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604 回复:4 发表于 2013-3-4 18:4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8: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标NO。19 汉中路 川流苏河湾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条马路与共和梦想

        2011年秋天,我的目光又一次停留在汉中路,在秋阳下徜徉,构思一篇关于辛亥百年的约稿。这里不但有汉中路,还有西藏路、蒙古路、新疆路以及曾叫做满洲路的晋元路,如同枝桠一般散开。这些马路存在已有近百年了。这里是上海市中心已很少见的旧街区。马路只有七八米宽,街道两侧大多是建造于上世纪中叶甚至更早年代的平房,也有用木板搭建如同鸽笼般的二层楼,小小的饮食店、烟纸店,售卖着上海滩最低廉的小商品。

        辛亥革命后,民国临时政府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政治主张,当时定的国旗就是五色旗,象征汉、藏、蒙、回、满五族共和。1913年,与租界北西藏路相邻的四条新筑马路,分别被命名为汉中路、满洲路、蒙古路、新疆路的时候,闸北已经成了上海的陆上大门,而今天的上海火车站就在当时的满洲路东北面。

        如今的汉中路地铁站西边,就是曾经人声鼎沸的恒丰路长途汽车站。最近我路过那里,看到建筑仍在,却有点儿人去楼空的味道——围墙内并无一辆大巴车,两栋烂尾的居民楼在围墙外,窗户上布满了灰。当年,这里的热闹与噪杂丝毫不输于上海火车站。当这座车站经历了兴衰,回头再看附近的共和新路、中华新路等等寄托共和美好前景的路名,不禁让我感慨:“当年那些为共和之梦而奋斗的先烈,若是在今天看到这些路是否会感到欣慰呢?”

    苏州河与河畔人家

        大凡国际大城市都会有那么一两条著名的河流贯穿。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蒙特利尔有圣劳伦斯河,纽约有哈德逊河……上海嘛有苏州河。苏州河是指吴淞江流经上海市区的那一段。一百多年前,域外商人来到上海后,因其直达江南丝织业中心苏州城,一开始叫它“通往苏州的河”,简而化之称为苏州河。当此段河流从外滩上溯往苏州时,在闸北拐过了第一湾。这苏州河上第一湾被艺术家称为苏河湾,汉中路与恒丰路正好偎依在其怀里。

        2010年的秋天,当上海世博会缓缓落幕的时候,我坐在人才大厦17楼的办公室里,看到一篇稿子。稿子里不仅写到了当年的十六铺码头,也写到了当年苏州河上的粪码头、建材码头以及河船运输的往事。原来,梅园路人才大厦楼下当年是如此的嘈杂与喧哗。于是我下楼去寻觅一些旧踪,所见也只是沿着河岸的人家,门口有洗衣服用的台板,以及用铅丝锁住的自来水龙头。

        站在如今车流滚滚的恒丰路桥,我又回想起自己寻觅麦根路站的往事。2006年的时候,《人民铁道》报的编辑王辉向我约稿,写一写关于上海东站的往事。上海东站的所在地,即上海人一直称为“新客站”的上海站。当年的闸北商埠,沿着苏州河与对岸麦根路上的商店连成一片,横跨吴淞江两岸。麦根路,如今叫做康定东路。苏州河在麦根路站落成之前就已经有非常热闹的码头,码头的挑夫从闸北到租界,从租界到闸北,往来穿梭。这些挑夫很多来自于苏北和湖南农村,逐渐居住于附近,并形成了一个叫做蕃瓜弄的“滚地龙”社区,他们的后代也成为了阿拉上海人中的一份子。

    棚户区与新地标

        2009年秋天,当时我供职的单位从东湖路搬迁到人才大厦。有老先生站在17楼俯瞰楼下,丢了句:“闸北的味道还是很重啊。”其所说闸北区的味道,无非苏州河边的棚户,和在棚户基础上搭建的小楼。而我觉得,这些小房子虽然破落,却因了此地的草民,而多了几番人气。这是此间人的生活方式,实在不宜擅动。

        那时候,遥望苏州河南边的苏荷天地,总让人想起登琨艳的作品。他因地制宜将工业时代的老仓库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意很有人情味,是温软的、细腻的……

