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4923 回复:4
发表于 2013-3-18 20:26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共和之根
地铁一号线进入闸北区后,几乎就与地面上的共和新路相平行了。从延长路站2号出口出来,沿共和新路往南走,就是宁静安详的闸北公园。
前一阵子,在上海作家王唯铭的微博上我见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雕像黑沉沉的,雕像的座基上,乃是章炳麟先生书写的“渔父”两个篆体大字,看了让人感到一丝华丽的凄美。“渔父”是宋教仁的号。这位辛亥革命年轻的元老,于民国二年也就是1913年不幸遇刺身亡,安葬于此,年仅31岁。
当年宋教仁接到袁世凯电报“即日赴京,商决要政”。他以为自己能成为民国的总理,于是欣欣然前往上海火车站。那时的上海火车站位于如今新客站以东的宝山路附近,上海人习惯称之为北火车站或老北站。3月20日晚10时宋教仁在车站与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一一握别,正要上火车时,被早已埋伏好的刺客开枪射中,22日凌晨与世长辞。在死前,他还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躺在虬江路的铁路医院里,对身边的人说要提醒袁世凯“以共和为重”。
由于宋教仁安葬于此,此地曾一度被命名为“教仁公园”,附近有一条马路被命名为“宋公园路”。
一缕茶香
闸北公园门口,有一间规模颇大的宋园茶艺馆。在茶艺馆外,就能听得琵琶弦索叮咚作响。茶艺馆内的装修以盛唐宫廷和敦煌壁画风格为基调,穿过奇石假山、茶壶错落的大堂,就发现琵琶弦索的声音发自这里。这就是小有名气的宋园玉茗楼书场。百来个听客围着一张张八仙桌,坐在藤椅上品茶听书。身着青衫的说书先生,手执折扇,恰似手握天下般,将新编苏州评弹《风雨六十春》娓娓道来。
走出宋园茶艺馆,我却根本找不到宋公园路的痕迹,只是在薛理勇的书《街道背后,海上地名寻踪》里,看到从宋公园路到和田路的几番变迁。
然而,闸北区的茶文化却由宋园茶艺馆一路发展起来,自1994年举办首届茶文化节以来,至今已经快20年了。想来,闸北并不产茶,上海也无茶园,闸北区当初怎么会想到举办茶文化节呢?原来,自清代以来,上海就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而当时茶叶原叶要运, 到上海再进行加工。20世纪20年代,闸北茶叶加工厂有54家之多。在整理闸北史料时,我还发现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曾经在闸北居住达7年之久。
伟长之业
延长路站距离第十人民医院很近。据说,在一号线北延伸段规划初期,延长路站的4号出口并不在现址。当时的市领导考虑到铁路局中心医院位于延长路,而很多上海铁路局职工来自江浙沪皖等地,许多职工从山沟沟里的小站一路奔波来上海,只为报销医药费,非常不便。于是将4号出口规划位置移动到现址。
如今,铁路医院延长路总部和虬江路分部都已经整体移交地方,成为第十人民医院。最近,我还去过位于虬江路的第十人民医院分部,这里原为上海铁道医院的原址,后来医院大部分搬到了延长路上的上海大学边上,铁道医院前身是非常有名的沪宁铁路医院。一百年前,宋教仁中枪后就是被送到沪宁铁路医院。
延长路上的上海大学校区,也比钱伟长先生在世时冷清许多。大多数的本科生,都在宝山校区上课了。说来惭愧,我这个拥有一张上海大学文凭的校友,只在延长路听过一堂课。
曾长期在清华任教的钱伟长先生,1984年回到上海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四校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先生出任校长。我的一个朋友对那时候的上海大学特别熟悉。那时候的上大女生要比男生多,而且女生几乎都是上海本地小姑娘。这些70后女生,不那么张扬高调,讲话柔柔的。好友说他曾经有位红颜知己,两人相约永远在一起。我估计这种鬼话现在没人相信了。好友的红颜知己最喜欢女作家素素,以“素素”自称。“素素”小姐后来考进上大,大学新生报到,他居然跟着“素素”背着她的行李一起进了女生寝室,铺席子,升蚊帐,打扫桌椅橱柜。据说每个周末他一有空都会骑自行车去延长路看望“素素”,后来,“素素”找了同校的男生,两人分手。现在回忆起当年的趣事,他说:“我一点也不后悔,至少进了上大女生寝室一探究竟。”
钱伟长先生逝世的时候,宝山校区和延长路校区,都有同学自发悼念老校长。一位同学在校园BBS上留言:“我所思兮在延长,欲往从之谓路艰,相见无门泪沾袍,校长赠我自强不息,何以报之无所长……校长赠我勿忘中华,他日报之振兴国家,感念之心日月长,只因此生兮心在上大,情在上大,振兴上大,振兴中华!”
