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750 回复:0
发表于 2013-5-25 01:28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提要] 说到底,要改变房改房“房老人老设施老、缺钱缺管缺电梯”的状况,其实是个怎样合法统筹资源的问题。时间虽然催着房改房老去,但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却同样可以在空间上创造条件,让其重新焕发光彩。
房改房老了!于是出现“养老”问题。有媒体对城中房改房集中的社区做了调查,用了将近一个版的悲情文字,洋洋洒洒描述房改房“房老人老设施老、缺钱缺管缺电梯”的苦况。
二十多年前,报章谈到单位职工买到房改房时,文字是一片喜庆的。那时候能够参加房改的都是单位人。按现在的说法,房改房当属于廉价保障房吧!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单位好的,都能够享受这一福利。房子是个不动产,享受了房改房政策的人,实际上是在享受当年改革的红利。心里乐着呢!然而,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当年人人都是单位人,很多单位都有后勤部门,房子未房改时,修缮通渠换水管之类的事,都由其解决。房改之后,房改房算是放飞市场,再也唱不了后勤保障这支歌。而在房改后的制度设计上,仿佛房子是棵不老松,对房子的“养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长手尾”。
按照后来的法规,房子交易中是要提取住房修缮的维修基金的。但房改房却没有,或者说由于交易价低,哪怕有也杯水车薪。于是,房改房就“风水轮流转”——乐极生悲了。从物权角度说,业主修缮自己的住房,是天经地义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业主修缮房子的义务都有规范。本来,房改房既然可以交易,就应当有法律约束业主的房屋修缮义务。从房改政策实施到今天,老房子的市场价翻了无数番,在这升值的利得里,应当是包含房子维修支出的。但是,一方面法律上没有对这方面做出规定;另一方面,房改房有相当部分没拿到市场交易。不交易的房子,尽管可以价比天高,但也等于“纸上富贵”。所以,在房改老房子当中,如何重新提取出合理的修缮维修基金来,是一大难题。况且,如果房主已退休,他们仅凭养老金过活,确乎很难从其手中筹集到房屋维修基金。
房子的修缮,很多业主都视为负担。但其实房子修缮,又何尝不是一种保值和升值的手段呢?看看广州市穿衣戴帽后的那些房子的升值步伐,就可以知道修缮与不修缮,真是天差地别。当然,修缮的成本,是政府承担了罢了。
说到底,要改变房改房“房老人老设施老、缺钱缺管缺电梯”的状况,其实是个怎样合法统筹资源的问题。而要解决这种窘迫,非要观念、制度、管理多管齐下方可,更要有一个合乎逻辑的法律约束。比如,在观念上改变有能力的业主拿出钱来作为基础;在房产交易流转中提供部分来源;无法即时实现的在遗产继承中实现;允许长线资本垫付资助房屋修缮,同时通过制度安排(如税收优惠)等来保障其利益;甚至也可通过其他金融产品和手段来盘活那部分升值了的不动产。等等。当然,这些安排必须通过律法来保证其永续性、可成长性。
办法总比困难多。时间虽然催着房改房老去,但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却同样可以在空间上创造条件,让其重新焕发光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