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9256 回复:6 发表于 2008-5-18 15:1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0:5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6:3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几个事实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9年战前确有两批大量的新兵补入部队。以昆明军区为例,一为78年春季征兵的兵员,这部份士兵一般受到过比较好的训练(当时而言,也只半年而已);二为78年秋季征兵的兵员,这部份士兵在上前线时有许多人连枪都尚不会打(到部队已是年底了,在新兵连练了几天队列而已,到连队打过一两次靶)。好在当时人皆尚武,这批兵员又多来自云贵川三省,对山地比较熟悉,第二批兵在连队也受到了特殊关照(老战士新战士一对一帮,这倒是从前我军的老传统,现在就不知道了),因此伤亡并不大。相对而言,战前从其他军区抽调来的战斗骨干(多是北方平原兵),尽管技战术好,但一则因为作为战斗骨干的带头作用,二则因为平原人对山区的不适应(按当时的说法,在训练场呱呱叫,一爬山就拉稀——还没到半山腰就不灵了)而在战斗中(甚至在投入战斗前就已经)体力透支,伤亡却很大。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中国的军队情况和国防状况
    2.战斗中确有自伤行为。11军某团有一战士战前是全团标兵,在驻地做好事、干苦活,任劳任怨,甚至跳入厕所为人寻找失物(当时不比现在,那时老百姓为丢了两毛钱都可能去自杀)。但临战就不行了,战斗发起时在指导员的再三督促下才跟随前进,没过国境线就负伤了——后来证明是自伤,用半自动在自己大腿上来了一下。战后被押送回家。应该说部队对他的处理还是较轻的,当时这种情况可以处理得与叛变投敌一样。其经过血与火的战友倒是很理解他,认为他还是做到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比如下厕所为人寻物,许多立功的战友即说宁愿扛炸药包炸碉堡也不愿做这事,因而认为“押送”太重了。
    3.被俘人员普遍都受到了越南人的肉体折磨。同样是上述某团,有一个排(或半个排?)在一位副连长的带领下打穿插误入越军主阵地,因为经验不足而决定退出(应该坚持住因为部队马上就会发动攻击了),结果被人包了饺子,除了被俘6--7人外全部战死。被俘人员中包括一名步话机话务员,战后被放回来时两个脸都被打黑了(全是淤血),回到团里见人就哭,有人说他当时还不如拼了算了,他回答:“我连把刀都没有,想死都没法死,怎么拼?!”——或许从这以后才有了光荣弹。该话务员后来被“遣送回家”(注意非“押送”,但也不算是正常退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8-2-28 16:59:39 | 只看该作者
    当时越军大量军官都毕业于昆明陆军学院,学习成绩突出,普通话说的比南方的中国军人还好。
    战斗英雄不是我们革命影片里那么简单的,当子弹在头上飞,手榴弹在裤裆里跑的时候,有几个正常人能不害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8-2-29 18:50:51 | 只看该作者
    坐在我办公桌旁的一位同志是军队转业干部,他说,对越自卫反击中我方的损失其实很大,甚至比越方还大,有一个整师被对方歼灭。当然,这是不便宣传的事,而且现在中越基本和解,有些事情都随历史风烟散去。
    苏联解体的时候我们都在骂戈尔巴乔夫,说他是党的叛徒,实际上正是他的“新思维”,停止援越,越南就失去了挑起战端的实力和理由。从这一点上,戈氏做了件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8-3-7 22:13:37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曾经的战士对越战的回忆

    (1)红色的禁忌
      
      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不戴红领章、红帽徽的原因?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三天部队伤亡很大,除了指挥程序有问题外,与佩戴的红领章、红帽徽成为敌人的射击目标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后来下令全部取消佩戴红领章、红帽徽,进攻时也不再举着红旗进攻。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和战士。有一次部队在往前开进的时候,班长叫一名战士背一袋红色的米袋子,这位战士不肯背。班长问他为什么不肯背?他指了指在前面山坡上行进部队,班长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那红色的领章和红色的帽徽是那么的耀眼,就更别说那迎风招展的红旗了。于是班长取了一条备用的绿色军裤,将红色米袋子里的米倒了进去,并将这一发现报告了上级机关。上级首长对此非常重视,马上下达紧急命令,红色一律禁忌。红领章、红帽徽和红旗在以后的战斗中就很少出现了。
      
      后来这个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的事迹。希望在今后的战争中能记住,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
      —————————
      
