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456 回复:1
发表于 2009-8-4 10:2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月2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了今年第55号土地挂牌出让公告,出让一幅松江大型居住社区泗泾基地A地块。这也是上海今年挂牌出让的第一幅大型居住社区地块。
7月17日,市政府召开上海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工作会议后,上海住宅土地供应量猛增。在54号公告推出近60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后,上海又发布首个大型居住区土地。
松江出让土地地图:http://news.dichan.com/news35793.html?s=shenghuo
松江居住区紧靠轨交
资料显示,地块东至规划道路,南至泗凤公路,西和北均直接靠近轨道交通9号线,土地面积19.60724万平方米,出让面积18.29616万平方米。这块大型居住区住宅用地共由5块组成,容积率分别为 A1:1.5;A2:1.8;A3:1.8;A4:1.5;A5:1.0 。建筑密度分别为A1、A2、A3、A4小于30%,A5小于25%。
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被看成是推进上海城市发展、完善住房体系、提高居住水平、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
上海规土局在平衡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重点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提下,规划安排了15个有一定规模、交通方便、配套良好、多类型住宅混合的大型居住社区。
根据目前上海已经初选定15个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方案,其中涉及保障性住房的近郊六大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先期启动的6个大型居住社区,共涉及了1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上海中心黄浦区面积。总建筑面积1164万平方米,达上海楼市年消化量一半。
其中,松江泗泾基地包含在近郊六大基地之内。根据规划,泗泾基地规划选址于嘉松南路以东、泗凤公路以北近1平方公里范围内,靠近轨道交通9号线。
上海市副市长沈骏此前明确表示,为了加大供应力度,健康稳定上海房地产市场,上海必须加快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一切前期工作应当尽量提前,加快开工进度。
之后,上海市发改委下发一份《关于本市大型居住社区基地建设项目核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呈现出一个急切的信息——简化各道核准程序,加速居住项目前期工作。《意见》规定,按照市政府关于“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按照‘以区为主、市区联手’的原则加以推进,考虑到基地内项目的实际情况,由项目所在区(县)发展改革委核准。”
据悉,目前六大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和实施。嘉定环球乐园站、青浦诸光路站两个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试点规划正在制定中。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4-11-24 10:05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回答网友“ 觉得房价高 怎么办时回答:增加供给量。”主持人:凤凰网友在问您,其中很多是上海市民,比如说我们就挑几个小问题来。俞正声:房价高不高,高啊,当然高,我觉得房价高。主持人:怎么办呢?尤其在世博会之后。俞正声:怎么办,增加供给量。还有什么?
俞正声先生这个回答很简单,也很巧妙,但是,仔细一琢磨,可谓回味无穷。首先,作为上海市委书记,已经感觉到房价高,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我们不能以普通市民的想法来揣摩书记的心态,所以,能回答房价高已属不易。听到这个回答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无可奈何,书记有书记的难处,这种难处也许不是普通市民所能理解的。
其次呢,是书记回答了对高房价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增加供给,但书记没有讲什么时候,如何增加供给,增加什么产品的供给,所以,也就无法从书记的回答当中去悟出房价的走势。相对一线城市来讲,上海的社会保障住宅的供应量是最少的,但上海的实际情况是,400多万套老公房已经差不多快拆完了,上海原居居民在老公房的拆迁中享受到了财富的迅速增长,上海近郊居民也在上海的扩容中得到实惠,也就是从上海户籍居民出发,能够享受保障住房的群体不是很大,所以,俞正声所指的扩大供给应该不是社会保障住房。
现在上海需求最大的群体,是没有上海户籍的白领和部分没有享受到拆迁和扩容实惠的原居民,这一部分购买力已经成为上海楼市购买力的主流,现在说买不起房子的也应该是这两个群体。据此分析,未来上海保障住宅供应量不会很大,普通住宅的供应量将会增加。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在现有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环境下,无论增加多大的供应量,也不可能平抑上海的房价。
首先上海的住宅市场的主要矛盾,就不是供求关系问题。上海住宅的供应量相对房价比较正常的2002年,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米,是一线城市住宅供应量的龙头,而人口规模在2005年就开始滞涨,2007年大量的实体产业开始内迁,人口开始负增长,在全国小学关闭潮中,上海也是一所一所的小学在关闭,全国69.67万所小学关闭了39万所,小学新生入学人数从2452万跌破了2008年的1000万,再过几年是全国中学关闭潮开始,再过几年就是大学关闭潮开始,中国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这与深圳的情况极为相似。
因此,对上海来说,应该是住宅供应量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由于取消了二套房首付政策,投机性需求在对未来住宅升值预期判断失误的基础上,囤积了大量的房源,将房价哄抬到了一个“高”的价位,造成了想买房的买不起的市场现象。所以,对上海来说,首先是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得到执行的问题,对囤房囤地的现象要采取政府措施的问题,尽可能的减少银行资金滞留在不动产上。因为大量的资金滞留进不动产,是本次央行滥发货币的主要要原因。从人口现象来解释,上海住宅过剩将是长期的。
如果现在增加普通住宅的供给,当然,俞正声没有说增大到多大规模,但是都是促进过剩,也就是把一批新增贷款变成了钢筋水泥,对经济对社会没有一点好处。只需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现在的住宅供应量,不出两年,上海的房价将会跌破2006年的水平。上海是个金融中心,应该对所有人民币持币人担负起信托责任,维护币值的长期稳定,也就能够促进楼市的理性和健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