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4717 回复:14 发表于 2002-3-16 22: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3-8 21: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孤独》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孤独是一个人通往心灵的唯一途径,是发现自我的唯一方法。“古来圣贤皆寂寞”。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在哲学,艺术,政治上有杰出成就的伟人,无不具有孤独而忧郁的气质。既是此意。我们每个人,想来都尝试过孤独的滋味,或多或少。在世人看来,孤独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人是群居动物,惟有同类的认可,才会幸福,孤独的人生将是可怕的。然而,只有真正的孤独者,才是真理最执着的信徒,才会具有发自内心的大智慧而到达幸福的顶峰。只有他们,才能写出最优美深迥的文字,闪烁出最耀眼的思想火花。而凡事无法一概而论,孤独也分不同的状态。
    首先是大众的孤独。这是最广泛而易于了解的,是肤浅的孤独,是人们空闲的产物。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只是无聊的自我感受。很容易受外因作用而荡然无存。这些人,当物质的丰裕使其不必为生存而付出全部精力时,就出现了体力的过剩。于是,就不顾一切的寻求社交和娱乐,与任何人一拍即和,只求不用一人独处。但是,人们的消遣方式,社交娱乐和谈话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时间一长,或是其中的某样一时得不到满足,就有了厌倦或空虚。于是,孤独感产生了。这样的人对孤独是抵触的,是无奈的。由于内心的空虚和知识的缺乏,使其无法由自身得到乐趣,只能求助于外界,以次来逃避孤独感。而宝贵的,可以用来做些有益的事情或思考的空闲时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灾难。亚里奥斯杜说的好:无知的人的空闲是多么可悲!这种孤独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批无聊的人。我们只要看一看嘉网的灌水区,就不难发现这类人。在他们无知又缺乏智慧的脑子里,只有觅食与交配。和动物的唯一区别就是学会了抬起前爪直立行走。这种孤独是庸人的孤独,是喜剧性的。
    再一种孤独是狂狷者的孤独,其代表为屈原和魏晋的狂士。他们最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然而,正因为不能“兼济天下”只能退而求其“独善其身”。所以,这种孤独是被动的,更深层次上是一种姿态,一种自我保护。又因其悲剧性而具有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如屈原,“信而受谗,忠而见放”。他只能选择孤独。正因“世溷浊而莫吾知兮”,所以只能“吾方高弛而不顾”。正因“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所以只能“鸾鸟凤凰,日以远兮”。可以说,这种孤独的境遇,是屈原不愿意看到的。他一心所想的是报楚国,清君侧。虽“阽余生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然而正是这种孤独,促成了中国最伟大的一位诗人。正如歌德所说:当人因孤独和痛苦而沉默时,神便赐予他表达的力量。《离骚》就是这种孤独与痛苦的大喷发。离,别也,骚,愁也。其才人不遇,古今同慨。阅其辞,会其意,遥想当年屈原飘然一人,孤独愤纡,直使人涕泪长流,叹息而不能自已!试想如果屈原没有这种“哀南夷之莫吾知兮”的孤独感,又怎么能写出这些惊采绝艳,奇文蔚起的文字?至多是比干,魏征,包拯之流。中国的文学史不免要失色不少。再如魏晋时的阮籍,也体现了这种孤独的魅力。当时汉末,群雄割据,战乱连连,整个社会陷入了“礼崩乐坏”的境地。有才之士,非用即杀。其中就有祢衡,杨修,孔融,嵇康,何晏,张华,陆机陆云等。于是就有了大批特立独行的隐者。他们感到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只能选择孤独来抗争,并以此洁身自好。阮籍少年时胸怀“济世志”,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转为自保。《世说新语》中说他“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常常一个人驾车出行,行到无路可走时,大哭而返。所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或箕坐啸咏,旁若无人。他内心强烈的孤独与痛苦,终于凝成了《永怀》诗八十余篇。记录下了一位身处乱世的孤独者的心灵历程。如: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又如:
            独坐空堂上,谁可怀同欢。出门临永路,不见车马行。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无不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屈原一样,这种孤独是清醒者的孤独。他们以孤独作为对人世黑暗和人生痛苦的激愤批判,已经不止是个人的穷达哀乐,而是人类命运的思考者与负荷者的孤独。他们寻求着超越这黑暗和痛苦的自由,是高尚者的孤独,是悲剧性的。
     最后的这种孤独,是平常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是一种完全主动的孤独,也就是自找的。唯有屈指可数的少数哲人才能拥有。因为他们已经到达了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顶点。他们努力争取着没有痛苦和烦恼的绝对自由。就像平常人渴望感官的快乐一样渴求平静淡泊的生活,只求没人来打扰他的独自沉思。一个人的内在越多,求助于外界的越少,直至一无所求。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孤独是他的必然选择。老子在写下五百余字的《道德经》后,飘然出关,不知所终。他对于人生的真谛已经了然于心,再没有人可以给予他什么了,他还留在人群中做什么?可以说,智慧和知识越丰富,越是会孤独而不合群。这样的智者,他的内心何等的广大,即使一人身处荒漠中,也不会有丝毫寂寞,世上发生的一切,对于他们都是鸡虫之争,不值一哂。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但庄子还是要批评他借助了外物的风。其实就说明了,人幸福的源泉,不再外界而在于自身。亚里士多德早已揭露了这一真理:幸福就是自足。常人所谓的幸福,无非是对外在名利的占有和感官的享乐。但其本质是不确定不稳定的。一旦失去这些外在条件,必然落得一个可悲的境地。而来自内心的幸福,是任何人无法夺走的,才是永恒的。为了这种幸福,就必要充分的深刻思考和知识积累来达到,而不为世俗的喜好所束缚。这样的一个人,又怎能不表达出他对孤独的强烈渴求呢?佛陀在菩提树下独自坐禅了九年,才最终大彻大悟。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和大众一样牺牲自己来屈就低下的乐趣和浅薄的快乐呢?拥有这种孤独的人,是最终的幸福者,是人生终极目标的先行者。就如尼采所自称的“世纪的早生儿”。我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境界,愚人更是从来就没想过。这是智者的孤独,是终极性的。
      以上就是我对孤独的一些看法,才疏学浅,不能一一尽言之。所谓抛砖引玉,诸位见仁见智,希望能看到不同的见解。文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2-3-8 21:06:12 | 只看该作者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2-3-8 21:11:24 | 只看该作者
孤独有时很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2-3-10 21:58:4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kitesmile 发表
文字
孤独并不美丽,无论是哪一种。唯有对痛苦的敏锐感受,才有真正的孤独。孤独不是腻味的调味剂,是一种自我救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2-3-10 22:50:56 | 只看该作者
博古通今,引经据典。
论证只伟人的孤独才是高尚无以伦比的?
凡人的孤独是肤浅由自身的贫乏导致?

