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132 回复:0 发表于 2008-2-27 12: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五大“天不亡我”时刻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著名的《史记》在项羽乌江自刎时候,曾经让项王哀叹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归其败乃天意。而观《三国演义》一书,却倒有几个“天不亡我”的例子,说的就是非主观控制的一种大幸,而这无一例外都发生在主角身上,聊为摘出并稍作解析。
  
  1、曹操:濮阳吕布击头盔(演义12回)
   原文:(曹操)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解析:曹操是狡诈人,掩面而过试图溜之大吉,未料吕布击其头盔问其所在,当时何等凶险。倘若吕布问完话,再一戟杀之,恐怕老曹就死的有些郁闷。何也?战场上击杀敌兵这是常理,怪只怪当时吕布不够狠,不然任曹操如何狡诈亦属徒然。
   幸运点:吕布不够狠。
  (注:演义中曹操一生所谓凶险无数,如刺董失败被擒、华容道遇关羽、渭水碰见马超等,但这数次都未如濮阳戟在头上厉害,故而选彼时刻。)
  
  2、刘备:襄阳的卢跃檀溪(演义34回)
   原文: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
   解析:刘备在襄阳的“鸿门宴”比其老祖宗刘邦更甚,虽然有西门可逃,却与绝境无异,这正是蔡瑁等人算准的。刘备马近檀溪时,其实也几存必死之心。危急时刻,号称“妨主”之的卢竟突发神威,冲天一跃,得以幸免,真是如有神助。
   幸运点:的卢发神威。
  
  3、孙权:逍遥断桥飞玉龙(演义67回)
   原文:张辽引二千余骑,当先杀至。凌统翻身死战。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余,并无一片板。孙权惊得手足无措。牙将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约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辔加鞭,那马一跳飞过桥南。
   解析:孙权在逍遥津断桥时所遇凶险如刘备一般,所不同的是丈许断桥。幸得牙将的提醒,而坐骑又发神威,方保无恙。虽说有旁人之提示,可是关键还在马,这可比不上的卢一类的宝马,倘若当时失蹄则属常理。
   幸运点:坐骑不失蹄。
  
  4、诸葛亮:街亭空城退司马(演义95回)
   原文: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
  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解析:有关孔明摆空城计的事情,诸多文章做过分析,主要归之于博弈或者心理战。当是时,孔明其实就是在赌博,下平时绝不赌的注,这是一种非常态。而司马懿恰恰以其常理推断,这才退兵令诸葛无虞。倘若当时司马也非常态,也赌一把,或者其子抢头功,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
   幸运点:司马出常招。
  
  5、司马懿:上方谷中雨灭火(演义103回)
   原文: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
   解析:演义里孔明颇晓天文地理,从博望坡、新野一路烧到南中等地,这上方谷司马氏父子也得遭其殃。谁料,老天爷却让神算孔明失策,一场大雨浇却无数希望。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幸运点:天雨浇烈火。
  
   总结:《三国演义》宣扬天意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