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呵呵... 的确是长了点... 就当知识普及吧 ![]() 从今年开始,中秋被定为国定假期,也是在宣扬和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 不过,从今天旅游市场来看,往后中秋期间要出行,就得早做准备了 ![]() |
本来想出去的,现在有泡汤了,人凑不齐 ![]() |
O~~~~虫虫~~这太长了,没耐心看完啊~~ 反正中秋放假很舒服~ 想想去哪里好呢~~ |
人月两团圆 |
推荐十个不同意境赏月胜地 ★兰州:冷月――幽思胜地 “天苍苍、野茫茫”的情结凝聚在西南的月色里。兰州的月色苍凉,在这样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更有一种天涯孤旅的愁绪在心。 ★庐山:沐月――浪漫胜地 月照松林是庐山年轻情侣喜欢的去处,中秋赏月的好地方。一条弯弯的土路,两旁松树成林。据说月亮升起来时,正挂在头顶,抬头看明月如镜,月色撒在地上…… ★宜宾:三江映双月――异像胜地 “三江口”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每到晴朗的中秋之夜,圆月冉冉升空,三江吻合处平静无波,流沙雪白,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竟可看到二轮皓月,一明一暗,美不胜收。 ★桂林:三月――观景胜地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驾小舟驶入水月洞,呈现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景观。 ★杭州:水月――玩月胜地 杭州人中秋佳节赏月有三大去处:一是湖中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二是位于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赏月,首推这月白风清、水天一碧的平湖秋月。 ★三亚:天涯明月――传说胜地 三亚市的鹿回头山顶公园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时值良辰,登高望远,极目天涯,聆听“鹿回头”的动人故事, 传说、美景如诗,入画。 ★黄山:仙月――静心胜地 除了月色以外,身处怪石、云海之中,让人顿忘俗世喧嚣,仿佛置身仙境,不知今夕何年。 ★宜宾:三江映双月――异像胜地 “三江口”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每到晴朗的中秋之夜,圆月冉冉升空,三江吻合处平静无波,流沙雪白,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竟可看到二轮皓月,一明一暗,美不胜收。 ★青岛:太清水月――意境胜地 中秋之夜,明月东升,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竹林荧光浮动,举目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尽情抒怀,回首眺望太清宫,心静如水。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诗意胜地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秋之夜,皓月升空,驻足二十四桥桥头,仰望天上月,俯看水中月,耳畔仿佛传来若有若无的箫声。 |
OH NO 。。太长了。只知道有个中秋。。。 ![]() |
清茶配月饼有利健康 中秋将近,如何在赏月、品尝月饼的同时注意健康呢?专家提示:月饼应与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腻;若与汽水、可乐或果汁搭配,则无助健康。 建议“品清茶尝月饼”。认为,吃甜味月饼饮花茶最好,有香甜兼收之妙;吃咸味月饼饮乌龙茶或绿茶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还提出,浓茶和咖啡中含较高的咖啡因,汽水、可乐或果汁等含有大量热量和糖份,与月饼搭配吃无助于健康。 月饼搭配时令水果食用也是有讲究的。市民可多选择橙色、酸味、富含维生素C的品种,如奇异果、番石榴、橙子、西瓜、香蕉等。这些水果能对高脂肪、高蛋白物质的代谢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而保护心脑血管。但像桃、李、杏、梨、苹果等水果含糖份太高,榴莲含高蛋白和高热量,应节制食用。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无糖月饼”,仍然不能多吃。糖尿病食品有两个含义:一种是糖尿病人能吃的食品,它没有糖类添加剂;一种是病人吃了有益的食品。但这些仍只是食品而非药品,患者不能因此擅自减少降糖药量或胰岛素量,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无糖月饼是靠甜味剂改善味道,但并不能说月饼中就没有了糖份。包括水果、蔬菜馅的素食月饼,只要外皮含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就可能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专家还指出,老年人和婴幼儿消化能力较差,过多食用月饼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潜在的糖、脂代谢异常和动脉硬化问题,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样,少吃月饼为宜。 专家还对民间“喝葡萄酒能够起到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的功效”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认为,葡萄、提子等水果可以直接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 据医院统计,每年元宵、中秋这样以甜食为主的节日过后,因饮食不当造成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的病人屡见不鲜。有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把月饼当作茶余饭后赏月的零食来吃,结果在每天正常的营养吸收之外,又额外增加了糖份和热量摄取,这样对健康不利,甚至会出现危险。 |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付款方式|隐私条款|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手机版|
举报电话:021-59527095 沪ICP备12019224号
Copyright © JIADING 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