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到初中始终都留着娃娃头。整天笑容可掬。从没有和别人打过架。吵过嘴也无非是谁抢占了我的座位,谁排队排我前面了诸如此类。
看动画片,黑猫警长,花仙子,聪明的一休,没头脑和不高兴。。。
吃一毛钱一个的糖瓜,两毛钱一根的冰棍,把拍纸牌赢的多的男孩当英雄。
大一点,上课自由朗诵课文的时候睡觉还和同桌互相一起轮流放哨,或者互相模仿家长签字。
高中的时候开始爱恋,最怕的就是和男朋友放学走在路上被熟人或家长碰到。学会了逃课,通常晚自习的时候我们都在学校附近的居民小区里荡秋千。
有时候读点书,被这个潮流那个思想所蛊惑。有时候去逛街被这件衣服那件首饰所诱惑。有时候在思考,被这种现象那种方式所迷惑。
没有六,七十年代的革命精神和深刻思想,没有九十年代的放任不羁和无所畏惧,八十年代的孩子诸如我,被夹在中间,处境尴尬,不知何去何从,好象不会走路了一样.
多的快要暴掉的时代信息,快的就要脱轨的城市发展,错杂的如同电缆的人际关系,沉重的就象泰山压顶的生活压力,噼里啪啦的朝我们砸来.驾轻就熟还是被动挨打除了得看你先天的造化,更重要的还是你后天的修炼.
或许你积极,热情,在苦心经营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或许你平凡,无争,在社会的夹缝里营营役役;或许你自闭,郁闷,在作茧自缚的同时枉送前程.
克隆技术,核武器,9.11事件,巴以战争,环境的破坏导致气候的反常,能源的争夺和浪费......高科技和造福人类的关系到底该怎么定位,善待自己和善待自然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协调的统一起来?
城市化和城市文化的相对脱节,边缘文学的一触即发......我们是在这潮湿的文化土壤里肆意健康的成长了还是会像无人驾驶的列车随时偏离了?
精神痛苦,物质享受,利己主义,能源共享,怀疑,理性的怀疑,正视,客观的正视.....这些矛盾的相关联的应用率越来越高的词汇充斥在庞杂的人文环境里.我们在时间的流逝里进步了还是更吹毛求疵了?
......
或许叫自己孩子会被年轻的一代所嘲笑了,可是我喜欢孩子这个词,它让我想到了责任,感动,爱与被爱.
毛爷爷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是你们的.
我,是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