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193 回复:1
发表于 2007-12-21 21:5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也许是习惯了南方温润的暖冬,生命中第一个北京的冷秋给我印象特别深。有点陌生,又有点遥远的熟悉,勾起许多回忆。
下午,信步在鲁迅故居,用一个老学生的悠闲姿态。
空中的鸽群嗡嗡徊旋,临近是白塔红墙,穿过灰色的胡同,北京的古旧在全国所有的城市中是最独特的。
心情还在有感于鲁迅的胸怀和坚毅,汗颜于自己为何如此平庸。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存在过,也许,他们说着别人的句式,传播着别人的辨别,继续着物种的机械传承,目睹和经历生命中的生老病死,麻木或唏嘘一些本能的情感,然后无声无息地消散掉。难道这样就是我们的宿命嘛?我有些不甘心呢。
还是先生说的好:人生第一要求生存,第二要求温饱,第三才轮到求发展。然而我之所谓生存也非苟活,我之所谓温饱也非奢侈,我之所谓发展也非放纵。
跑题得有些远了,原本是打算好好写写我的北京之行来着的。再细想,也罢,既是杂感,又何必如此苛求拘束。
而其实,这些也是我至今不能回答自己的问题。
反正活着就是这么无聊的一件事,在卑微的稳定和不顾后果的漂泊中,目前我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一刻,我尚年轻……
02年秋
可惜,此刻,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两年来,渐渐学会了为人处世,明白了人前人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好听些的说是成熟,别扭点的就是世故了。难怪子剑嘲笑我说,“到头来,你还不是选择了前者?”呵呵,是了,尽管不愿承认,可这的的确确是目前的状态——卑微的稳定。
这或许只是一个过程,也许还要经历一段坎坷,可我却不敢轻易说,这便是人生。与远居异国的先生发mail谈及半年多来经历的诸多不快,回函说:大了,便会知道痛,可所谓的人生并不仅只有痛,等你真正经历了快乐,回过头,这些痛只是昙花一现,说不定早已被你遗忘了。
先生说的,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下的“成长”吧?这不定是好是坏。
画了眉,泡上杯茶,就开始看窗外的风景。只不过,看来看去不过就是八佰伴的楼顶和横跨在半腰的天桥,还有的,就是跑来跑去数不清的人群。看样子,大家都忙。其实,我也忙,只不过忙在心里而非外表可见。所以,我画眉、泡茶、看风景。
施耐德北京的物流经理离职了,算是旧交,前几个礼拜打电话给那厮,原本以为会是安慰大会,结果却听到一阵鸟鸣笑语。40来岁的人,大声呼呵着,说自己攒够了票子,炒了老板,决心从此不再烦恼世事。每日开着吉普往那香山去,先等日出,再候日落,每日就这么拍拍片,饮饮茶,过得道是悠闲。“我可是很忙的,白天拍照,晚上回去还得自己冲印,事儿多着呢。过几天儿子放了假,我还打算开吉普进藏玩一个月。”那端的声音透着一份快乐,原始得很。
问及他另一个旧同事,同样离了职,情况却异样得很。“那小子忒作孽了!”我只隐约记得他去年吃不明海鲜过了敏,休假了些日子。“现在不是休假,快休生了。”原来过敏引起了严重的皮下出血,内脏也损伤严重,只能依靠流质过日子,吃口大米饭也会引起内脏出血。“钻石王老五有什么意思?!人啊,一旦身体差了,钱就没意思了。不如身体好的时候,多享用些,多经历些,清苦些活的也有滋味些。”
很感慨他的豁达,也许真的要等活着经历了这些,才有如此的胸怀吧?他求的不是生存,不是温饱,也不是发展,他求的是许多我这样忙碌于尘世的人所忽略的那份简单快乐。我笑他已经是在养老了,他则说,自己在待老,而非养。“我只是在默默细数着自己将要老去的年华,毕竟现在尚未开始颐养天年、凡事淡而处之的时候。我现今的所作并非无用来着。”是了,今日得确切消息,他的摄影集马上便要出版,据说还是被人相中了,没花一分钱便攒了个同艺术挂钩的名号。先生说得对,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日子。那厮活的果然自在。
既然和他谈及了养老,于是,便开始想象自己将来养老的地方。如果要选择,云南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
那茫茫云海中的玉龙雪山,沁人心脾的白水河和苔藓遍地、树挂满枝的云杉坪,曾经默默无语地抚慰每一个远客的心。
当地的民风也相对纯朴,平和且友好。
盛产缅玉,品质亦高。兴许能在人生末期成了一个识玉行家也未可知。
但我依然向往现代的生活: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教育、丰富的娱乐。
滇藏公路固然雄壮,但我希望它很平坦而不是有塌方巨石堵路;浓雾中三五妇女挂着稻草编的鸡蛋串、赶着一群小山羊固然是佳景,但我不希望身在其中;跨上高头大马固然英姿飒爽,但我更享受汽车的飞驰。
说到底,到头来我还是个俗不可耐的凡人,凡地让自己忍不住脸红。
尽管如此,我还是可以做做梦的,梦里温情的云南就象山谷中的野百合,纯纯的、静静的。仿佛化作彩装齐舞的孩子们的明净歌声,在云杉坪的山谷中回旋,并随着玉龙雪山的融水瀑布缓缓流淌下来,依然能温润我最脆弱时的心田。
也许,还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租个小岛,用一辈子攒下的票票,找几个能唱会跳的作陪。渴了喝口椰汁,累了睡睡吊床,烦了踏踏海浪,看着海水晶晶莹莹地卷过自己的脚踝,大可以打着赤脚,不用紧张别人异样的眼光。到了那个年纪,肚兜恐怕是不敢外穿了(穿了恐怕也没人想看),于是就可以和别人一起坐在木屋里,对着沙滩上来来回回的辣妹们指指点点,然后来一句:想当年……
吃的东西,还是自己作比较好,想着当地的口味应该是不适合我的。又或许,偶尔吃一口,能帮我这样的老太婆清理肠胃,以防便秘。这谁又知道呢?!
等到便成灰土的时候我是要回去的,葬在父母爱人的边上,然后让子孙在墓碑上写上我的闺名,而且必须是微软Office版的隶书,我实在崇拜那个给微软添乱的胡万进。说不定我曾孙子还能对他幼儿园的同班夸耀说,瞧,我祖奶奶可是归国华侨~!
发mail给好友,想听听她对养老之地的意见。只回了淡淡的几个字:只要身边有对的人,去哪里都是对的……
此贴由 冰封的火 在 2004-07-05 13:50:30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9-18 15:1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好贴,思绪从北京到云南再到马来西亚,各个部分过度的很自然,看似乱实则不乱.行文流畅,文字叙述很成熟,写作功底可见一斑.难得的好文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