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东海门的歌舞
人们都说海门启东一带歌舞美,但是是否知道,海门启东优美的歌舞和鲜美的文蛤有关。
文蛤是有介壳的软体动物中味道最鲜美的一种。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心仪文蛤之鲜美,专门派人到海门启东一带采集文蛤,御口品尝之后,称赞它是“天下第一鲜”。
以前海门启东人家烧菜不用味精之类佐料,家家屋角灶头养着许多文蛤,煮汤烧菜,扔下几颗,便是最便当的天然鲜料。
海水每天涨落,海潮退下去,海边的沙滩、泥滩、岩石便露出来。我们把露出来的地带叫“潮间带”,文蛤就栖息在海水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的沙质潮间带。启东海门东临长江入海口,偏北临茫茫东海,潮涨潮落的海边,随处可见文蛤。
春天三四月是采文蛤的旺季。每逢阴历初一和十五,潮水涨落的幅度最大,于是海边人相约:“踩文蛤去!”
春阳灿灿,从东海跃起,蓝晶晶的苍穹下,白色的海浪卷动着向远处退去,一抹沙滩,到处是赶小海的人。爱热闹的年轻人抬一叶小舟,带上音响,播放着流行的迪斯科音乐。
启东海门人把采集文蛤叫“踩文蛤”,那是因为采集文蛤的方法特别。
红男绿女们在迪斯科音乐声中,赤着脚,在沙滩上踏着自由的舞步,双手在胸前背后甩动助劲,手舞足蹈,潇洒优美,反复踩踏,一枚枚色彩斑斓的文蛤便从沙土中挤着脚趾探出身来。
文蛤外壳质地较厚,表面光滑,两扇合起来严丝合缝,人踩在上面,不必担心刺痛肌肤。赤身裸体的孩童欢跳着,在大人腿边捡拾。那一派情景哪里是在赶海,简直是一台迪斯科或者秧歌舞演出。
如果踩累了,姑娘小媳妇便荡着脚坐在船舷,边闲聊边看别人踩文蛤。小伙子老大爷们走上沙滩,席地而坐,抽上一支烟。文蛤是富有神话色彩的动物,连《国语》都说它的来历非同一般:“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池为蜃(大蛤)。”这时你走近前去,可以听到许多关于文蛤的神话故事。
相传隋炀帝嗜蛤,下旨沿海百姓进贡新鲜活蛤,沿途迎送,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遇到一蛤,随你怎么砸也砸不开,隋炀帝便把它放置案头。到了夜里,那蛤大放光芒。天亮时,蛤肉脱落,蛤壳中竟然现出一尊佛二尊菩萨像来。隋炀帝吓了一跳,赶紧磕头跪拜,再也不敢要百姓贡蛤,并且在长安大兴善寺内塑造了一尊蛤像,以告诫后世帝王。
那尊蛤像不知现在还在不在,我没有到过长安大兴善寺,所以不知道。今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乾隆皇帝大概被富于灵性的文蛤吓唬住了,不敢下旨逼迫百姓进贡文蛤,可又不甘心不品尝一下历朝皇帝的贡品,所以,几次下江南来了。
启东海门的文艺工作者被热闹的赶海场面所吸引,纷纷来到海边,支起画架速写,收集民间文学,舞蹈家触动灵感,于是,踩文蛤的歌舞便搬上了歌台舞榭,这种来自生活的歌舞能不美吗?
旅游到启东海门,你是不是也想着去看一看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