      (2)不许自伤
      
      逃兵,在我们的宣传教育中是怕死鬼,是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在有一些电影中还有枪毙逃兵的镜头。那么在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有一个紧急规定就是不许自伤,枪毙逃兵要团以上机关批准。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一些打过仗的部队首长,因为真正的战争与我们宣传品中的战争是有一些区别的。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在和平年代的宣传教育中是不会把自己误伤自己的事情讲出来的。
      
      79年2月16日晚,我们就进入了战壕。早上4、5点钟就开始了炮火攻击,那时天还没亮,但整个炮火把天空都打红了。我们的炮兵阵地也打的浓烟滚滚,分不清是我们的炮打过去了,还是越南人的炮打过来了。因为就是在平时的演习中也没有见过这种场面,没有见过打这么多炮弹的,有一些兵的腿不听招呼在那里哆嗦发软。在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有一位衡山籍的兵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是班长背着他往前进攻的,但缓过了这一阵子之后,这个兵反而变的很勇敢,打死了很多的敌人,后来成了战斗英雄。如果当时班长一气之下把他给枪毙了,岂不是冤枉了他,也给后面的战斗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
      
      (3)打死不许动
      
      部队在行进、夜间留宿的时候,尤其是打穿插时,会与敌人遭遇或遇到敌军的偷袭。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又作出了一个英明决定,那就是打死不许动。
      
      这一招果然很灵,战斗进行的第五天,我们在某地留宿。晚上越南人来袭击,由于大家都能严格遵守打死不许动这一条铁的纪律,整个的反偷袭战斗是很成功的。尽管敌人是光着脚来,走路听不到声音;带着手榴弹来,不暴露打枪的火力点。但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对凡是走动的人或站着的人实行开枪即打的战术,使得敌人难以实施他们从中作乱的偷袭计划。第二天早上天亮一看,打死的全是敌军。在行进中也是一样,遇到袭击,只要大部队不乱,用机枪和82无后座力炮,或派一个班就能很快把敌人消灭掉,或视情况再作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还有一次我们的侦察兵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一个兵不慎被敌人的阻击手打伤,但他并没有慌张,而是马上卧倒在地一动不动,这时越南人也弄不清是打死了自己人呢?还是打死了中国人?于是过来了四个越南人来看一下情况,结果被潜伏的侦察兵一举全部歼灭之。
      
      反观有一些部队就做不到这一点,遇到一点越军的偷袭,整个部队就打乱了。造成班不成班,排不成排,连不成连,整个指挥也就失灵了。从第一天进去遭遇伏击开始,到最一天撤军,整个前线都有这个部队散落的兵,一直就没有收拢过部队。这就是没有铁的纪律的危害。
      ————————
      
      (4)错一点都不行
      
      或许有人不同意或不理解这种提法,如今社会流行一种“一个人干,两个人看,还几个再捣蛋。”的说法,在这里不去评论这种说法的对与错。我只能说,在战争中对于军人来说,错一点都不行。在战争中出错,对于军人来说付出的是生命与血的代价。就像毛主席所说的“保密工作九分之九都不行,非十分不可。”
      
      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撤军的前一天,有一个连队在一座山头上驻守。通信员拿了一封电报给连长看,连长看也不看,就把它卷成一团丢在了山坡上。等到几个小时过后,发现山底下怎么有越南人在活动,再一看其他兄弟部队都不知道到那里去了,结果这时候才想起那封电报,等找过来一看原来是要他撤军的命令,时间耽误了。由此给部队造成很大的伤亡。
      
      还有一个接力排长,营长叫他带一个班去一座山头上开通接力机。他满口答应的好好的,可是去了四、五十分钟后还没有开通,营长急了跑到山上一看,接力天线没带。这就是出错带来的危害。
      ——————————
      
      (5)步兵角色的转变
      
      2003年4月9日美军很顺利的拿下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些军事评论家对此也解释不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步兵的角色已在现代战争中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再做更多的解释,也会跟前面的解释发生矛盾。
      
      79对越自卫还击战刚开始的时候是用炮火进行攻击,后来步兵开始出击。由于对方的阵地上还有不少活着的越军,因此给冲锋的步兵造成很大的伤亡。一些指挥员马上醒悟过来,不能这么冲。于是调整了策略,规定凡发现敌人明显的用枪扫射的,先用炮打。等到对方没有动静了,再派少量的步兵前去看看情况,这样伤亡大大减少。而有的部队打下一座山头也只牺牲两、三个人。本身步兵营里就配有机炮连,大炮打完了,小炮也要发挥作用。加上还有坦克车的配备,就更不应该实行大量步兵的冲锋作战。2月19日,我们在一座山上看坦克打对面山上敌人的火力点,简直是神了。从发现敌人的火力点算起,到我方坦克的炮弹打出,最快只用了三秒钟。逼着越南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敢一个劲的扫射。按照坦克兵的考核标准优秀是,从发现敌人火力点,到炮弹将目标击中是七秒钟。可见我方一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是很高的,但作为军队的指挥员应该发挥他们的优势,而不要派大量的步兵去冲锋。像这样的指挥员,受到了战士们的很高评价。
      