什么是孤独?

孤独只是种精神状态,不是种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2-3-11 22:51:1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断蝶衣 发表
文字
首先感谢你读了我这篇乏味的文字。
而信仰难道不是一种精神状态?孤独正是体现了一种人在困境中的审美。我从不认为庸人对此有任何形而上的思考。他们的思维是不会有任何连续性的。只能感到那些世俗的,基本的,短暂的需要。就算有痛苦,也不会考虑到其根源,更不要说到达无痛苦的人生终极。
   这儿你提到了信仰。不错,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信仰。一种能迫使我们忍受漫长的牺牲和自愿的痛苦的信仰,可以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幻觉之中,并以此去忠贞不移的挣扎和超越的信仰。
   孤独的过程是痛苦的,无论它会促成什么结果。而对痛苦的敏锐感也因人而异。经常成功的人会因一次失败而痛苦,而经常失败的人也会因一次成功而欣喜。我不指望靠我微弱的声音改变什么,只想唤醒自己心灵中日趋减弱的诗的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2-3-12 21:59:13 | 只看该作者
孤独至清醒,我就是这样
每个人孤独的不同,直至清醒是时间的不同
为何要去尝试孤独,我想只因孤独之后又是清醒的、最淳朴的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2-3-12 22:33:3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幽州马客 发表

信仰是每个人精神的寄托、支柱、取向。并非存在的状态。

看马客的文字,仿佛是在解释各层面的人面对孤独时是如何处理的?

我觉的,无论如何处理,那都是符合一定的社会环境的。
人并不能只活在幻想中,诗意的境界谁都曾追求,无论他高尚与否。
并不要因为是逃避孤独或是深刻去体会,而断言谁的肤浅与俗谬。

凡人用手扒米饭,高人则用了筷子。
但同样是吃饭。
后溯不同,但根源相本。
并没有谁特别见的深刻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2-3-14 21:32:1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断蝶衣 发表
文字
好久没看到有自己思维的人了,很高兴,特别是在嘉网。
引用:凡人用手扒米饭,高人则用了筷子。
但同样是吃饭。
后溯不同,但根源相本。
并没有谁特别见的深刻一点。

