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416 回复:15 发表于 2005-2-22 12:31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7-27 18: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2-12 15:5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弹指童年莫诗意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新年一个暖暖的午后,听着属于我们七十年代的人喜欢的老歌,捧起《享受教育》这本新书,代序的那首精彩的诗把我带入了一个教育的新境界,读懂现在孩子的心,幸福从此熙熙攮攮……
       书中很多教育感悟激起了我思想的涟漪,就成长感悟中的《把童年与童心还给孩子》一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巧的是我最近和家长还有老朋友聊的多的也是我们的童年和孩子的童年。
       在我们这代人的回忆中,每每想起童年,就是我们回忆的天空中,最纯洁、最明亮的那几颗星星。童年是春天的花环,是夏天的蝉鸣,是秋天的酸枣,是冬天的雪人;童年是大树上的鸟窝,是水沟里的蝌蚪,是门前的青柿子,是河底的鹅卵石;童年也是树杈做的弹弓,是五彩的玻璃球,是14吋的黑白电视机,是自己手缝的沙包……太多太多的记忆,推开了童年的门,分享彼此的旧事,无忧无虑,简单质朴,属于玩耍,属于快乐。
        幸福童年的人内心都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因为那是一种甜蜜,甚至是一种向往,只是童年太快,太快,惟独留给我们的是一颗童心。但有了这颗童心,我们才能敞开胸怀接受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满怀兴趣探索自然河社会的奥秘,才能袒露内心世界,才能毫无掩饰地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孩子,虽然他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承载了父母太多太多的希望。过重的课业负担,没完没了的补课已经让这些小学生们疲于应付,他们失去了孩童的快乐。现在的孩子算是学有专长,会讲故事背唐诗,会做奥数会讲英语,今年舞蹈明年电脑,但可惜的是,很少能从他们脸上看到属于童年的纯真的笑容,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世故与成熟。不少孩子总是感叹说:真没劲!读书没劲!玩也没劲!
        到底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早期教育对社会、对家庭、学校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必须建立科学的基础之上,那种不遵循孩子们成长的规律,急于求成的心态,只会给孩子们增加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会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蒙上一层阴影。二十五年前中美初级教育互访,中美两份报告都预言今天的中国,在科技和文化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二十五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如果要想预言实现,那么我们中国家长要做的是保护好孩子的天赋,不可忽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生成败的参照系数不是在学校里的分数,而应该是他们离开学校以后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因此,社会、家庭、学校应该把孩子还原成“孩子”,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让他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吧!只有这样,学校才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我们教师才有一个施展才 华的平台!
       为人师的我,愿当我的学生回忆童年时,如同一首动听而奔放的歌谣,幸福地飘荡在他们心底;抑或是一个缤纷的梦,带着欢歌,带着笑语,徜徉在春天的明媚里;历史与现实印证着学生童年的成长轨迹,泪光与微笑祝福着学生童年的梦想收获。弹指童年,都成了遥远的从前,莫失意,莫失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2-12 17:33:16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师啊!

    看来你的学生门一定很喜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2-12 20:18:51 | 只看该作者
    一代一代人总有自己的时代特点.感怀,无力改变.争不过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7-27 18: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2-13 19:56: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什么颜色的猫 在 2005-02-12 20:18:51  发表
    一代一代人总有自己的时代特点.感怀,无力改变.争不过世.


    除去时代特点外,人的本性和生存规律应该是不改变的
    优胜劣汰,让时间来证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2-13 20:32:1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优什么是劣?纵向横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2-13 20:57:12 | 只看该作者
    偶的童年回忆是绿色的~~~~ 有树有河 有泥巴~ 有竹子做的气枪  有钓鱼虾的快乐  有在稻田里抓蝌蚪的新奇

    总觉得 童年要在农村度过才算快乐

    现在的孩子。。。。真的挺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2-14 13:30:1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如果老师能付之实践的话,那你真的是个非常好非常棒的老师。首先推荐一本书《新厚黑学》,其次请你去找些正面的案例来增强其行动力,再次挖掘你周围的朋友看看有哪几个能支持你,同时吸收他们的能量。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什么人的话,我目前还在塔城路177号。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您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7-27 18: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5-2-14 18:22: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力量小屋 在 2005-02-14 13:30:15  发表
    写的真好。如果老师能付之实践的话,那你真的是个非常好非常棒的老师。首先推荐一本书《新厚黑学》,其次请...


    谢谢支持,教育的目的很多,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有机会来找你,我离你不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18 12:33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9
    发表于 2005-2-14 21:36:08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师,希望这样的老师多一点。我们的教育局一再强调给孩子减压,不允许学生课余或休息天补课,可为什么好多学校都补课,而且强制孩子补,不补不行。我不明白,许多学校借用**进修学校的名义聘用自己学校的老师给孩子补课,哈,兜个圈子还是让自己学校的老师上课,而且有的内容上课不说偏要补课时说,难道有那么多教学内容来不及上?!抑或是老师的第三产业!中国的各行各业的说唱一向厉害,在教育上也是说的比唱得好听,可苦了我们的孩子,玩乐是甭想了,快乐也好象和他们无缘,我们家长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希望象楼主这样的老师多一点,提高上课效率,减少课余作业,让学习在轻松的环境里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2-14 23:01:5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