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038 回复:5
发表于 2013-11-4 15:3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日晖港
位于上海市区南部,南通黄浦江,北至肇嘉浜排水泵站,西靠日晖新村,东沿日晖东路。清嘉庆《上海县志》载,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西城外六里许,通判邹志学、知县颜洪范建石闸而始见名。同治《上海县志》载,“日赤港又名日晖港,俗称石灰港,港浦水入北流,为新港,有里、外日晖桥,里日晖桥有闸,因居肇嘉浜左腋,为防浑潮闯入,浚改为堰”。为解决日晖港的黑臭问题,1992年,政府对日晖港进行治理,埋管填浜,拓路绿化,改善了原有环境。拓路后,肇嘉浜路至中山南一路段自1996年5月22日起更名为瑞金南路。
★国泰影业公司
位于大木桥路,1946年7月由柳中亮、柳中浩兄弟创办。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家较有规模的民营公司,拥有两座摄影棚和其他主要制片设备。田汉、于伶、洪深等均参加编写剧本。曾经摄制了《民族的火花》、《无名氏》、《忆江南》、《裙带风》、《残冬》、《失去的爱情》、《红楼二尤》等多部影片,1952年1月并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
★日晖新村
位于徐汇区东部,中山南二路北侧,大木桥路南段两侧。在1950年代曾经是上海有名的“两万户”新村之一,于1953—1954年、1956—1958年分批建造,占地27.3公顷,包括日晖一村到日晖七村,有楼房350多幢,配套有中小学、医院、电影院、商店。
★日晖电影院
位于大木桥路,占地2600平方米,座位1102个。始建于1958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业,可供戏曲演出和放映电影,1977年又进行扩建。2013年改造之后将成为全新的文化中心。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4 15:36:40
|
只看该作者
一砂:我家三代一直就住在这边,如今已延至第四代了。老的市民新村早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重建,原本两、三层楼的公房已从50年前的鹤立鸡群的“鹤”变成了“鸡”,亦可谓桑田沧海了。
上海冷空气:这里有我曾经仰慕的南洋中学,有曾经的128路终点站,有上海著名的云洲古玩市场等……这些都曾因为地铁的建设而繁华落寞再繁华,日晖新村的居民也是最好的见证者。
唐位位:有亲眷住过日晖新村,小时候,感觉那里还是有点冷清的。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4 15:37:06
|
只看该作者
大木桥路站
位于徐汇区大木桥路零陵路,以大木桥路命名,为地下车站,是轨交4号线顺时针方向上的起讫站。未来,轨交12号线也会经过本站,成为4号线与12号线的换乘站。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4 15:37:29
|
只看该作者
日晖港,曾经的上海南站
从四号线大木桥站出来,一路往北走,走到斜土路附近,那个卖喜蛋的老头儿依然推着车。就像当年在这附近中福商务楼工作时一样,我走近老头儿,可这回有些小失望。老头儿的车里没有喜蛋。喜蛋,又称旺鸡蛋,是上海街头曾经寻常见到的小吃,如今却很少看到。近些年,唯独在四号线大木桥路站附近,有这么个摊子。
也许是由于今年早些时候禽流感的缘故,老头儿只卖起了五香茶叶蛋。我问他:“啥时候恢复供应喜蛋?”老头儿笑笑说:“这怎么可能是我管得了的事。”老头摊子的马路对过,有一家小小的香烟售卖店,名头却非常大——南站青年烟杂商店,这是一块统一样式的标牌,黄绿相间,标志着这家店是上海卷烟销售网络单位,编号是“徐206”。这里离今天的铁路上海南站很远,可以说是“浑身不搭界”,而映入眼帘的关于南站的印迹却不少,这似乎在提醒着路人,此地曾经与上海南站有关联。
确实如此。当年我的朋友刘建春撰写《火车老站地图》一书。最初报纸连载期间,由于他比较忙,我代笔了几个章节。其中讲到上海南站,我也就实地考察一番。那时候四号线大木桥路站刚刚落成,而铁路的日晖港站正在进行拆除的收尾工作。日晖港站,其实就是在曾经的上海南站废墟上建起来的。1906年,也就是清光绪三十二年,浙江、江苏两省商民分别组成商办铁路公司,承建沪杭甬铁路。枫泾段的起点,选在上海老城厢南面商业繁华的地方建造了上海南站。当时,上海北站是沪宁线的起点,而上海南站是沪杭线的起点。当时的南站大门南临今天的车站前路,车站后门朝北是瞿溪路,东端跨越南车站路,西面贴近新肇周路。
1937年8月28日,侵华日军飞机对上海南站进行轰炸。在上海铁路博物馆,我曾看到一个电影定格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坐在南站附近的钢轨上哭泣,他的大脑袋与羸弱的小身子不成比例。
