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569 回复:5
发表于 2008-8-31 21:00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9-18 15:1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老夫子好几千年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原先一直以为老夫子和女子有仇。老夫子怕也离不开女人,可翻看了下史料,发现孔子有儿子啊。人只要一有了后代,势必要和女人扯上点关系。所以我大抵上觉得老夫子挺歧视女性,他说了很多对的话,这句怕是有点问题的。
在我27岁之前我一直这么想,27岁后我有点不这么想了。至少我觉得这话虽不全对,可也无大错。至少在我老婆的身上找到了印证。婚后的生活感觉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然在地狱的时间要比在天堂的时间更长,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象条宠物犬,被人牵来牵去,时而我又成了一骡子,驼着一大堆东西东奔西跑。我始终在狗和骡子之间来回变换,变的太频繁,有时候甚至忘记自己还是个人。
我现在时常也在研究我媳妇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有时候我觉得她象鬼子,举着刺刀嘴里喊着八格牙鲁朝我冲过来,逼着我把内裤脱掉,然后强奸我,我只能默默享受,连喊几声”爽“都犯忌。有时候我又觉得她是天使,唱着“哈利路亚”告诉我她可以带我上天堂,那里不用吃东西肚子都是饱的。她比擎天柱变的还快,有时候只有一分钟,有时候是一瞬间,有时候我连反应的机会也没有他就从天使变成了小鬼子。逼着我脱衣服。于是我的生活里充斥着鬼子天使骡子小狼狗。
近之則不孫(遜) , 遠之則怨,这是后2句,可见女人这东西没有了不行,男人们只能打手枪,要是太多了,怕是要过劳死。可现在都是一夫一妻制,要多也不行,只能去偷野食。所以我现在在想老夫子当时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说的这话,有一种我自己觉得很合理但不真实的想法,当时孔子正和弟子们要开早会谈学问,弟子们都到齐了,迟迟不见老师出来,突然从后面传来锅碗瓢盆互相撞击的声音,老夫子劈头散发的从帘子后面滚了出来,头上还挂了个锅子,从后院还传来了几句悍妇的国骂,孔子在这个时候发现自己在学生们面前出丑了,但他还是要保持圣人所该有的气质,整了整衣襟脱口而出“cao ni 妈\",学生们都把老师当作神,自然有好事者也把这话给记录了下来,但老师是圣人,圣人说话是要有不同于常人的腔调,如果孔子的弟子们这么记录,我们只会觉得孔子挺爷们,不会觉得挺文化。这种想法不一定真实但我觉得却很合理。但孔子只有一个老婆,不过就光这一个老婆,也逼着孔子“cao ni 妈”了。
还是个半成品,仓促写成,至于为何是仓促写成,和主题有关
此贴由 我爱悠闲 在 2008-08-26 22:06:07 最后编辑
此贴由 我爱悠闲 在 2008-08-26 22:07:21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3-7-23 19:21 |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转载:
《论语?阳货篇》有一段令人十分生疑然而又常被人错误地拿来引用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进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词前还加上“子曰”二字。难道孔子真会说出这种不尊重女性的话吗?以孔子的文学涵养,绝不可能。因为孔子有母亲也是女人,如果说《论语》是孔子弟子所编,那末曾子、有子、冉子……,他们也都有母亲,怎么可能去选用一个包括母亲在内泛指一切女性的名词“女子”呢?中国文字是一座瑰丽的宝库,用以表示女性的名词多的是。而在之前的所有文章,凡指女子的词都选用了“妇”,为什么在这里就不能用“妇”或其他的词来表示呢? 再说《论语》中在此篇之前包括本篇,一共出现过十八个“女”子,仅在本篇中就出现了七个“女”字。朱熹都解释为“汝”的古体,那么为什么唯独第十八个“女”字,朱熹却不把它解释为“汝”了呢? 《朱子集注》在这段话的后面,作了这样的解释,“此小人亦指仆隷下人也。君子之於臣妾,庄以莅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悲矣。”从这段注脚看,朱熹没有把“女”解释为“汝”的古体。而且俨然以当官做老爷的主人身份来解释谁是“女子与小人”。完全歪曲了整部《论语》对小人指称的同一性。同时也标榜了唯有他朱熹在处理“女子与小人”的问题上采用了“庄以莅之,慈以畜之”的手法,而使之不会发生“进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悲剧。看来朱熹大有胜过孔子的才能,而不需作任何掩饰,可以当庭与孔子抗礼了。其实朱熹这一段注脚,正所谓不打自招,捅出了朱熹家里正好蓄养了不少小妾与下人的秘密。