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如何被擒获的

查看数: 4319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1-11 20:06

正文摘要:

  杨子荣,山东省牟平县人。从小家里生活非常苦。1945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945年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被派往牡丹江地区剿匪。当时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 ...

回复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2 18:47:38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1 20:19:23
      座山雕被俘获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后也病死在监狱。原著作者曲波在写《林海雪原》时,还曾经到监狱里和座山雕长聊,书中的部分素材,也来源于与座山雕本人的交流。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1 20:09:18
 消灭了“座山雕”,剿匪工作并没有结束。2月20日,杨子荣又领了新的任务,这次是负责清剿在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活动的漏网残匪。

  经过几天的侦察,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窝藏的地点。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以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一齐向房内猛扑过去,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可能是天气太冷,枪针受冻,枪没有打响。这时,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正好打中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晃了几晃,便倒了下去。

  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0岁,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1 20:08:33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的,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当初要是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命令三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1 20:07:27
      1947年1月26日,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见两个人。

  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施利刚 发表于 2015-1-11 20:06:34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