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1337 回复:27 发表于 2007-10-26 15:49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10:4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系张马路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马路,原名“张马弄”,因其道短街窄,不像“路”而更接近于一条小弄堂。往往是人在弄堂口一抬脚步,弄堂尾就有了响动,夜晚背着灯光往里走,身影比人长,人尚在半道,影子已至路尾去了。
        路虽小路,弄虽僻弄,风情犹盛。繁密的法国梧桐撑起一路浪漫林荫,细腻的彩色石板拼就了张马路的精致与灵秀。她头枕车水马龙的城中大道,尾衔人气喧嚣的州桥老街,又与商家栉比的塔城、清河二路平行相望,却若处子静伫,鸿儒修身,大隐于市,不染凡尘。好一条大都会中的风情小巷,万丛嫣红中的一缕滴翠!
        张马路的主题色是“绿”。毗邻邮政大楼,绿邮包、绿邮筒、绿邮车,还有邮政工人那身沾满风尘的绿制服。绿风绿影,穿佯在张马路口,构作一道独特的风景。道旁两侧的梧桐林荫,用遮天巨冠温柔地抚住街面,连炽烈的阳光也羞涩于这美丽的绿荫,只能半遮半掩、乍长乍短地在绿缝里激射。这条绿意婆娑的小路窄巷,春日林荫袅袅,冬则霜挂灼灼,夏可容凉送爽,秋可阻挡凛风,调剂着周围居民的生活。
        张马路有“辉煌”的过去,嘉定城区早期的机关要害多驻扎于此。前与县政府遥相呼应,后有检察院庄重肃穆,挂着机关号牌的车辆鱼贯而来,又鱼贯而去,小小的张马路,一时成了嘉城的行政中枢。说“运筹于张马路中,决策于嘉城四郊”,其实毫不过分。
        “庄严”并非张马路的本色,这条小巷更多的是孩提时的欢愉。紧挨着路南一侧的少年宫,是那时娃娃们的天堂。课余生活、文娱活动、知识竞赛、艺术培训......还有令人捧腹的哈哈镜、初始风靡的电子游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置于少年宫大院内的一座巨型游艺机,马达一响,随着圆盘的飞转,坐在虚拟的“驾驶舱”内,感受一回飞行员的刺激。连少年宫对门的居民小区,也取名作“六一新村”,顺势沾上了些许孩子气。“六一”沪语音近“绿叶”,又暗合了张马路的绿色主题。
        随着城区格局的改造,政府、少年宫如今均迁至他处。没有了机关的严谨,少去了孩提的纯真,张马路渐渐沉寂下来,如闭目斜倚的龙钟老者,不再有初升旭日的蓬勃,却不失沉敛的夕阳之美。

        我一位久居张马路的朋友,时常对我抱怨,说此处冬季不透阳光,夏日则满地的毛毛虫,无甚浪漫可言,若有迁居条件,欲一搬为快。我闻之哑然失笑,“不识张马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路中”,只有在喧攘市声中渐趋麻木的我们,才懂得怜惜张马路留存的最后一丝静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6-2-5 12:26:32 | 只看该作者
    这条马路老阴凉咯,夏天就爱上那里乘凉玩,再怀念一下以前的老少年宫,很有情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2-5 14:03: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童年在那里度过

    我是那里小霸王 没人不认识我 (小时候) 哈哈

    小学也是那里念的 那地方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8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2-5 14:20:17 | 只看该作者
    很敬佩楼主能把这么一条小马路写得如此精致。可能是有了足够的感悟吧。
    总的来说,那儿的环境是不错的,至于说什么晒不到太阳,到处毛毛虫之类的,我想老一点的地方大致如此。但老的地方不一定都有悠久的氛围,能在成荫的梧桐下回想年少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2-5 14:56:38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就是住那里的,嘉定宾馆面包房的法式面包浓郁的牛油味至今让我无法忘怀,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这种味道了,特别是前次在新加坡又再次吃到这个味道,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7-24 15:0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06-2-5 15:17:29 | 只看该作者
    在张马路和附近还有一些民国时代的老别墅,如“王氏住宅”(现在的大众律师事务所)和隐匿在公房之中的另一栋古老别墅(南大街近嘉定别墅),很有旧上海时期的文化氛围,这在嘉定的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六一新村于1961年开始建造,几栋不起眼的三层公房是特别为高级干部准备的,基本采用了三室一厅的布局,即便是在90年代前,这样的居住环境也是相当之好的。
           

    此贴由 BOBO 在 2006-02-05 15:20:09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2-5 16:36:04 | 只看该作者
    这条幽静的路我很喜欢的,昨天也从那里走过的,路边暗暗的腊梅香和窗台上拥懒的肥猫,还有老少年宫门口那条到了深秋有金黄银杏叶的小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6-2-5 20:24:42 | 只看该作者
    张马弄,我走过,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11 23:32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9
    发表于 2006-2-6 09:03:35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也是在那里长大。到现在,还是不忘在穿过那些房子的时候踩上几脚。听一听,那久违的回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6-2-6 13:47:22 | 只看该作者
    我小学也是在那里读的,挺怀念那时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学校已经拆了很久,但是每当走过那里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