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246 回复:6 发表于 2005-3-4 12: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22: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The_spoondrift_of_time——70、80、90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划过一条长长的河,逆流而上,激起的浪花,溅在隔夜的脸……
                                                     ————前

    70

            这是一个革命的年代,花格裙,军装上衣,披散的头发,性,毒品,摇滚乐,激进的言论,年轻人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一起,整个世界正在燃烧,战火还未停。仿佛成了一种标志,他们置疑一切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来抗议,他们追求“自由的爱”,他们让怪异变的流行,你可以说他们是堕落的,“垮掉的一代”,也可以从中找寻自己的精神领袖;你可以对他们嗤之以鼻,但这的确是无法跳过的一级,他们的名字叫——Hippy(嬉皮)

            看过一本叫《从嬉皮到雅皮》的书,记述了四十年前的一场运动以及其中的参与者和核心。战后的三十年,人们似乎还没从那阴影里恢复过来,上一辈继续做着征服和扩张的迷梦,高速发展的是经济,看起来繁荣,内里隐含着多少中空的虚伪。困惑潜埋于深刻的矛盾下,政治,资本主义价值观,乌托邦的幻灭,年轻一代从压抑到觉醒来的一触即发,他们对既定的规则不再相信,“要做爱不要作战”,“做一切你想做的事”,从思想到行为,他们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追求自己的新生,那样的勇气是值得敬佩的。这是一次带有批判色彩的颠覆,两败俱伤的结果,但着实叫世人有一大震,而余波未平。我不知道Beetles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多少印象,每当我听着他们的歌,我未曾经历过的伤感,高唱着自由和解放的摇滚精神,也是活在渐渐远去的年代里的传奇。

            这是一个革命的年代,跨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横亘,遥远的东方,年轻的红色国度里,有一场浩劫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关于文革的是非,是一段被教材刻意模糊的历史,我们只能在父辈的口中,讳莫如深的文献,或是子虚乌有的影视作品里,追溯一些些的蛛丝马迹。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像当时的“盛况”,他们的信仰被强硬的提升到一个不可置疑的高度,但我们看来却如此天真的愚忠,有多少人陪葬在毛主席的“三分过”里,到死他们都不敢怨,但在我们看来,是那么严重的资源浪费。我想到了千年前秦皇的“焚书坑儒”,让每个人的思想都围绕着一个意志,那不是统一,那不是共产主义,而是一种倒退。用历史唯物的角度来看,他们错过,但愿我们不会再错。时过境迁,就让父辈们的伤痛,畸形的“先进文明”,一双双被染红的眼,永远留在曾经的记忆里。


    80

            这是一个彩色的年代,这是一个慢慢走向瓦解的年代,这是一个复苏的年代,这也是我出生的年代。

            整个世界正处于“准重组”时期,欧美飞速崛起,经济文化的侵蚀,当政者的摇摆,意识形态的犹疑,前苏联在风雨中岌岌可危,终于,在90年的开头,宣告了一个“先进国家”的瓦解。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局是大势所趋,但当我们看这个自己曾经的“榜样”就这么成了历史的“淘汰品”,那滋味,是未雨绸缪的警示。而在另一处,随着一堵墙的倒塌,人们用实际行动修正了过去的错误,并继续反省着,还人民以团圆,还国家以统一。或许一道墙坚固的可以隔开两种制度,却始终切不断骨肉相亲,血脉相连。这是可喜的一幕,也是历史进步。对峙的天平慢慢倾斜,冷战阴云渐散,而新一轮的分级,又悄悄开始。

            在东方,有一扇几经开阂的门有再次被打开,一涌而入的有先进的,当然也有不益的。缺乏抵抗力的人们刚刚从一场战役中醒来,带着对以往的彷徨,却迫不及待的把这些新鲜急急吸收。他们求变,又畏惧人言,担心步伐太快,又不想错过机会。社会允许人们更多元,穿各式的衣服,从事新的职业,阅读翻译版书籍,谈合适的恋爱.….但还未能得到更多的自由。人们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还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开放,却不是全部开放,他们需要富裕,却无法同步富裕。决策甚是英明,看的到希望的曙光从南方透露,慢慢延展遍公鸡型的地图。

