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4938 回复:0 发表于 2014-9-30 10: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10:4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天于微信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春天与微信

作者  椰子荣

微信,是女儿帮我在手机上下载和注册的。椰子荣的名字,也是女儿帮我取的。微信上的头像:海边的两棵椰子树,同样是她给我下载和上传的!
注册时间大概是去年的下半年,但我一直没用。微信、微博,我觉得是年青人的事情,虽然现在的我还不算年老。直到去年除夕之夜,除了收到朋友们的短信祝福外,我还收到了些微信祝福。微信上图文并茂的祝福形式,让我眼睛一亮,而且用微信居然是不要钱的!在这个什么都可以不要然而就是不能不要钱的时代,它竟然是不要钱的!于是,除夕之夜,我在微信上第一次上传了手机里的几张照片。现在回忆起来,那时上传的照片,纯凭感觉,照片之间毫无秩序,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步履蹒跚的样子……

在从除夕之夜到三月中旬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把朋友们在微信上发的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保存起来,空闲的时候比如坐地铁的时候,就阅读它们。同时,我自己在微信上也开始陆续发了些照片——有时候几天没有发一张照片,而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发了三、四组,每一组均为9张照片……
后来,我给自己规定:一般情况下,每天在微信上发一组照片,特殊情况下也不能超过两组照片;一般上班时间段里不发照片;在我的微信上不转发、不分享一个连接;照片好坏不管,但必须是自己拍的,对,就是原创。
从三月下旬起,到五月底的二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按照自己的规定,通过微信与生活在国内外的朋友们进行着联系。

这个春天,我一共发了70多组照片。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三个系列:一是南翔印象,一共发了7组照片;二是行走的意义中反映平江路的9组照片;三是爱的系列的16组照片。
那个春天的上午,送妻子到南翔一所学校监考后,我只身在南翔的街上拍了近3个小时的照片。那个雨天,我走在南翔的大街小巷里,我觉得我不是在拍照,而是在诗意地行走,我打开了身上的每个感觉器官在诗意地行走。午饭后,我去了南翔火车站。火车站、铁轨、火车,是我喜欢的。我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被划为右派的班主任老师带了我们10多学生,从今天的马陆镇仓场村的一所小学,沿着沪宜公路一直走到现在的南翔火车站。第一次到火车站,第一次站在铁轨上,第一次看见火车从铁轨的远方轰隆隆地向自己奔驶而来,然后又哐哐哐地驶离自己的视线。三十多年后,这景象我依然清晰记得。火车是乡村孩子心目中外面世界的一个具体的精彩形象。所以,后来在反映南翔的高楼大厦还是反映南翔火车站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那个春天的下午,我们几个朋友去了苏州平江路。这是我第二次游览平江路。当时我也没有想到,从悠悠的小船摇进了我的梦乡,到平江路上连绵不绝的浓浓情思,后来在微信上,我用了9组照片,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了平江路。对平江路的解读,我心里时常涌起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爱的系列16组照片,也是我比较满意的。它是我手机里所有照片,按照我的想法重新组合排列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只根据我的想法、意愿进行组合。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富于创意的劳动。每一组9张照片的挑选、排列、组合,到最后文字题目的命名,是一个富于创意的过程。当文字题目与一组照片,比较吻合的时候,内心激动不已……

是在有文字题目的情况下进行取景拍照,还是根据拍好的照片再取个好听的文字题目?我觉得都有,有时候它们之间混杂在一起。有一次,我听到一句歌词:我要沿着这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以后,我出去拍照的时候,看见细长的小路,我就像见到一个老朋友,就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留在我的手机里了。而当我坐在电脑上,欣赏、整理照片的时候,头脑里会忽然闪过一句动人的话语。于是,我就把它用来成为一组照片的文字题目,然后再挑选9张照片。比如,我愿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