        一晃几年,当我从原单位辞职,在离去的那一刻,再一次在人才大厦俯瞰楼下,已经没有一星半点棚户的踪影,唯有苏州河上水,那水甚至是清的,再没有行船的汽笛声。

        在今天的开发者眼里,此地是否叫汉中路、中华路、共和路等等,并不重要,关键是苏河湾,由恒丰路桥连接市中心人民广场这片区域,寸土寸金。按照规划,此地将是苏州河段最后一块待开发的“明珠”地段。再过几年,这里或将又是一片集文化时尚消费、高端商业商务汇集、水景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上海城市新地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8:44:37 | 只看该作者
    要说汉中路站附近的饮食,最有特色的不是那些饭店和特色饮食,而是我们久违的大食堂。

        单位食堂会同时兼顾卫生、营养和口味,平民化的价格很受附近的白领欢迎,这自然让许多原来在公司附近打游击的员工又回归食堂,对于白领一族来说,单位食堂让自己找到家的感觉。

    ★人才大厦食堂

    地址:梅园路77号人才大厦7楼

        人才大厦内开设的大食堂,解决商务楼宇员工的午餐。据说每天中午时分场面壮观,如果有招聘活动的话,排队的人就更多了。一般十几块就能够吃到2荤2素1汤+水果(酸奶),和外面的商务套餐相比,性价比应该算很高了。

    ★青少年活动中心食堂

    地址:汉中路188号2楼

        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的大食堂,主要解决汉中广场员工和学生的午餐,平时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学生和家长也会在这里搭伙。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不错,可供选择的品种丰富多彩。

    ★丽华快餐

    地址:梅园路35号(近1号线汉中路站)

        快餐当中的民族品牌,据说每天在上海一地就要送出上万份盒饭。他家的快餐选择比较丰富,而且有“营养配置”,卫生安全,价格还算比较合理,许多公司选择在他家搭伙,以解决员工的午餐。

    ★浦西万怡酒店

    地址:恒丰路338号(近汉中路)

        汉中路区域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高星级酒店。酒店紧邻地铁1号线,交通非常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而且酒店设施很新、装修高档。据说这里的宴会厅很大气,水晶灯非常漂亮,是新人们在闸北举办小型婚宴的上佳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8:45:02 | 只看该作者
    说起闸北汉中路区域,这里的马路可都是很有历史,很有名头的。辛亥革命时,上海光复,闸北首义。闸北在此时命名的路名都带有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色彩。包括汉中路、西藏路、蒙古路、新疆路以及满洲路(今为晋元路)在内的五条路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意,形成一个地名群体。此外,将新闻桥路改名大统路,含光复中华、大统一之意,而民立路、民兴路(今民德路)、新民路寓意拥护地方自治,“民为邦本立其社稷”。

    ★恒丰路桥

    地址:恒丰路、南苏洲路

        前身为1903年建的木桥——汇通桥。1927年更名为恒丰路桥,后又重建。解放后对该桥进行多次加固和维修。1986年起,作为铁路上海站配套工程之一进行拆除重建,1987年竣工,重建后的恒丰路桥对于改善南北交通和苏州河水上交通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福新面粉七厂

    地址:南苏洲路、大田路

        1920年建成,日产面粉14000包,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面粉厂,现改建为经济型旅馆。

    ★扬子木材总厂

    地址:恒丰路300号

        前身为日商开办的扬子江木材株式会社,后改名扬子江木材厂、扬子木材总厂,胶合板曾经出口美国。

    ★划船俱乐部

    地址:恒丰路桥下

        原址设在苏州河口南岸,后因苏州河船只来往骤増,河道拥挤,一度将码头迁往恒丰路桥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8:45:46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以前苏州河边都是旧屋,矮矮的两层连成片,楼与楼间极窄,却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乡音各异,但是相互关照,清晨倒马桶、晚上小孩放学沿河玩耍,非常市井。现在有些苏州河沿岸改造成LOFT空间,于是慢慢消亡了城市的记忆。
    @雷人的痞子蔡:苏州河的故事何其多,她孕育了我们每一个可爱的上海人,可谓又一条母亲河。但她曾经却因我们的叛逆而遭受了污染。除了撩人的摩登,更让我们回味儿时的苏州河畔。
    @宽带山懂的入:说实话,苏州河留给我童年好回忆的,就是一个字“臭”!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州河经过综合治理,水质得到了改善,两岸也进行了人文改造。
    @红色雄狮:弯曲的江宁路桥,是我以前读书必经之路。以前两岸的棚户区,一到下雨天,一地的大水塘,如今棚户区都改造为高档小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18:46:21 | 只看该作者
    汉中路站
    位于闸北区恒丰路与汉中路,为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一个地下车站。根据上海轨交2020年规划,未来轨道交通13号线与轨道交通12号线也将经过此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