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1078 回复:46
发表于 2004-7-31 12:31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9-14 08:58 |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一直倍受争议,从他的继位和死亡都给后人留下不解的迷团。在民间,雍正一直是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他自负、颠狂、杀人如麻,与秦始皇、隋炀帝齐名。但从史实看来,他却是一个励精图治、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好皇帝。为什么反差会这么大?当然也并非空穴来风。
雍正一生大致可分为两段:一是康熙在位时,他与诸王子的争权阶段;一是登上皇位后的治国阶段。
康熙末年,名为盛世,其实内忧外患,外强中干。国库空虚,仅有存银50万两,经济上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大肆侵吞库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皇室里的争权斗争却愈演愈烈,争夺皇位可分为四个集团:一为长子胤缇,二为太子胤堤,三则是四阿哥胤祯和十三阿哥胤详,四为八、九、十、十四阿哥。四个集团的争斗在整个中国历史中也很少见,其露骨、狰狞、血淋淋的争斗场面让康熙这位大智大勇的皇阿玛也难以驾驭。所以造成了后人对雍正继位的种种猜疑和非议,有人说他杀了康熙自立为王,有人说他篡改了康熙遗书,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事情的原委,但看他做皇帝的功绩。
雍正从血淋淋的战场上冲杀出来,身上的血迹未干,便开始了另一场战争。他从圣祖皇帝手中接过来的实则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经济、军事、吏治、河工都要一一从头开始。他继位时没有急于排除异己,而是着手恢复经济,再推行改革。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身简事繁,勤于政务。在他当政的十三年中,没有去过一次承德避暑,多次南下及外出视察,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历代皇帝批阅的奏章中,以雍正为最。并非外面传言他只会寻欢作乐,猜忌旁人,一天晚上翻好几道牌子。
雍正是“康乾盛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他振兴了康熙末年的颓废,开创了乾隆初年的局面,如果拿他和英明神武的圣祖皇帝相比,有些地方并不逊于康熙。
1、 雍正更勤勉务实。康熙到晚年的时候一直沉浸在一种虚幻的的景象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他都不愿去正视。雍正却不同,他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能清楚地意识到国库空虚,国力不足,吏治败坏,人民疾苦。更是亲力亲为,赏罚分明,他意识到对山西巡抚洛闵的处置有过,随即在封他为“天下第一巡抚”之后灭他九族,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被一些虚幻的东西迷惑。在西北的战事上,他更是忧国忧民,一方面要保证前方战士的供给,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不增加人民的负担,自己筹措粮饷。在人才的选拔上,更是任人唯贤,不管出身怎样,只要能为国家效力,便能得到重用。
2、 性格刚毅,雷厉风行,一切以大局出发。为充实国库,增强国力,他抄了王府和大臣的家――其中就包括曹雪芹;为重整吏制,清除腐败,他大开杀戒,一个个朝廷重臣成了阶下囚,刀下鬼,如立过赫赫战功的年羹尧;为推行新政,实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他得罪了天下几乎所有绅士和读书人,政敌遍布朝野上下,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孤家寡人。但后人终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说。
3、 在传位问题上,雍正经历过夺位时的残酷争斗,所以在他有生之年把这个问题处理得相当妥当。其实他早就拟定好了继承人,但不早早公开,怕的就是重蹈胤堤的覆辙。但他还不放心,决定传位给弘历以后,把稍有一点野心的三子弘石赐死,并把一帮老臣杀的杀囚的囚流放的流放,好让弘历继位后不至于受到太多的打击,这一点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他执政的13年里,他巩固了皇权的地位,强化了中央对边疆的统辖,出兵平息少数部落叛乱,吏治为之一新,他临终时国库存银扩充为7000万两。他身后骂名滚滚来的原因只不过是民间的一些以讹传讹,我们应该以公正的眼光来对待历史。
此贴由 天才—岳 在 2004-07-17 19:16:43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5-8-5 12:38 |
---|
签到天数: 45 天 [LV.5]常住居民I
|
综合客观来看清朝的皇帝确实比历史上其他几个朝代的强  |
|
|
|
|
|
|
|
坦白的说,我们汉人做全国性的统治者的能力。商周那种蛮荒时代没什么说服力。自东周列国以来,凡汉人主政,大都导致军阀混战的局面,也就只有汉朝稍微太平点。此外的两个少有的汉人的统一王朝,宋,明及其暗弱变态。一直为我们所称道的唐朝李氏,实际是鲜卑人后代,唐朝开放的政治文化风气也源于此。元朝就不提了,整一个外族入侵。清朝的统治是一个典型的中华文化同化异族文化的例子。和明朝相比,不可否认,女真人的能力至少在朱氏的汉人之上,康乾盛世综合反映了他们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手段和能力。至于清末的衰弱是封建制度对抗资本主义制度中历史必然的结果,换了李世民来照样割地赔款,不是哪一两个人能挽回的。好不容易孙中山建立了民主体制,可实际上又回到了军阀混战的年代,要是没有侵华战争和解放战争,估计还有几十年的混战好打。
个人拙见,见笑!
