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277 回复:0 发表于 2014-10-10 15:3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10 15:3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5: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没有门的小屋曾打发过许多讨饭的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个没有门的小屋曾打发过许多讨饭的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群盲艺人。这群盲艺人大概是一对盲人夫妇一家带着拉帮套的几个男盲人组成的竽鼓队。为首的当然是盲女人的丈夫,盲女人心眼实诚,不会做针线活,全指靠她丈夫,还有管理孩子,组织其他盲人。每到农闲,他们就串乡敲竽鼓讨口饭吃。每到一个村,随便找个车屋或仓棉屋或仓库住上个十天半月。晚上给大家献艺,白天挨家挨户讨饭,每天就只讨两顿饭,等把准备的戏文故事抖数完就走。天一擦黑,盲人们就在街中心场地敲竽鼓,先引来一大群孩子,又引来大人,也唱戏也说书,有时还说小孩听不懂的浑话,一听见有人粗声大笑,调皮的小孩子就去堵他的竽鼓筒子。第二天,盲人们散开到各家讨饭。那时候农村大多数人家都是一样的饭:红薯糊糊、地瓜干子汤、玉米面窝窝、地瓜面煎饼。讨到谁家都慷慨地给予他们。盲女人讨到有些人家,粗俗的女人往往无所顾忌的问盲女人不该问的事。盲女人通常不支声,要了就赶紧走。如果有哪家的妇女拿起针来给她孩子缝补一下开了线的棉袄棉裤,或送给她孩子一件衣服。盲女人要给人家说上很多好话,拉点家常,抱怨丈夫规矩孩子下手狠。就这样人们知道了他们也有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些盲艺人也永远驻在了童心,也在童心里根植了怜悯和同情。
    盈丰国际官网http://www.jmly.net/bocaiwang/728.html
       后来,父亲又在我们家小屋旁盖起了三间大瓦屋。底座是一排石头,上面是土坯墙,屋顶不再是石灰顶,而是有屋脊,屋顶瓦瓦。是当时要娶媳妇的人家向往要盖的房子。祖父召集跟我家数近的叔叔大爷们給盖的。新屋子的东间里有一张床,床头有一个土坯台子,后墙上一辆纺棉车。堂屋里有一张八仙桌,八仙桌旁的后墙上有家里唯一的音响——小广播,到鹿湾集上花几毛钱就能买到。西间里有一个土坯炕堆放杂物。大瓦屋里的冬天很冷,床上的被子让娇儿恶卧踏里裂。每晚临睡前,母亲坐在床上边给我暖被窝,边纳鞋底。我在睡梦中常常听到母亲的咳嗽声和手拉麻线的声音。那时,过年还扯不起新衣服,母亲就赶着给我们做新棉鞋新单鞋,让我们过年、开春有新鞋穿。一家人的吃饭穿衣全凭母亲勤劳的双手。纺上一冬天的棉花,每年还喂两头大猪,一到过年就卖给生产队。冬天的早晨,母亲煮一大锅红薯,给我们吃、给猪吃,一家人吃得热气腾腾。
    天天娱乐http://www.jmly.net/bocaiwang/726.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