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7028 回复:4 发表于 2014-5-7 11:4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1:45:39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杰地灵•太仓:宋太宗赵光义之后-赵宦光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cxxx1051 于 2014-5-15 08:17 编辑

    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凡以“太”字打头,要么是最好的,要么是与皇帝有关系的。“太仓”,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粮仓”。
    皇家的粮仓放在太仓,说明太仓是一块风水宝地。

    太仓历史人物有:郏亶、龚明之、陆子岗、魏良辅、仇十洲、王世贞、王世懋、昙阳子、赵宧光、徐上瀛、陆世仪、吴梅村、张溥、张采、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毕沅、陆宝忠、钱宝琛、钱鼎铭、唐文治、俞颂华、俞剑华、朱石麟、吴晓邦、吴健雄、陆孝同、朱棣文、顾阿桃、唐飞、朱德庸。
    出过3个状元(毛澄、毕沅、陆增祥)、5个榜眼(陆釴、王锡爵、王衡、吴梅村、朱玉麟)、3个探花(徐秉义、汪廷屿、汪学金)、5个会元(邵嗣宗等)、5个解元(赵汴、陆大成、王士骐、王衡、胡溶),两个半宰相(王锡爵、王掞,加台湾的唐飞)。
    出过12位尚书(元代户部尚书张文虎;明代礼部尚书毛澄、吏部尚书王锡爵、刑部尚书王世贞、兵部尚书凌云翼、陈洽、兵部礼部、刑部尚书王在晋、工部尚书张辅之等7位;清代刑部尚书王掞、礼部尚书陆宝忠、农工部尚书唐文治、兵部尚书毕沅等4位)、兵部侍郎有王倬、王忬、周广、王积、顾章志、李继贞等,还有吏部侍郎王鼎爵、户部侍郎王原祁、礼部侍郎徐秉义、户部侍郎钱三锡、工部侍郎王廷舆等。314位进士。
    出过11位两院院士:吴健雄、朱棣文、唐孝威、黄胜年、邹世昌、吴建屏、顾懋祥、唐孝炎、杨胜利、陆佑楣、龚知本。
    可谓人杰地灵、独领风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1:47:10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cxxx1051 于 2014-5-15 05:16 编辑

    赵宧光

    更多图片(1张)
    赵宧光 [明](公元1559年--1625年)字凡夫,一字水臣,号广平,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国学生。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之后,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于一身。

    中文名:赵宧光
    国籍:明
    出生日期:1559
    逝世日期:1625
    职业:藏书家、刻书家、书画家
    代表作品:《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
    分享百科名片:
    个人生平

    赵宧光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之后,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 原籍常熟璜泾(今江苏太仓),后与妻陆卿子隐居于支硎之南,建“小宛堂”藏书其中,夫妇皆有名于时。因藏有宋本《玉台新咏》一书,常熟藏书家冯舒、冯班、何大成三人,在寒冬飞雪之日,慕名前来借观抄录,三人自带纸、笔和干粮,借书昼夜抄录,4天抄成副本而归。何大成作有《同冯己苍昆季入寒山抄〈玉台新咏〉毕,遂游天平》一诗:“……忆昨小宛堂,抄书忘日昃。手如蚕食桑,心似蜂营蜜……”。另建有藏书处曰“蝴蝶寝”、“悉昙章阁”等。藏书印有“凡夫”、“吴郡赵宧光家经籍”、“寒山梁鸿幕下凡夫”、“寒山长”、“五砚斋”、“小宛堂”等。精通文字学,工书,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篆书堪称一绝,志趣不凡,因此而有“高士”之称,开“草篆”先河。刻印过自撰《说文长笺》100卷附《六书长笺》7卷,《寒山帚谈》、《朝鲜史略》。所抄之书在格纸版心刻有“寒山堂篆书”字样。有《草篆说文》、《石经论语》、《赵凡夫杂著五种》、《蒙子指南》、《寒山帚谈》、《护生编》、《牒草》、《寒山蔓草》等几十种,多已佚。