此贴由 season 在 2004-07-18 23:03:58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4-6 22:29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乾隆 康乾盛事的终结者 嘉庆 不明就理 道光优柔寡断 咸丰 昏庸 同治 荒淫 光绪 光杆司令 还有一个不想说了 。乾隆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好不容易出现了个道光,结果是个光杆皇帝~~有名无实。 清的衰弱或者说是封建制度的衰弱是必然,只是列强的入侵加速了他的灭亡~~清中晚期腐朽的统治注定了他的灭亡。
我们汉人在历史上虽然不怎么太平,倒是各个王朝没出什么大贪官。倒是现在中华大地的贪风,还要拜那时爱新觉罗氏统治所赐~~
此贴由 jollier2002 在 2004-07-19 16:41:16 最后编辑 |
|
|
|
|
|
|
|
天哪,4楼竟然把乾隆之后的清朝皇帝贬得不值一文,值得商榷。嘉庆道光绝对不是不明就里和优柔寡断,他们只是守成之主,没有康熙的英睿和雍正的泼辣,依照祖宗成法办事,如果放在太平治世,绝对不是坏皇帝,只可惜生错了时代。咸丰不是昏庸之人,只是个平庸之人,面对列强虎视耽耽,洪杨的心腹之患,他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的家底已经被拼光了,当初的八旗劲旅已经成了一堆少爷,清朝军事力量的中坚绿营兵已经不能打仗,带着天朝的虚假的尊严不能观察到世界的变化和游戏规则,糜烂的财政格局,他该怎样,他又能怎样?就算是有五虎将和孔明的汉昭烈也无济于事,何况他手头只有一个号称今亮的左师爷和曾侍郎可以依靠。同治资质不错,可惜慈禧不会带孩子,导致了他的荒淫,光绪颇有可为同样坏在了慈禧手里,另外顺便带一笔慈禧,许多人认为他不好,我倒是觉得她对很多问题的处置手段,对她和晚清政局来说,已经是颇为狠辣和够优秀的了,当然你不能以现代人的要求来衡量她,但是她确实是已经尽力对晚清的格局进行了改良,可惜就像李鸿章说的,当一间屋子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时候,一个裱糊匠能做的最多就是在窗子上补几个窟窿而已。
另外,最后一段简直让我喷血,汉朝的官不贪?宋朝的官不贪?明朝的官不贪?要不要随便举百十来个例子表明清朝的贪污状况已经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好的了?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你换成宋朝试试?十万贯花石纲算是当时巨款了,就好像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每人要拿一万块出来,绝对不是同样意义的一件事情。
最后推荐几本有关晚清的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看看。高阳的《清朝的皇帝》,《天朝的崩溃》,《龙旗飘扬的舰队》,《光绪传》等等。 |
|
|
|
|
|
|
|
同意楼上的。兄弟也是巨爱看许晏骈的东西吧,同道中人,交个朋友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9-14 08:58 |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7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0 20:06:42
|
只看该作者
《龙旗飘扬的舰队》哪里有买…………嘉定我好象没看到 |
|
|
|
|
|
|
|
可以到新华书店去预订的,不用额外费用,就是时间久点 |
|
|
|
|
|
|
|
原文由 天才—岳 在 2004-07-20 20:06:42 发表
《龙旗飘扬的舰队》哪里有买…………嘉定我好象没看到
同意楼上的意见,新华书店里预定应该有的,我的那本是春节去北京的时候无意在王府井书店买到的,还是被放在畅销书一栏里。不过也吐血推荐《天朝的崩溃》,忘了作者的名字了,是作者的博士论文,绝对颠覆偏见挑战传统。 |
|
|
|
|
|
|
|
这年头什么都凭人的嘴,上下一碰历史就又有几个真相出来了.
慢慢翻案.
呵呵,以前不背历史,以后还是把历史当小说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