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248 回复:0 发表于 2013-7-11 17:53
  • TA的每日心情

    2013-8-1 17:31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7: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搏击俱乐部》心灵救赎的一剂毒药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影片以爱德华·诺顿扮演的男主角的自述开始,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生活,喜好,喜欢买各式家具,无聊时会清洁房间来打发时间,还有他的失眠症。向来喜欢这类带潜意识暗示的片子,就像很喜欢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一样。独居,自言自语,失眠症,心灵空虚,这样的人就算没有精神分裂,也一定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一定是脆弱,没有安全感的人,加之爱德华·诺顿一出场的扮相,病态,失眠导致的极深眼袋,清瘦,有些孱弱的身体,忧郁敏感无助的眼神和气质,开篇的一切设置无疑全中我的喜好,将我的兴趣牢牢锁定。

      影片的悬疑设置放到今天来看并不难猜,已受过这部影片之后众多同类型影片的熏陶。但任何讲述心理纠葛的影片都是我钟爱的,99年的大卫·芬奇也是睿智而犀利的,他的影片题材总以黑暗反讽悬疑犯罪类为主。搏击俱乐部的宗旨是以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破坏原本的规则而获得新的力量,这种看似自虐的方式对很多人却很受用。喜欢爱德华·诺顿在老板面前自我殴打的段落,他走进老板办公室,讹诈了一通,然后在老板打电话呼叫保安的时候殴打自己,于是恐吓住老板,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最后他推着车,流着鼻血带着狡黠的笑容离开。

      有人说《搏击俱乐部》是90年代版的《发条橙》,“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如果说《死亡诗社》是激励人生积极的凯歌,那《发条橙》就是控诉社会后无望的妥协。搏击俱乐部信奉只有毁灭才能得到新生,然而我们都是社会洪流中极其微小的分子,如同血液里数亿万红细胞中的一个,一切终究只能是一场狂欢式的精神宣泄。

      看《搏击俱乐部》的时间恰到好处,早了晚了都不会有这么应景。我总能发现和自己身上特质有共性的人,有时我也会幻想出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来满足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我的念想。但我知道自己不会精神分裂,因为我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这些特质,并理性的去判别是非,只是也许我懂得一切,但却处理不好。《搏击俱乐部》于我,是一剂心灵救赎的毒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