    个人生活

    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赵宧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坟安在苏州枫桥寒山。在寒山守孝之际,宧光为寒山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自僻万壑,凿山劈石,疏泉斩榛,植树构宝,依山而筑 “ 寒山别业 ” ,宛如仙源异境,有盘陀、空空、化城、法螺等建筑,又有 “ 千尺雪 ” 、 “ 云中庐 ” 、 “ 弹冠堂 ” 、 “ 警虹渡 ” 、 “ 绿云楼 ” 、 “ 弛烟驿 ” 、 “ 澄怀堂 ” 、 “ 清晖楼 ” 诸胜,成为吴中一桃源仙境。 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寒山别墅造好后,他向妻子陆卿子发出邀请携其一同来此守孝,陆卿子以诗名,为明代“吴门两大家”之一;  赵宧光经营寒山的初衷、过程、规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胜迹、风光、情趣,他专门撰写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后人。赵宧光定居寒山后,就没有离开过,并与其夫人在寒山岭埋头读书,深居简出,他们在纸上写,也在山石上写,岩上岭上手 迹遍处,书卷气就象江南氤氲的水气,充盈了整座山岭,夫妇皆有名于时,当事者造门求见者,宧光亦不下山报谒。至今沿洗心泉侧御道朝上走,过飞鱼峡,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见到镌有笔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这三字乃赵宧光亲笔手书,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下赞词,“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详见《题千尺雪长句》)。  宧光卜居寒山,著书数十种。尤专精字学,说文长笺其所独解。也创作草篆,其篆书堪称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称为“高士”,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由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能刻印。著刻符经、并草篆。 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等(其中好多著作是隐居寒山后完成的)。赵宧光儿子赵均,字灵均,从父传六书学,后又从燕山僧,学习梵文,博学多才。父子俩不断探究,于是 “ 遂法其精 ” ,赵均之妻文淑( 1595-1634 年),字端容,是著名画家文征明的玄孙女,天性明慧,书画得家风传授和熏陶,成为苏州女画家中的佼佼者,张庚《国朝画征续录》说 “ 吴中闺秀之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淑为独绝 ” 。钱牧斋称赞她 “ 点染写生,自出新意 ” 。她擅画花卉草虫,勾勒精细,染色鲜妍,形象生动,她的花鸟画 “ 极风致婵娟之妙,尺幅片纸,人争宝之,为国朝闺秀之冠 ” 。著有《画余谱》,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至今收藏了她的不少作品。


    个人作品

    1、平生著书数十种,主要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九圃史图》、《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寒山集》、《刻符经》、《动草篆》等。其友章宗闵将其印作集编为《赵凡夫先生印谐》

    2、《赵宧光传》的问世,奠定了苏州西部的文化地位与文化品质,通过《赵宧光传》的出版,赵宧光也从鲜为人知变成了热点人物,职业和非职业的阅读者,他们纷纷撰写书评,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赐予了苍茫的文化遗迹,这些文章先后刊发于《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自由谈》《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南湖晚报》《散文选刊》《苏州杂志》以及澳洲《汉声杂志》等等。

    3、相继出版了《凡夫诗品》《凡夫园治》《凡夫人望》《凡夫书论》四部配套读物。《凡夫诗品》精选赵宧光诗数十首,予以评点,并配选历代著名诗人诗作数十首,与赵宧光诗对照品评;《凡夫园冶》挖掘赵宧光在治山、造园、建筑、植艺上的创造性和实践,予以系统阐述,再现艺术造诣;《凡夫人望》将赵宧光的出身、交谊、精神生活、哲学思想进行探索性的叙述与推介;《凡夫书论》将赵宧光的书法篆刻艺术、书法理论,及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的特殊地位进行钩沉汇总,展示其书论精粹,加以演绎,诠释其艺术魅力。

    成就荣誉

    苏州众多历史名人中,赵宧光是值得推介的一位。赵宧光“泛览经书,贯串百家,策名上庠,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人物;他热爱自然,深怀人文,为生态文化建设殚精竭虑,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关系,是中国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者。 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驱,赵宧光买山葬父,从太仓来到苏州,在苏州西部寒山穷其毕生,以一家三代将近百年的经营,开创了明代苏州西部山地辉煌的文化图像,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他为吴西山水文化写下的诗作有三百多篇,摩崖勒石百余幅,以至明代的寒山成为江南的文艺沙龙,直至清代,乾隆帝六下江南,十二次前来瞻仰赵宧光遗迹,并赋诗赞誉,有44首之多,其中15首诗直接写到赵宧光,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大奇观。赵宧光以极高的文化素质与修养,以其自身的魅力,构建了家庭、家族、乡民、乡情之间的最大和谐,成为当时及身后众多学者的楷模。

    人物评价

    著书传家,寒山岭成了研习书画、修身养性之地,其清风亮节,淡泊名利为后人所崇敬。“父子篆学,姑诗妇画”,被人称为“吴门三秀”。

    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于一身,一生著书不下数万卷,他的同乡挚友、文学家冯时可所著《凡夫传》评价他的所著:“书各为类,类各为品,品各为篇,篇各为目,莫不搜微抉妙,穷作者之心。立未有之义,雕镂造化,争光云汉,而吟风弄月者不与焉。”作为优秀的文字学家和书论家,他创新草篆体,其洋洋大观的《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等使他成为“晚明孤峰”,成为晚明文化成就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思想影响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1:57:31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cxxx1051 于 2014-5-15 05:18 编辑

    作为苏州晚明时期文化的灵魂人物,赵宧光上连晋代高僧支遁,下贯清帝乾隆。在他周围,聚集着当时苏州地区最优秀的文人,东南各省的许多知名人士也以访临寒山、与赵宧光诗词唱和为荣。乾隆六下江南,十二次到寒山缅怀赵宧光,乃清帝南巡史之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5:44:56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cxxx1051 于 2014-5-15 05:19 编辑

    太仓人贵为皇室之后,人杰地灵、独领风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10:25:32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