拿着手机,走在这个春天的大街小巷,走进公园田野,拍下自己想要拍下的风景,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三月油菜花怒放的日子里,我与沥江生态园相约;四月紫藤花盛开的时候,我和众多的游客一样,徜徉在紫藤架下;五月的一个雨季,我们在大明山下聆听山涧轰隆的涛声……
而在拍照过程中,总有难忘的事情发生。在南翔火车站,如果说我能够翻墙而入有些出乎自己预料外,当我站在铁轨上拍了些照片后想离开的那一刻,一列火车神奇地出现在铁道那头隆隆地向我奔来。从神奇出现,到眼前晃动,顷刻间又消失在铁道的远方……那一刻,多么激动人心!
在沥江生态园,我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了小河里的一大群鸭子。我兴奋地奔跑过去想拍照,可它们见我就夺路而逃。在我拍完沥江的田野风景后,我想还是再去试试,拍拍那群鸭子。站在春天的河岸上,我悠闲地欣赏着河岸的风景。大概五分钟后,一小群鸭子向我游来,随后,一大群鸭子向我游过来。然后,它们有秩序地分成两组,相对而行,相遇,打转,向我舞蹈致意……回家后,我就给这组照片取了个题目:亲爱的,谢谢你们为我表演的精彩舞蹈……但是后来,我把这组照片用到了爱的系列里了,题目是:时光无言流转,岁月因爱而美着……
人也一样。一次,一间出租屋里一对年青男女在看电视,我站在窗外,往里只看见电视机的亮光,在我拍下照片的时候,男年青就说茄子,非常配合的样子。随之,女青年的笑声,透过窗户飘进了我的耳朵。另一次是五一节,两间出租屋里的人家,在弄堂里吃饭,桌上满满放着一桌子菜。我问他们,是否可以给这一桌子菜拍个照片。他们说可以,还客气地请我抽烟。还有一次,我在出租屋里看见一个女孩在吃西瓜,我对孩子的母亲说,是否可以给孩子拍个照片,她说可以的,小女孩也很配合的。虽然系列“另一个地方,另一生活”,到现在为止,在微信上只发了两组,但是我感受到了生活在这座城市底层的人民的乐观、豁达和对人的信任……

为什么宁愿手机里拍的照片积压,而每天只发一组照片?一个熟悉我的朋友这样问我。笑而不答,是我每发出一组照片后,面对朋友们的一个基本态度。有的朋友,一天转发了十多个分享连接;有的朋友,一天断断续续发好多照片……,我觉得,这都很好。每个人对微信的理解不一样,在这个平台上,只要开心就好。而我的理解是,感动是一点一点的,幸福也是一点一点的,只要不间断,每天一点点就可以了。
热情是一种美,节制也是一种美,这是可以肯定的。有一段时间,keep calm and carry on经常出现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我是喜欢和欣赏这种保持冷静继续前行的姿态的。

这个春天,对我来说还有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我参加了李泽厚伦理学研讨会。会后,我在微信上发了这一组照片,并写到:李泽厚先生是我大学时代国内人文社科届的第一学者,我是去打酱油的,只是去看看他……
我说他是第一学者,可能有人会有不同意见。但李先生是国内第一流的美学家,恐怕没人反对。见到他后,我脑子里时常盘旋着一个问题:微信上一组照片的美学标准是什么。后来,有位朋友看了我发在微信上的一组照片后,说是很感动。我说,我的美学标准很简单,就是:让男人看了后嫉妒,让女人看了后动心;反之也然……

这个春天,我有着一种诗意地行走的感觉;这个春天,我过着一种创作状态的生活;这个春天,是微信照片把我零乱的日子串联了起来,在我平凡又平淡的生活夜空里,星光闪闪……
这个春天,我特别有一种存在感;这个春天,我似乎打开了所有的感觉器官;这个春天,无论是白天黑夜晴天下雨,我都觉得美丽非凡;这个春天,我看见老人、姑娘、孩子,都觉得漂亮动人……
这个春天,我用微信照片和海内外的朋友交流。假如有不妥之处,请你们大海般地包涵;假如曾经给你们的生活带来过一点亮光一丝暖意,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最后,感谢微信,感谢你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