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085 回复:10
发表于 2004-1-3 00:1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梅艳芳死前三天的时间,我刚从嘉定某音像商店的角落里搜罗来一大堆无人问津的宝丽金精选CD。她死前一天,我听了一整天的《夕阳之歌》。第二天在床上睡到中午,编辑打来电话,告诉我梅艳芳死了——我马上的反应是,梅艳芳也死了。这个“也”字,一下子让我满腹辛酸,躺在床上半晌无语,好象小时候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
猛然想起什么,起床把老唱片拿出来重新检索,这才发现那个时代距离现在居然已经如此之遥远了——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些名单里有刚死去的梅艳芳,还有邓丽君,陈百强,罗文,黄家驹,张国荣……更多的人则不知所踪:周启生,黄凯芹,林子祥……前几天在《豪情》里看到已经发福的原达明一派的刘以达,再想想当初听到《石头记》的感觉,简直恍如隔世。
恍如隔世——这便是我们给他们集体下的定义。梅艳芳当年《坏女孩》里那句石破天惊的“我要征服你于我两腿之间”的歌词,哪怕放到今天仍是有惊世骇俗的爆炸性。邓丽君的唱功直到今天仍然无人可以超越,周启生的鬼气早就和这个商业时代格格不入,黄家驹的创作才华在十年里也没能找到接班人。一个天王巨星的时代已经陆续退出历史舞台,而它谢幕之后,并没有培养出足够重量级的主角。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这是一个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的时代——或者说这是一个每一个人都不是再是主角的时代。
二十年前苏芮在《一样的月光》里唱道: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现在的林忆莲已经不可能唱《倾斜》那样的歌曲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词作者林振强已经在一个月前撒手人寰,而是我们的耳朵已经被限制在《至少还有你》那样的儿女情长里了。我们只看得到爱人额上的白发,却没了乘风穿梭世界的勇气。我们的耳朵里满是“他一定很爱你把我都比下去”这样软绵绵的声音,而梅艳芳唱的“我要把冰山劈开”那样的万丈豪情,早就成了绝响。
个性不是被包装出来的,它是一种与气质有关的特性。张国荣从中环广场的高楼上跳下来,是因为精神上的绝望,而不是像民工一样为了乞食。这是一个卡拉OK的时代,真正的主角其实在数不清的卡拉OK包房里面,随着一个个天王巨星的退隐江湖,普天同庆的光环已经笼罩住我们每一个人。
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气质,就成了新生代明星们的气质。于是,梅艳芳那样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再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所以她应上帝的召唤,绝尘而去,留给我们一个时代的背影。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3-22 17:42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一直是不太喜欢梅艳芳的.
她的歌过于硬郎和大气,百变的造型又妖艳刺眼
注意到她是因为她的病情.被她对生命的坦然对演艺事业的热爱而感动.
|
|
|
|
|
|
|
|
生命瞬息苍狗,东方的水滴亦是西方的土地。
当梅艳芳洋洋唱那“大江东去”、“女儿红”时,豪侠一时须含羞
女人如花,尽在赏与未赏之间,女人如酒,也在三分或者七分的醉意里
当对饮飙然北风,是为故人,更为纪念
|
|
|
|
|
|
|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 16:07:05
|
只看该作者
人去了~
活着的人应该好好的~
04年的第一天~祝大家幸福~ |
|
|
|
|
|
|
|
我们可以怀念却不可以消沉
我们可以哭泣却不可以不快乐 |
|
|
|
|
|
|
|
6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4-1-2 12:24:05
|
只看该作者
|
|
|
|
|
|
|
“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有些人虽还活着,却和死去没什么两样。”那个时代里有着许多人曾另我为之疯狂。他们的一生或长或短,但却放射出耀人的光茫,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即使是许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发现我们唱着“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