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580 回复:1
发表于 2014-12-28 21:0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6 22:24 |
---|
签到天数: 570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称慎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今属河北省人。早年学“黄老之术”,后来成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为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后来很多都失传了,《慎子》现存有《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群书治要》里有《知忠》、《君臣》两篇,清朝时,钱熙祚合编为七篇,刻入《守山阁丛书》。
慎到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 在做事时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6 22:24 |
---|
签到天数: 570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8 21:06:19
|
只看该作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