            1983年的冬天,我出生了。我知道在那刻有难以计数的孩子和我一样降临人世,但对于我的父母,我们的大家庭,我是一个新来报到的成员,是他们未完成希望的寄托。在我记忆里的80年代,是那个有棒冰,有“巨龙”公共汽车,有外婆的枕边故事,和与弟弟戏玩的无忧童年,无数次回忆起来,我还是觉得甜。我想我是幸运的,能生在上海这个相对开放大都市;我想我是幸运的,能得到如此完整的宠爱;我想我是幸运的,即使外面的世界不停在变,而我始终记得小舅舅哼唱的“大约在冬季”…..

            80年代出生的孩子有着明显的断层,而属于“80前”的我们,刚走完一路求学的坦途,就业,婚姻,责任,压力….太多东西扑面而来,也许是因为前面的松懈让我们来不及反应,于是硬着头皮探索,试图找一条自己能走的路,还可以犯错,却没有更多余地;还可以选择,却绕不过时间的催逼,各有各的尴尬,而一切又才开始。


    90

            这是一个多元的年代,这是一个发展的年代,这是一个仓皇的年代,这又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年代。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让国际格局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多级化趋势。开放多了,对话多了,合作多了,而变化,更快了。尽管局部的战火持续不断,军国主义,泡沫经济,通货膨胀,贸易逆差,经融危机,贬值,赤字,垄断,邪教…..但总的方向还是稳定,符合着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西方世界对发展中国家更宽容平等的态度,港澳回归,朝韩对话更频繁…..遗憾的是,很多为此做出贡献的人,没能和我们一起迎接新千年的倒计时,但历史没有忘记他们,我们努力继承。

            正是我成长的十年,从童稚到半熟,从无知到试着理解,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从假意到真言。我用我的文字记录着我的变化,听过的歌,读过的书,相识过的人,尽管事过境迁,惟有在一本本的手稿中,才看的见从前的脸,那些是珍贵的,也是共有的;是难忘的,也是远去的。青春就这么匆忙的过,而我又觉得每一天都那么的长,当愤世嫉俗慢慢冷却,我们都还带着笑颜。很高兴能经过你们,歌里唱的好:感谢那些事,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一段段奇妙的旅程,原来人生就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过程。

            人们带着世纪末的惶惑在观望,却舍不得放弃希望。从《恋曲1990》到《改变1995》再到《happy 2000》,地球并没有如预言中的毁灭,该结束的结束,该延续的延续,在一夜之间跨过了一个世纪,发展与威胁并存,当我们一边挑战“千年虫”一边听着2000年的钟声敲响,似乎一切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阿Q的说这是新的开始,抓紧未晚,需要谨记,切莫放弃。如今已是2005,而我称这已经开始了一半的另一个10年为:自定义。


    刚看到这个文题,我一下子觉得有很多话要说,简单回顾,疏漏的,偏差的,看客还要多多包涵,笔者则会继续努力。
                                           ————后





           






           


           

    此贴由 Leslie 在 2005-02-28 13:12:12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2-26 22:49:52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像流水线加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23:24:5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算是顺溜了
    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5-2-26 23:32:21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看了你的,觉得我的离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2-27 18:36:18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70,80,还是90,这都是一个活着的年代。人就像一颗金砂,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冲洗着。有的被洪流带走,有的却只被洪流带走包在外层的污泥,露出金色的光彩。人人都想成为后者,但往往随着洪流勿勿走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3-1 18:23:13 | 只看该作者
    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那一期的稿子我已经交了,不好意思了。
    不过写的不错。通过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反映了人在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张扬,叛逆,迷茫等等,当然每个人的视角都不同,而你阐述是代表你对三个年代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7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2:25:5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我本身有很多的情结
    关于70年代的叛逆、80年代的怀旧、90年代的小资.....
    我喜欢这样感性的活着,即使癫乱,也放肆有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