      实战证明步兵已经从过去的进攻主力角色发生了转变,作为指挥员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就应该把步兵训练成:1、侦察员——会发现敌人的火力点和重要的军事设施,会报坐标,以方便炮兵的开炮;2、通信兵——对发现的情况要会报告,要会使用通信工具;3、指挥员——要会指挥炮兵开炮;4、最后才是步兵,将剩余的残敌消灭尽。作为现代步兵一定要想到在你的身后有炮兵、有飞机、还有导弹等等,不是你一个人和一个兵种在作战,而是诸兵种在协同作战,不要冒然的冲锋,这样伤亡就会大大减少。
      ——————————
      
      (6)远离百姓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全民皆兵。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主要打击对象是越军,而不是老百姓,但对老百姓也不能不防范。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我们在进去的第三天,部队到了晚上需要驻扎在一个村庄里,有经验的师首长叫我们把越南老百姓赶走,当时一些老百姓不肯走,一位广东兵端着冲锋枪就打,老百姓听见枪声跑都跑不赢。其实,这是事先就准备好的,枪里上的全是空炮弹,伤不了人。当然只有这一个兵是这样,其他兵的枪里全是实弹。到晚上自然也就不会有老百姓的骚扰,也不会出现一些兄弟部队的教训。
      ——————————
      
      (7)不要搞假的
      
      战前中越两军,在边防上还是讲话的,一个越南兵问中国兵,一天的训练量是多少(不少的越南兵会讲中国话)?中国兵告诉他是五公里。并反过来问了越南兵,你们每天的体能训练量是多少?越南兵说是八公里。战争开始后的一个间隙,一个中国兵在河边洗手,突然跑出一个越南兵,两个人撞到了一起,连枪都来不及开就抱到了一堆,越南兵的体力明显的不如中国兵的体力强,很快就当了俘虏。经审讯后,得知越军每天的体能训练只有五公里,而我军的后期训练却达到了八公里。
      
      77年我们在师里举行的大比武中是没有什么对手的,还代表师里到军里参加了大比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到了78年师里举行的比武时我们的一些优势项目,纷纷败给了一个兵团。象什么五公里武装越野,五百米放收线、夜间紧急集合都输掉了。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了2000年战友聚会的时候这个团的一位战友才道出了其中的真伪,原来他们把五百米的为双线的被复线将其中的三百多米改为了单线,这样重量就减轻了。五公里越野该带电池也不带,当然比我们跑的快。
      
      到了79年打仗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要他们架一条线不通,又架一条线还是不通。最后师里把我们派上,架到哪里通哪里。一条十多公里的线,仅用了四十多分钟就架通了,比平时的比武还快,让他们看的目瞪口呆,其实我们是利用了越南人即有的空明线和高压线架通的,不然哪有这么快?利用高压线通电话,还创造了军史上第一例。同样与越南人遭遇,这个团的班长牺牲了,我们却把越军打死了。到了后来这个团的通信股长凡遇有架线任务,经请示师里后,一律用我们的线。还要我们帮他们整线,在帮他们整线的过程中剪掉了一些单线,当时并没有想到这就是他们平时作假的结果。
      
      其实在我们入伍的时候,就听一些老兵讲作假的危害。六十年代初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时候,来偷袭东山岛。我们的一些部队遇有情况,还是改不了作假的恶习,以为又是演习,结果是机枪手不把子弹带够,无线兵不带电池,步兵手榴弹也不带,等到部队赶到现场的时候,那还能形成什么战斗力?结果是眼看着蒋军从海上乘船跑走。
      ——————————
      
      (8)小心到底
      
      刚开始进越南的时候,以为越南到处是地雷和插有竹签子的陷阱,丝毫不敢乱走乱摸,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越南哪有那么多的钱来埋地雷呢?于是有人开始麻痹起来了,明明知道步兵在前面攻打一座山头,山脚下的人也不注意隐蔽,更有甚者有的在公路上还大摇大摆的走动起来,结果被在山头上的越南人用高射机枪一下子潦倒了好几个。
      
