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864 回复:0
发表于 2010-3-10 20:22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8-3-26 11:44 |
---|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断墨
今天在磨墨的时候,手中的墨块突然从食指处断裂。溅起的墨汁四溢,有落于纸上,有落于手上,纸上的墨滴在阳光下慢慢的渗透纸张,然后再缓缓风干。形成一滴最美丽的眼泪的形状。在落于手上的的墨滴,则沿着皮肤细小的纹路,迅速的扩散。墨痕像一条伤痕,留于掌心之中。
我放下残留的那块墨,用左手拇指很用力的想把右手手心里的那一条“疤”擦去。可是无论如何用力也擦不去,依旧留于手心,只是手心却早已泛红。
我放下了手,将那块已断的墨小心的擦拭干净,放在一边。然后抬起了头,原来今天的阳光是那么的灿烂,可能是我早已遗忘了时光,或许我的思考还停留在那暴风骤雨的昨晚,总之我的反映早已停顿。哪怕外面是混沌的一片。
纸上面已经是一片狼籍,零星的墨迹在小楷字的边上盛开着,一朵,然后又是一朵,墨色的小花在这温暖的春天绽放着。没有玫瑰的美丽,也没有茉莉的芳香,更没有兰花的高贵。它只是无意的开放,然后被我无意的发现罢了。它不能放入美丽的花环,却能在纸上毫无顾及的展示它的美丽。它没有花期,只要开放,那就是永远。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后面是什么?我怎么可能忘记?又怎么可能想不出来?这可是我最熟练的宋词。而书写之中的气定神闲也再次被打乱,我放下了手中的笔,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最后我只能去翻开书本,去寻找答案。随手翻到诗句,可是我却没有再次拿起笔。因为我感到很奇怪,陆游与唐婉的这两首《钗头凤》我已数不清多少回拿它作为我临摹的字体了,可是现在又在脑海中忘却。真的是非常的不可思议。难道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也会被遗忘吗?我想是否定的吧。
关于《钗头凤》这两篇词,我没有关于它最好的解释。因为每个人都会看出它的伤感和无奈。但是它最重要的不是它本身那凄惨的故事,而是能够在一个清晨去引发一个人最内心的伤痛。“残红独舞 寂寞无主”与“人非风月 难能依旧”这两句是最能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我曾经作过两首配对的《钗头凤》。文体工整,平仄有序。可是每次读它总是少了一点感动,若将其中一首拿出,则通晓其理。
岁间末,事长愁,满城风雨尽摧残。月如钩,人凉透,三分离恨,七分牵挂。
噎,噎,噎。
醉酒眠,似何处,执手相牵竟虚无。梅已折,无可消,人堪离别,仰天长啸。
笑,笑,笑。
曲不成,未成调,三尺绕梁尽莹宵。东风破,西风狂,三分不舍,七分无奈。
泣,泣,泣。
花非花,情非情,南楼画角江城暮。两鬓苍,杏花落,酒舒愁肠,一杯藤黄。
纵,纵,纵。
然而,今天我终于看出了关于这个最大的致命伤,少了坚与柔的对比,少了悲伤与期待的对比,少了狂风骤雨与凋花残泪的对比。从古至今,似乎没有人会将这两首分离。正因为有了陆游的期待,才有了唐婉的柔情。正因为有了陆游的愁绪,才有了唐婉的咽泪。美丽的传说,却少了美丽的结局。
欣赏,少了很多的感受,我不是陆游,谁?也不是唐婉。担心这两首词和它美丽的故事还能够流传多远。是一千年?还是一万年?更或者只到明天?我拿起那块断墨,砚中倒满了清水,用最真诚的感受用一块断墨将这一砚清水,慢慢的,慢慢的,用一个小时,或一天时间,磨成思绪与思念的浓墨。
我提起笔,一气呵成,将两首词写完。待到墨迹干透,思绪永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