所以在看到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一句话之后,产生了条件反射,也不去推敲孔子指的是什么,忘记了文章的前半段在讲什么,更忘记了前十七个“女”的用法,忽忽写下了这个不伦不类贻笑千古的结论。充分暴露了他脑子里的封建意识,也忘记了他自己的母亲。悲哉! 其实在解释任何一句话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情合理,至少也要前后顾及一下,是否有联系,会不会犯断章取义的错误,而朱熹犯的就是这些错误。所以这里有必要摘录下整个段落,以示读者。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进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矣,其终也已。”』这是孔子与子贡论恶的全部记录,始于恶,终于恶。可见这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B>。进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朱熹硬是把它分成三个部分来解释,也就必然的把原文搞得一塌胡涂了。现将全文正确的解释如下: 子贡问孔子说:“你对疾恶有什么看法吗?”孔子回答说:“对疾恶看法多着呢。”“我疾恶在背后专说别人坏话的人,疾恶不满自居下位而诽谤在上位的人,疾恶只讲勇武而不懂礼貌的人,疾恶果敢武断而把事情弄僵以至于断送的人。”孔子接着说:“子贡,你对疾恶有什么看法吗?”子贡回答说:“我疾恶抄袭他人著作却自以为聪明的人,疾恶不知高低而自以为勇武的人,疾恶攻讦人家的阴私而自以为正直君子的人。”孔子接着又说:“唯(汝子)指子贡你这个人啊与(小人)指意识形态不合道德的人是很难共同相处的了,相近了你就会看不顺眼,即使走远了你还是有满腹怨言啊。”孔子又说:“你都已满四十岁的人了,可越发洞察疾恶的存在,也可以从这里知道你的终身为人了。” 显然得很,这一句上的“女”字,是绝对的应该作“汝”字解,也就不会有侮辱女子的事情发生了。
野史:
孔子是个非常饥渴的人物,曾经流传一个故事,“一日孔子出游,见一风骚女子,然后那啥----”
此贴由 雨石狼zell 在 2008-08-26 23:37:02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9-18 15:11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7 11:57:55
|
只看该作者
恩,这个我也查过了,按这个解释的话,我这篇东西就没法写了,小人的话也只能理解为小孩子了。
此贴由 我爱悠闲 在 2008-08-27 12:00:36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6-26 00:22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以前我很喜欢佛学,然后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一堆和尚可以有小和尚继续传承衣钵。其实想想,就算是和尚,总归有个基本的欲望,你说他们不吃肉吧,却必须是吃素菜的,为什么素菜就不算生命呢。
然后我想想男人与女人,我们必须有女人,因为要类似于行进九代单传什么的,而2个人生活在一起,就是要把想法调和,我想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妻子不会是什么和我们从小生活在一起的,2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但是以后就必须把2种不同的思维放在一种生活模式下,满有意思的。之所以曰难养,可能是指想法难以协调吧。
小人则不太明白,小孩子?还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小人。
刚去翻阅了一下。
孔子有妻,并后被文宗皇帝颁旨加封为至圣夫人,其事迹还被记录在江苏南京孔庙内的石碑上。
孔子之子孔鲤虽先孔子而死,并无特殊建树,但因系孔伋之父,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孔伋继承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子孙尊为三世祖。另外在史料中也有描述孔子的儿子和爱徒颜回相继去世的细节。
孔子有老婆。孔子也有孩子。孩子的儿子还比他先死。而且还什么建树。
所以说可能是孔子对于儿子比他先死的感概。又或者是孔子认为儿子没能发扬他的理论的感慨。所以说小人难养也。
再者想想,孔子周游列国,家里估计也就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必定是不好过,可能说他们生活的很艰苦。。
纯属个人揣测,仅供娱乐。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12-2 18:55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6-30 15:55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好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