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239 回复:0 发表于 2016-4-22 16:06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4-2 23:19
  • 签到天数: 20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6:0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规划三个1000公里交通网,多模式网络结构改善郊区交通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中,将强化“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的规划理念,建立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等构成的轨道交通系统。
      4月15日,上海市规土局会同市发改委、市交通委、申通集团等部门,召开2016年“两会”代表委员专题座谈会。市规土局副局长史家明在答复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时表示,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里市郊铁路(包括国家大铁路)、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里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走廊。
      多模式网络结构改善郊区交通
      “上海曾经规划每个区县都有一条轨道交通经过,目前,除了崇明以外,其余区县都已实现轨道交通竣工或正在建设轨道交通,崇明也已有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史家明表示,轨道交通对郊区县而言,堪称“雪中送炭”。但是,在有一条轨道交通经过的基础上,是否还要规划建设更多的轨道交通线路,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客流等因素,体现合理性,不能随意“拉面条”。
      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应当把郊区作为重点目标和主要突破口,有效提升轨道交通服务的覆盖面和运行效率。从加强郊区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目标出发,上海提出了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市域线网络的计划。规划郊区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基本实现轨道交通全覆盖。
      除了轨道交通,一些中运量交通也是不错的选择。未来,上海一方面是要完善主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使轨道交通覆盖率和网络服务达到外国同等城市水平;另一方面,远郊新城在原规划一条轨道线的基础上,将拓展为包含了市域线、市区线及中运量等多模式的网络结构。
      如,未来奉贤区将在目前在建的5号线二期的基础上,增加BRT(快速公交系统)项目,规划起讫点分别南桥新城-东方体育中心。通过不同的交通模式,形成多样化的交通结构。
      “当然,郊区新城要避免交通拥堵,很重要的一点是体现产城融合,减少人流、车流的潮汐式流动;在完善与中心城联系的同时,健全区域内公共交通网络。”史家明表示。
      优先保障公共交通路权
      根据上海构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的综合交通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公交出行占全市出行的比重。
      “衡量一座城市的车速,不仅是看小客车等机动车的车速,更要看公交运营的车速。”史家明表示,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时速已经达到每小时35公里,但地面公交车速仅为每小时11-12公里。“上海规划1000公里市郊铁路、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里中运量公交系统三张公共交通网络,就是要让更多人能有尊严地搭乘公共交通。
      据透露,在道路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上海将优先保障公共交通的路权。目前,韩国首尔路中央快速公交BRT时速已能达到每小时22-23公里,上海正在规划的延安路BRT项目,预计时速能达到每小时19公里。随着中运量公交系统的建设完善,未来上海公交车的运营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关链接】
      什么是“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
      “一张网、多模式”是指构建适合全球城市发展的包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中运量轨道的整体运营网络。通过枢纽节点换乘和运营衔接,促进多种轨道交通系统的融合;
      “广覆盖、高集约”是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未来城市发展要求,提供与长三角节点城市、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相适应的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服务。同时从集约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强调枢纽与城市空间体系的紧密结合,通道资源复合利用和网络设施资源共享。

    评分

    收起 已有 1 人评分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币 + 2   查看全部评分

    yw2kye + 10 + 2 嘉网有你更精彩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