老新村,昔日的经适房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新村”的概念,大致就是曹杨新村之类,或者说是“老公房”云云。实质上,在1949年以前,已经有了新村的概念,比如鲁迅曾经居住的大陆新村。1950年代初,在张爱玲编剧的电影《太太万岁》里,也能看到旧时新村的范式。
当然,在如今的大木桥路站附近所见的新村,在房屋品质、档次上要低一些。比如江南新村,可以说是1930年代由政府出资,售卖给市民的“经济适用房”了。与如今的经济适用房多数远离市区,远离工作单位不同,当年由于交通不便利,特别是没有地铁等通勤工具,这些新村都紧邻企业。比如现在的市民新村,位于大木桥路301弄1-158号。资料记载,大木桥路平民住所由市政府出资6.58万银元,兴业信托社于民国24年(1935年)8月开工,同年11月竣工,共建成平房168个单元,建筑面积3464平方米。以路名定名为大木桥路平民住所。1937年,这些房屋被日军毁坏。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市政府出资修复,并改名为市民新村。
从资料上看,当年的设计还是颇有合理性的。比如新村里“1条坐南朝北的主通道和6条东西横向的支通道组成方形的总体平面,村中心设有礼堂1所,公共用房1所,男女宿舍各1所,公共洗衣处及厕所各2处,竹篱笆围墙,辟有绿化地并栽植梧桐和枫杨。”当然,这批房子的建筑质量并不高,1983年由市化工局等单位联合拆除改建多层楼房,从此市民新村湮没。如今,此地的新村小区也显得老旧起来,那架势似乎要被新时代的商品房取代。
老胶片,影业繁华地
不为人知的是,大木桥路附近还曾经是上海电影业的一个繁华地,那地位就如同如今的松江车墩。1946年7月,国泰影业公司在大木桥路41号成立,田汉、于伶、洪深等都曾为其特约编剧。
有意思的是,国泰也是家“兄弟影业公司”,老板是柳中亮、柳中浩兄弟。1952年1月,国泰公司并入国营性质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但1950年代并非一厂独大。1957年4月成立的江南电影制片厂,厂址则在对马路的大木桥路40号。江南厂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分建的3个故事片厂之一。厂长应云卫。曾摄制《护士日记》、《乘风破浪》、《不夜城》、《罗汉钱》(沪剧)等多部故事片和戏曲片。
回头想想,原来,大木桥路一带的产业结构升级,竟然来得这么早。从交通运输到电影业,虽然后来随着“文革”的爆发,连位处此地的电影职业学校都办不下去了,但当年的实践,确实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像,就如同胶片,定格在了那个年代。
也许,当我再一次来到大木桥路,在落日余晖里伫望,会发现那个卖喜蛋的老头儿,推着车。而岁月的痕迹,似乎直直地被抹去,就如同光盘里复制如新的老电影。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4 15:37:54
|
只看该作者
★铁路日晖港站
最早名叫日晖港货栈,1958年易名为上海南站,站场经过多次扩建,曾经是上海铁路局的主要货运站之一。2006年,更名为南浦火车站。由于位于世博会规划展区范围内,因此车站已经在2009年6月28日关闭。旧址北起日晖港近卢浦大桥、南至徐浦大桥、东临黄浦江、西至丰溪路,总用地规模16.3公顷,原为上港六区、七区和上海铁路货运南站的所属区域。改造后成为徐汇滨江绿地,把原先滨江地带特有的“老上海元素”,包括码头上的百年大型吊车、火车南站的列车站台、铁轨以及上海最古老的摆渡码头等,融入新景观之中。
★上海昆虫博物馆
位于枫林路300号,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现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馆。馆内有海伦娜闪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蝴蝶,标本每只价值36万元,在我国仅有3只。
★云洲古玩城
位于肇嘉浜路大木桥路,有九个楼层,营业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00余家,环境典雅舒适,交通便捷。人气旺盛,交易活跃,是上海重要的收藏活动基地之一。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10-18 14:26 |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0:46 编辑 <br /><br />呵呵 路过来看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