我决不认同。
   难道人是没有区别的吗?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人和一个愚蠢而麻木的人会作出相同意义的事吗?一个一切出发点皆流于觅食与交配的人和一个希望能寻找到更好存在理由的人的人生目标会一致吗?一个为失去享乐而悲哀的人和为一个失去自由而忧伤的人的本质会相同吗?漫画书和《向日葵》所包含的人文感情会同样深厚?《蒙娜丽莎》与网络中比比皆是的美女照片的生命力会一样长久?痞子蔡和曹雪芹哪个更深刻的体会了人生的悲欢?谁的音乐更震撼了人的心灵,周杰伦还是瓦格纳?丛林中作战的格瓦拉和在office中坐等下班的所谓“白领”,谁更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同样的绘画,音乐,人生。高尚的人和庸人就是这么泾渭分明。“驱羊入谷,白羊在前。”兽类尚有分别,而况于人乎?孤独在高尚者身上可以体现出悲剧性和超越,在庸人身上只能体现为厌倦和无聊。大众是没有力量的,甚至不能保有已有的文化和思想,更不用说去沉思,去发现去超越。没有了摩西,谁能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穿过荒漠,最终来到“流淌着奶与蜜”的乐土?希望之光只会为智者的双眼点燃!
   高傲的猛禽,独自在天空翱翔。怯懦的土狗,成群结队地觅食腐肉。对于高尚者,孤独是最好的享受。对于庸人,只是同情的廉价交换物。而同情是人类情感中最无用的东西,只是在被同情者的痛苦上在加上同情者的痛苦。
   我的话必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再说下去会有被板砖拍死的可能,呵。可是现实又不能不使人偏激。商品与物欲的冲击下,人群早已简化为千人一面的消费符号,而只会简单模仿的“哈日哈韩”族们却在标榜所谓的“个性”;赤裸裸的性披上了爱情的外衣,婚姻已成为合法的卖淫,而琼瑶阿姨们还在用其来颠覆悲剧赚取痴人们廉价的泪水;文字早已是无耻的谎言,而网络写手们还用它来无病呻吟故作深沉以诱惑纯洁的少女;八十年代人生的意义举国展开讨论,而如今街头巷尾只是股票的涨跌和谁中了彩票大奖。金钱与权力成了这个丑陋的社会唯一的价值取向,流行的快餐文化成了人们唯一的消遣娱乐。匆忙的人群不再关心自己的内心是何等的空虚与缺乏,如苍蝇一般为找到的每一块狗屎而沾沾自喜。人类早已忘却心灵中曾有的那种崇高和美好的情感,没有了这种情感,人的任何表现都是虚伪和媚俗的。我看到许多向你倾诉孤独的人。他们只是将孤独看作为一种姿态,一种“COOL”,以此高举“与众不同”的旗帜。而其心态又是何等的空虚和可笑。这样的孤独只是用于观赏性和对同情的博取。他人的眼光就是这些人的镜子,于是,就在这镜子前搔首弄姿,忸怩作态。对于他们看来,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而这感情又是何等的庸俗。一旦无人喝彩,就像脱去演出服一样抛弃自己浅薄的伤感,急不可耐的投入“火热的生活”。
   扯远了,就此打住。顺便说一下你所提到的诗,中国早已不再是诗的国度。当十一年前,海子把他的头颅放在了铁轨上而融入他深爱着的大地,中国已经失去了她最后的一位诗人。留下的只是汪国真之流的伪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2-3-14 23:18:51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很久没见到这样慷慨激昂的文字了,确实让我很震撼。也有了紧迫的压力感。呵呵。但你所陈述的,确实与我的想法有绝大的出入。

原文由 幽州马客 发表   难道人是没有区别的吗?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人和一个愚蠢而麻木的人会作出相同意义的事吗?一个一切出发点皆流于觅食与交配的人和一个希望能寻找到更好存在理由的人的人生目标会一致吗?一个为失去享乐而悲哀的人和为一个失去自由而忧伤的人的本质会相同吗?


人的区别确实存在着高尚与平凡。这些区别唯一所在便是人出生时所带的先决条件。或许极少数人才能拥有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能在肤浅的表层挖掘出鲜为人知的内在。
但是麻木或愚蠢不过是取决环境与先天条件,你能说愚蠢平凡的人,从未想到过人生的目标达到何许程度?确实社会的日趋发展态势导致了人们忽略根本的深邃进而为人生的平淡与幸福做些符合实情的事。
他们只是淡忘。盲目苛求,无法期待的目标,何尝不是愚蠢之至?


原文由 幽州马客 发表  同样的绘画,音乐,人生。高尚的人和庸人就是这么泾渭分明。“驱羊入谷,白羊在前。”兽类尚有分别,而况于人乎?孤独在高尚者身上可以体现出悲剧性和超越,在庸人身上只能体现为厌倦和无聊。大众是没有力量的,甚至不能保有已有的文化和思想,更不用说去沉思,去发现去超越。没有了摩西,谁能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穿过荒漠,最终来到“流淌着奶与蜜”的乐土?希望之光只会为智者的双眼点燃!
   


适者生存的世界难免会形成各种割据,有卑微庸俗的音乐,是因为拥有那些希冀平凡的人。同样平淡的音乐与平淡的人类,难道不是人类一道平淡的风景?若世界只存留了高尚的音乐,难道平凡的人就没有欣赏音乐的权利了?难道他们欣赏的就不能说是音乐吗?
饶恕那些平凡的人,过分的苛求是对人极大的侮辱与伤害。你不能说,我要了高尚,庸俗统统该杀?
世界是平凡与庸俗的,当高尚在孤独的一隅默默吟唱之际,庸俗的人不正为了世界付出每分每秒的辛勤?不要说某件事迹让人刻骨铭心,那平淡庸俗的事正让你物质充裕地享受!

百川之宏伟正因三千弱水扶持,微小庸俗的水滴,默默流淌,默默享受在水中优游之快。是愚蠢而卑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