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062 回复:0 发表于 2014-12-21 19:5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9:5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南 东边风清西边神秘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湖南的十来天,  气温从26摄氏度
      跌到零下6摄氏度,
      恰如湖南大相径庭的两种风貌
      ——湘东浓厚悠久的楚汉文化、
      湘西神秘的苗疆风情。

      岳麓书院里的读书声
      岳麓书院是很多读书人的精神故乡。不同于为考试而生的学校,也不是有打手心的老先生的书塾,书院这个词,看着就有一股古雅的书卷气。一群爱书的人聚在一起,既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比起一些只剩建筑的景点,创建于北宋年间的岳麓书院是个活着的书院,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学生依然可以坐在里面读书,朗朗书声穿过了千年。门口牌匾上一句“唯楚有才”透着书生的傲气。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岳麓山下的爱晚亭总是与杜牧的《山行》密不可分。爱晚亭在中国的古建筑中的名气不是建筑的原因,而是文化的原因,正是文人雅致,成就了这座生来不凡的小亭子。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
      静静地坐在书院一隅,先贤的石像前只有几只小麻雀跳来跳去,古老的门楼缝中长出了野草,一群归鸟飞过,阳光在石板地上慢慢移动,木窗棂亮了又暗,不觉日已西沉。恍惚间,似乎人事未改,风悄悄翻过几页书,一如千年前。
      
      屈原的汨罗江
      相比端午节吃粽子的热闹,屈原要寂寞得多,世人皆食粽子,却非皆知屈原。泛一简陋小渡船过汨罗江,屈原祠就在对岸。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这里留有屈子祠、骚坛、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屈原墓位于汨罗山上,12个小山式的封土堆散布在1500平方米的山坡上,这些土堆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是屈原12疑冢。与国内稍和历史人文有点关系就大肆开发的景点不同,屈原祠是免费的,和主人名气不成正比地隐于山间,如同他笔下出世的香草美人。
      在汨罗江边走一走,这是条波澜不惊、不宽不窄的江,江水浑浊,正是冬季萧瑟时节,水面空空荡荡,没有渔船,也没有水鸟,江滩上稀稀疏疏地长着几根野草。据传说,汨罗江渔民划龙舟抢救屈原未果,又以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因此,汨罗江就成为了龙舟和粽子两项中国重要民俗的发源地。
      
      岳阳楼与小乔墓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现在的岳阳楼为1984年重修,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是一座3层矮楼,登岳阳楼可纵览800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傍晚的洞庭湖笼罩在一片微红浅灰的朦胧中,水天一色,渔舟像是搁浅在雾气里。天边红霞渐渐退去,一弯细小的新月升起来了,渔舟在湖面上投下阴影,雾气更浓了,天水间只剩月、舟、树。
      小乔墓有多处,岳阳楼旁的是其中之一,就在岳阳楼公园最里面。墓地有些清冷,大土堆芳草萋萋,上生女贞,还有一些别的树。不过,小乔当年的容貌只能凭画像遥想了。
      
      凤凰的人们
      很多人知道凤凰,是因为沈从文,因为《边城》,不然这还是个偏远安静的小镇。凤凰城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直到人们携着沈从文的作品来寻访,发现凤凰一如文章中描绘的那么美,白塔有着漂亮的倒影,水车吱吱呀呀地流转,吊脚楼里传出优美的歌声。
      这座西南边陲小镇,原本是苗族聚居的寨子,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当然,现在要看到这些有点难,真正的苗寨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语言不通,无法得见。这也是各地景点的通病——原住民都搬走了。
      但凤凰不乏有趣的人。当地有无数酒吧,随意推开“流浪者酒吧”的门,因为它不像那些震耳欲聋的酒吧,更适合在异乡的夜自斟自饮。老板姓范,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年轻时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四处旅行。1991年,他去了西藏,当时川藏线条件非常恶劣,只能坐解放牌卡车,东风牌的都算豪车了。走到凤凰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将云南的酒吧模式复制到这里,开了凤凰第一家酒吧,这一年,是2002年,买下临江的吊脚楼只要14万元,而现在光租金就要10万元一年。如今老范过着半年开店、半年流浪的日子,不在的时候,生意就交给朋友打理。每年有一个月回上海陪伴年迈的父母,他笑言连上海话都说不利索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