得更为悲惨:乌戈利诺的孙子已经饿死了,一个儿子刚断气。另一个儿子在做垂死挣扎,他一只手抓着父亲的背部,仰着头,凄厉地喊叫。可是,乌戈利诺充耳不闻,他在饿火中烧的煎熬下,像一只饿狼伏在已死的儿子身上,准备低下头吃他的肉充饥。然而,他又不愿做吃人的野兽,下不了口,猛地直起了头。此刻,兽性与人性,求生的欲望和未泯的人性,在乌戈利诺的心里展开了一番生与死的较量。
![]()
▲喷水池中的乌戈利诺和子孙们,罗丹美术馆
罗丹还将这个故事搬到了《地狱之门》上。
![]()
▲罗丹《乌戈利诺和子孙们》,《地狱之门》(局部)
与卡尔波的作品相比,罗丹的《乌戈利诺和子孙们》更显悲怆,他将乌戈利诺痛苦的内心表现得令人心惊胆战。兽性与人性、心中的道德与身体的枯竭在罗丹的雕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