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初夏萤火 于 2014-7-18 21:40 编辑
放假的时候经常由我接替母亲,一大清早到菜场买菜。我挺喜欢在讨价还价中左挑右选,收获当天做菜的食材。今天买完菜还未走出菜场,远远就看见菜场外的小广场上集中了一大堆人。刚要走过去看,人群中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的叫我:“阿~姨~!”原来是我九岁的侄女。再一看,她的外婆也站在她身边。一大群老老少少,差不多有四十个人,基本都是一个奶奶或外婆带了一个孙辈的孩子。人群里小男孩小女孩的吵嚷声、撒娇声,奶奶们的规劝声此起彼伏,显然孩子们都已经不耐烦了。我问他们干什么去,他们说在等大巴过来,今明两天要去浙江千岛湖两日游。
今天这个祖孙团的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很佩服这些老阿姨能集齐这么多人。但这并不需要花费巨大的困难。近年来老阿姨团、祖孙团的出游频繁得犹如吃饭逛街,集齐十人就能打电话叫来一辆中巴,满三四十人的话,要召唤一辆大巴不费吹灰之力。他们出游的目的地通常是崇明、江苏、浙江一带,景色美不美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农家乐,吃土菜、摘水果、搓麻将。而这一切的一切的起源,竟然是广场舞。 广场舞之所以为广场舞,主要是以各个大小广场为根据地的。震耳欲聋的音乐、眩晕迷离的灯光、整齐一致的步调,夜幕降临,大妈们个个如上紧了发条似的玩偶带感地动起来了,一个晚上也不觉着累。“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广场上,天地间,踏着节奏,甩着肥肉,纵情地跳出真我,铿锵的音乐地动山摇,这一切多么令人沉醉!因为大妈们要早早进入舞场,很多家庭不得不在下午五点别人的下午茶时间就吃上晚饭,谁让家里掌勺的重要人物早已迫不及待,迟到对一个历经修炼的专业广场舞者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多年前,广场舞仅仅就是广场舞。大妈们退休后无事可干,找点娱乐,于是先有几个“高手”去学,然后再到晚上把有兴趣的人集中起来,传授于她们。广场舞也是个交友的好去处,从陌生人成为新朋友,从新朋友熬成老相识,白天再无聊,晚上还能出来跳舞,不至于在年纪大的时候孤苦伶仃,毕竟总有那几个跳舞朋友在。不过广场舞并非只是晚上跳舞。晚上不尽兴,白天继续跳啊。一个完整的舞蹈哪能一蹴而就,总要经过排练的吧。排练就算了,要想再专业点,服装和道具总要完善的吧。于是团里的人除了白天跳晚上跳,还要忙东忙西做准备,家里大小家务统统不管了。老有所乐是情理之中的,但见过好些家庭的小辈对除了跳舞其他一概不顾的大妈表面不说什么,实则颇具微词。 除此之外,广场舞的意义已绝非跳舞了。以前面提到的大妈团、祖孙团为例,大妈们都是在广场舞里认识的。舞跳得还不够尽兴,于是就灵机一动,何不再组织些人多搞一点活动呢?成天在家就得做家务,那就到山里面去躲两天,就算不好玩,两天不用做饭那也是硬道理。大妈团里自有一些人缘好、交际广的,要召唤到一辆旅游车,对她们来说轻而易举。给司机几百大洋,包吃包住两天,于是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广场舞大妈组织旅游是好事啊。谁家没有一两个老人,年老了成天在家肯定孤单,何不三五成群出去遛遛?但是除此之外,有人会利用人际的便利推销这推销那,人情难却,怎么办?只好狠下心来买。一大妈的女儿是开包店的,经营各种手提包,国际大牌ABCD货不等。我堂姐的妈就是经这位舞友嘴里反复忽悠,前前后后买了五个包,一家子每人一个,而且价格不菲。认识的人最好骗,又不好意思讨价还价。这些“大牌”包不是剪裁不对称,就是拉链歪了,针脚裂了,号称“礼拜包”,即最多背一个礼拜就淘汰。不过鉴于和那老大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舞搭子”,当她还在跟人推销自己女儿店里的皮包时,只能笑而不语。 给“舞搭子”卖包只是一个不能再小的例子,包算什么,还有卖“包治百病”的药呢,什么跌打损伤、通筋活血、蚊虫叮咬、皮肤爆拆,样样见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相互推销。一大学闺蜜的老娘跻身广场舞队伍十年,期间买了不少“祖传秘方”的药,也没见得有多身强体健。广场舞是天天跳的,但三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连床都下不了,即便如此,她仍然是个舞痴,,有走火入魔的倾向,只要行动利索了点,每晚六点半就去广场准时报到。不仅如此,她还让她女儿买药,女儿买了甚至又推荐作为老同学的我买。一问产地和品牌,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是三无产品。 要说中国这些年来什么东西发展得快速而稳定,必须首推广场舞。别说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都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带感“神曲”,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能成为不朽的“传奇”。广场舞团就是一个小社会,舞员们看着融洽,暗地里也分成三六九等。悟性高的、舞姿曼妙的,有机会代表社区外出表演;而那些没舞蹈细胞、不得要领的,只能站在队伍最角落依样画葫芦。领个舞、抢个场地,管个音响,借个录音机,这些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的小小行为,在广场舞团里是要经过开会商讨才能出结果的大事,如果办得不妥当,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破裂。经过这么多年来在街心公园有意无意的观摩,我总算得出一个结论:凡是一个广场舞团里有模有样、有点“角色”的,必定是脸皮要厚,门槛要精,身手要矫健,头脑会算计,性格要泼辣,脾气要凶悍,满足以上几点,就可以成为该舞团的“舞林高手”、人人敬佩的“领舞者”、“导师”、“帮主”。反之,她又有何能力指导一大群半路出家的中老年“舞盲”成为偏偏仙女,如何一声令下带领手下的人与其他小团体抢地盘,在接到警告说她们高分贝噪音扰民时又如何斗得了居民、说得过110? 广场舞大妈,是中国大地上特定时期里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各种因素下产生的一朵奇葩。有人欢喜有人烦,说不清是雅还是俗。广场舞大妈,神一样的存在。为了广场舞而生,她们可以比鸡起得早,比鬼睡得晚。你离广场舞大妈有多远?你身边有广场舞大妈吗?还是你将来也必定会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