其实,无论政治家宋教仁,还是农学家吴觉农、科学家钱伟长,这些伟人们在闸北都留下了振兴中华的足迹,值得我们今天的青年们缅怀与学习。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8 20:27:21
|
只看该作者
要说延长路站附近的饮食,家常菜和小食是非常受欢迎的。和那些装修豪华的餐厅相比,这些特色美食店性价比应该算很高了,闸北公园和上海大学附近的那些小饭店是学生们和年轻白领们的最爱。对于他们来说,在这里用餐能够让自己找到家的感觉。
★宋园茶艺馆
共和新路1667号
这家店装修古色古香,位置就在闸北公园边上,所以环境很雅致,在二楼推窗即是一片公园景致。这里的茶艺表演名不虚传,很地道,客人既可以喝茶,又能够用餐。在这里与三五好友小聚,真是非常有诗意情趣的处所。
★芝麻餐馆
延长路263号
上大附近小有名气的家常菜馆子,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一家人懒得在家吃饭的时候就会去那里。菜肴都是传统的上海口味。价格比较实惠,生意可火了,落座的多是老客户,附近的学生偶尔也会呼朋引伴过来小撮一顿。
★餐匠韩国料理
延长路237号
上大附近的一家韩国风味料理店。他家菜肴种类齐全,味道不错,分量十足,性价比高。店面虽然不大,每天的用餐高峰期生意很好,尽是学生们的身影。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8 20:27:55
|
只看该作者
★闸北公园
共和新路1555号
原称宋公园,后作为公园开放。解放前曾经更名为教仁公园,1950年易名闸北公园。除宋教仁墓外,园内有石桥、水榭、双亭、六角亭等多处景点。园内植被丰富,尤以海棠为特色,约有1000株。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延长路301号
前身为创建于1910年的上海沪宁铁路医院,1949年命名为上海铁路局总医院,后改名为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2000年,随着铁路企业改革,成为上海市卫生局直属医院,200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
延长路138号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上海市属重点大学。1994年,由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新上海大学,钱伟长出任校长,江泽民同志题写校名。上海大学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为教学特点。目前,部分研究生和工科专业学生在该校区学习。
★大宁国际茶城
共和新路1536号
上海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有300多家商户经营各地新茶、名茶和茶制品,堪称一座无茶不包的茶叶王国。茶叶市场内辟有茶叶质量检测室、茶叶评审室、茶叶拍卖厅、茶文化博览厅、书法展示厅,顶层还设有苏州园林式的露天茶吧。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8 20:28:28
|
只看该作者
延长路站
位于闸北区延长路、共和新路路口,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地下岛式车站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8 20:29:30
|
只看该作者
@冬天穿风凉皮鞋:印象最深的是上大第三教学楼前的一大片青青草坪,每当走过那里,心情就像被净化过一样,不知不觉间脚步愈加轻快,呼吸愈加清新。还有就是行健楼,一想到楼名,就联想到母校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至今指引激励着我。
@兰紫野萍:我当时有一好朋友在上大延长路校区,我到她宿舍住过。印象中那里夏日傍晚的大草坪很美,女生们三三两两围坐在草坪上看书聊天听音乐,看晚霞在四周的教学楼后面由金变红再变紫,直到夜色降临。我说校园里的水杉长得好,后来好友就寄给我一张明信片,上面粘着一枚羽毛似的水杉树叶。
@小木元亨利贞:1997年,上大文学院拆分回归延长路校区。文学院女生入住时,上大本部的男生夹道欢迎。
@花眼君:当年上大只有延长校区的时候,虽然教室什么的比较陈旧,还是觉得挺赞的,上大生源大多数都是本地的,氛围气息都很惬意。那片大草地的记忆犹新,天热的晚上草地上还有喂蚊子的鸳鸯,还有小白屋的排骨年糕。
@I_dudu杜杜:上大三个校区,总体男女比例很平均的,虽然人在宝山,也是有好长一段时间选课在延长校区,学长说起延长校区的大草地,那里会有安静晒太阳的钱老,当年《男才女貌》的第一场戏也是在那里取的镜,还有各种记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