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962 回复:0 发表于 2015-9-27 01: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8:3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1: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政府层面即将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汽车消费的新政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政府层面即将出台一系列的刺激汽车消费的新政,尽管被认为无法重现2009年的车市暴涨效果,但仍然令深陷低迷的自主品牌车企重见“曙光”。然而,近日南都记者获悉,困顿行情之中,自主品牌车企正在进行新的一轮区域督导改革,吉利、长城等车企甚至采取了裁员的招数。到底是行情变淡,收缩阵营;还是,借势整编,提升人员素质?
      长城末位淘汰经销商
      近日,在一个名为“汽车厂家区域督导群”的Q Q群中,不时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该群的参与者们全是各大汽车品牌区域的销售督导们,负责指导监管各品牌在各个区域的销售事宜。“吉利和比亚迪都裁员了,传闻长城把所有的业务员都调回去,不要业务员了。”该群内一位合资品牌的区域督导告诉南都记者,今年以来,自主品牌销售不景气,许多自主品牌的督导都主动或被动地辞职,“业绩差,一个月薪水不到4000元。”
      实际上,上述自主品牌区域督导的调整,被坊间视为“自主品牌身陷寒流之中”的表征之一;另一则新闻,也令业内人士更加笃定了这一观点———今年年底,长城汽车将实行淘汰2成左右的经销商策略,“莫非是销售不景气,所以要削减经销商?”类似猜测甚嚣尘上。
      对此,南都记者致电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他否认了上述说法,今年3月份长城召开了内部经销商大会,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出经销商末位淘汰制,是对于不达标的经销商实施的,但并没有具体明确是多少家,更没有提及2成。商玉贵称此举是为了提升经销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从整体而言,我们的渠道在不断下探,经销商数目也在增多,目前4S店数目有410余家,3S店有800多家。”
      据一位接近长城汽车的消息人士称,长城汽车发展初期,“销量第一”的口号叫得非常响,对于经销商的筛选也缺乏一定的主动权,尤其是早期集中于西北等边远地区的经销商,同时还是吉利、夏利等自主品牌的一级经销商,仅具备销售功能,他们的服务质量明显达不到长城汽车的要求。
      事实上,2011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汽车49万辆,同比增长22.5%,均是由上述的经销商网络来实现。今年,长城汽车的销量目标是60万辆,一方面,强调了继续下沉网络,覆盖到县一级甚至是镇一级;另一方面,提升经销商的服务素质。
      靠政策生存是活不下去的
      一位上海大众区域人士称,部分自主品牌车企近期对于区域营销层面的人员调整,实际上是在走上海大众2005年的老路,“当时上海大众成立分销中心,许多人都离职了!”
      一位吉利汽车的内部人士也告诉南都记者,由于企业发展之初,受薪水限制影响,招聘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前两年车市发展迅猛,许多区域人员素质低被掩盖,近期市场不景气,上述人员的能力低暴露无遗,也令吉利痛定思痛,决定动手裁员,整编区域营销体制。
      对于近期国家即将出台的新一轮的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的高调反应,长城显得更为节制冷静,商玉贵向南都记者表示,以节能车补贴为例,对于拥有多款小排量车型的长城汽车将是很大的利好消息,同时他也强调了,长城并不是一味地依赖政策扶持来发展,随着汽车市场回归理性,长城最终要依靠自身实力的提升,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在接受采访时,一语中的地表示:“单纯靠政策生存的企业是活不下去的”。“车市高潮风光之时,许多问题会被掩盖,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销量增速在放缓,车市正在调整中,也正在回归理性。汽车厂商,尤其是年资尚浅的自主品牌经销商,从研发、技术、服务、管理等各方面来强化自身。”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建议:“不要像巴菲特所说的‘潮水退去,成为裸泳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