      3月15日最后一天撤军回国途中,一个连队的男卫生员要拉尿了,其实打仗的兵都是男的,他也不知道害的什么羞?偏偏要跑到越南老百姓的一个房角边去拉尿,结果踩中了地雷,人被炸腾空落地后又中了一颗地雷,就这么牺牲了。
      ——————————
      
      (9)创新是战争之魂
      
      越南人很多的战法是跟中国人学的,像《地道战》、《地雷战》和《英雄儿女》中的一些战法都被越南人学会了。他们也知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知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也知道埋地雷。像《英雄儿女》中王成那样整个阵地摆的都是枪,打完这枝枪后再打另一枝枪。甚至误导中国军人打完枪后就空着手往后跑,中国军人以为可以抓活的,谁知他跑了一段后在地上又捡了一把枪继续打。其实这都是他事先就设计好的,因为越南人的枪比较多。
      
      中国军人也是很聪明的,越南人见打不赢后就钻了山洞。过去日本人拿那些钻地道的中国人没办法,而中国人却办法有的是,要么就丢几个烟幕弹下去,呛的越南人一个个自己跑出来;要么就把整个山洞炸垮了。最多时一个山洞就打死了70多人,中国这边一个都没有死。还有的越南人钻到了半山腰的浅浅的山洞里,这样中国军人就绳子吊着手榴弹将其炸死;或直接用高射炮将其消灭。
      
      在排雷方面中国军人也有很先进的武器。他们打出一条25米或50米长的像鞭炮一样的东西,然后爆炸,炸出一条1米或80厘米宽的通道。这种以爆制爆的办法很好,不用再去出现用人的身体滚雷的英雄了。
      
      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没有床,垫的棉絮也没有,他们就采了一些树枝和树叶替代棉絮,然后铺上雨衣就可以睡了。为了防止越南人的偷袭,他们把一些吃完的空罐头盒剪烂,丢在哨位的前面。因为越南人喜欢光脚偷袭,正好可以当刺扎他们。哨兵放哨时贴地观察,枪都是顶上膛的,保险都是打开的。只要发现有人走动开枪就打,不用问口令,也省去的打开保险的环节。
      
      遇有夜间行进时,实行的是责任观察法,即一个看前面,一个看前面,一个看右面,一个看后面,发现敌人要做到先敌开火。只要坚持这么做,部队伤亡就会大大减少。
      
      一些炊事员在没有锅子的情况下,利用空罐头盒煮面或煮饭,及时保证了前面战士的饮食供给。一些通信兵利用敌人的即有空明线和高压线通电话,创造了军史上的第一案例,还发明了边架线边通话的放线器,给整个战争增添了不少的色彩。甚至有人提出为减少因炮弹的炸伤,建议将钢盔放大制成一个钢罩,可以把整个人罩住。只可惜已到了战争的后期,做也来不赢了。
      ——————————
      
      (10)“三不”男子汉
      
      即便是今年的战友聚会,还有不少的战友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他们始终固守着当兵时形成的概念,认为这三样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在我们部队有一位副指导员,他的父亲是原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别喝酒,别抽烟,别喝茶。他入伍后,把自己号称为“三不”男子汉,在他的影响下全连9名干部,除司务长一人因工作需要抽烟外,其余的均不抽烟和喝酒。
      
      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们缴获了一些越南人的酒,全连尽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喝酒的。事实也证明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确实对战斗部队有很多的好处。像不抽烟,晚上就不存在暴露目标的问题;不喝酒,就不存在迷迷糊糊或睡过头的问题,也不会发酒疯;不喝茶,也就不存在烧开水泡茶喝的问题。
      
      但在后来的一些电影和电视中经常看到表现军人喝酒、抽烟、喝茶的一些镜头,甚至还出现了临战前还喝酒的镜头。这实在是一种误导,至少不是优秀军人的表现。其实即便我们回到了营房,遇有逢年过节也是不喝酒的和禁止喝酒的,最多也只是喝一点带甜味的酒。因为我们是野战部队,要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
      

    楼上说的整师被灭的好像夸张了些。我就知道朝战的时候8*师因为撤退的时候通知部署出错,导致全师被俘,之后好像PLA整建制师被灭还没有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8-4-20 11:22:18 | 只看该作者
    事实?
    转贴大王表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7-17 20:2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08-4-21 21:08:24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开始的对越战争中,双方兵力与损失到底多少,众说不一。刚刚看到一篇文章, 不知是否准确,摘出来和网友讨论。这篇文章对中越战争双方兵力与损失做了统计如下: :
    投入兵力:中17个师(22.5万人);越11个师(13万人);

    死 亡:中26,000人;越30,000人;

    负 伤:中37,000人;越32,000人;

    被 俘:中260人;越1,600人;

    坦克被毁:中282辆;越185辆;

    军车被毁:中490辆;越120辆;

    火炮被毁:中670门;越200门。

    另外:约有60名前苏联驻越南对军事顾问伤亡,

    越南部属在谅山的防空导弹发射台6座 全部被摧毁,8座被破坏。 如果上面的统计属实,中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真是没有占什么便宜。

    记得当时西方是 这样评论中国的:“中国说是要教训越南,结果被越南教训了一顿。”

    诚然,从战略 上讲,中国是胜利了,而且如果从攻击能力上来说,中国军队当时的表现还是颇为杰出 的。按照现代军事常规,进攻一方通常要以三倍于敌的兵力方可攻克敌方。然而,中国 军队仅仅以不到敌方两倍(一说略多于两倍)的兵力攻克并摧毁了越方许多重要军事重 镇。

    出兵数字:恐怕这是最不准确的数字了,因为双方在将近十年的军事冲突中先后调入、 调出许多部队,如何统计出来?上面的数字可能是1979年开战时双方的兵力,但是中国 军队的参战兵力肯定大于22.5万人(一说三十多万人)。 伤亡数字:根据中国官方的报道,先后共击毙37,300多名越军,俘敌2,200多名(一说越 方伤亡十万人左右)。从上面数字来看,双方伤亡人数似乎差不多。在死亡人数上,中 国军队似乎占了便宜,其实不然。中方死的除了极少数的民兵(如协助军队控制占领区) 外,都是正而八经的正规军军人,而越方没死多少正规军军人,因为参战的主要是越南 边防部队,而在其中死的并不全是专职军人,其中不少是民兵。尤其在中国军队进入越 境之后,越南对中国占领军展开了全民皆兵,连十来岁的男孩子都拿起枪反抗,根本无 法分清谁是军人谁是平民。

    当时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情:中国军队一个排占领了越方一 个村子,越南人都死得死,逃的逃,就剩下一个老妈妈。她告诉中国排长,她的丈夫在 越南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死,当时是中国高炮部队打下了美国飞机给她报了仇。所以,她对中国同志十分热情,亲自安顿了这个排,给他们烧水做饭,为了让中国士兵放心,她先亲自吃了一碗饭。当然,饭里放了毒,一个排的中国士兵除了一两个吃的少的之 外,其余全部被毒死。据幸存的中国士兵说,越南老妈妈在临死前,亲眼看着中国士兵 一个中毒倒下,笑着说,这是给我那被你们杀死的两个儿子报仇。

    在这种情况下,后来中国军队基本上是对越方男女老少不问青红皂白全部当作武装敌人杀光。例如,进攻越北谅山战斗打响之前,当时指挥战斗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 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越方平民死亡人数,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对于躲到山洞里打游击战的越方军事人员,中国军队不管山洞里面是否有平民,一概用火炮和火焰喷射器消灭之,战况残酷之至,可见一斑。看来,三万越方死亡人数里民兵之类的人员很可能占不小比例。

    被俘人员:中国军队被俘人员大大少于越军,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政治教育工作 很强,中国军人宁死不当俘虏(中国士兵每人都有一枚自杀用的“光荣弹”),被俘的大都是身受重伤或者是后方人员(如医院护士);二是越军心狠手辣,往往把中国士兵往死 里打,不要俘虏。

    武器装备: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损失大大超过越方,是不足为奇的。例如坦克的损失, 中国军队当时几乎没有丛林战争的经验,尤其在进军谅山途中,必须穿过许多山丘丛林 地带,不能使用重型坦克,中国军队只能使用适合丘陵地、水网稻田地区作战的62式轻 型坦克辅助步兵作战,常常遭到越军反坦克武器的伏击。1958年研制的62式轻型坦克经 不起越军的反坦克地雷的爆炸力,再加上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的毁灭性攻击下,损失巨大.




    http://iask.sina.com.cn/b/5262608.html
           


    记得有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就是写对越自卫反击战。

    此贴由 山鹰 在 2008-04-21 21:14:34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8-4-23 14:53:52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当时越军精锐的四个师都在柬埔寨。本来我军打算用围点打援的办法消灭越精锐部队,但他们没有上当,一直没有回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