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2160 回复:6 发表于 2014-3-3 10:0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定部分公交线路选介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3 14:53 编辑

    北嘉线,曾经的龙头老大
    北嘉线是嘉定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的第一条公交线路。1958年4月,从市区虬江路长途汽车站发出的一班开往嘉定西门,宣告了它的诞生。曾经长期作为嘉定公交史上的重量级黄金线路。担负着市区往返于嘉定的交通重担,其社会效益无法估量。然而时至变迁,随着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的通车,伴随着高速直达班车的诞生,北嘉线那行驶在狭窄,拥堵的沪宜公路上其老大的优势正在逐步的褪色。是啊,任何事物都有老去的过程,北嘉线也不例外,到了2010年,轨交11号线的开通,其打击的力度虽然没有高速线那样严重,但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曾经的老大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只能沦落到了三流四流线路的范畴当中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北嘉线还有绿杨桥掉头车,中福-康华的ZX北嘉线,北嘉线高速直达车等等,形式多样的运营方式,以及一直到90年代中期,嘉定地区最好的配车永远都是用于北嘉线上,足以可见当年对其的重视程度。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景象折射出上海公交发展的轨迹。从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1999年的时候有营运车辆31辆,大巴车12辆,中巴车16辆,一天的客流是1.1万人次,而如今是20辆车,一天也就4000人次,客流下降十分明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2 15:29 编辑

    起死回生的环城线配合清河路新车站的启用,方便县城居民以及嘉丰厂上下班职工的需求,环城线于1980年4月开线,成为上海郊区县城首条环城公交线路。1988年9月调整线路走向。然而时至变迁,环城线的乘客越来越少,主要是县城的居民习惯于骑自行车,乘客一少,间隔班次就拉长,间隔越拉长,人数就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终于在1994年的某一天,这条线路终于走到了尽头。据说死亡之前的票价是单一票价0.6元,比当时的市区线路还贵。1996年10月,在各方人士的呼吁下,一条新的环线线路诞生了,随后不久又出现了嘉环二线。1999年12月,嘉环三线出现。进入本世纪,县城内的线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12月,嘉环四线的诞生,2005年和2006年嘉定五路和嘉定6路。成立嘉定公交公司后,开辟城区环线做梦都做不到的快。2008年5月开辟嘉定7路,2009年诞生嘉定9路—13路,2011年和2013年分别出现了嘉定14路和嘉定15路。至此嘉定新老城区共出现14条城区线路。新老城区的公共交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5 10:16 编辑

    沪嘉/沪钱/新嘉  你已风光不再
    伴随着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的通车,当时的嘉定县汽车运输公司审时度势,于1989年3月开辟人民广场-嘉定城中的直达车。时为全市第一条高速直达公交线路。90年代又分别开辟嘉定城中至静安寺,(嘉定出租汽车公司,1992.4)嘉定城中至新客站的高速客运直达班车。(1994.5)。开辟后,广受乘客好评,虽然比北嘉线要贵,但它较少堵车,方便快捷。据不完全统计,高速直达车开通后,沪宜公路客运量逐年下降,高速公路客运量逐年上升。1989年,沪宜公路客运量717.8万人次,高速公路客运量106.5万人次,分别占全部客运量的87.1%和12.9%;1993年,沪宜公路客运量604.7万人次;高速公路客运量319.7万人次,分别占全部客运量的65.4%和36.6%。一般往返嘉定镇与上海市中心的乘客均乐意乘坐价格较高的高速公路直达车。特别到了节假日,更是看到了排着长长的队伍,见首不见尾的场景。已2004年“十一”黄金周为例,3条高速线的客运量达到了94410人次。然而到了2010年,轨交11号线的开通,这种情况迅速得到了迅速扭转,2013年3条高速线的客运量仅为轨交开通前的15%,下降十分明显。从过去的黄金线一下子沦落为冷僻线,折射出上海公交变迁史的一个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1 11:15 编辑

    上嘉/嘉华/嘉潘,嘉定公交中少有的番号变更
    上嘉线的前身是西嘉线,诞生于2001年7月31日,是为了方便嘉定人民往返于嘉定与市区西南片区的交通。2006年5月20日为配合上海南站的开通,调整走向,更名为上嘉线。因沿线走外环线,道路拥堵严重,影响车辆周转,于2009年3月10日调整走向,改走中环路。值得一提的是,受轨交11号线开通的影响,原先拥挤不堪的上嘉线变得冷冷清清,成了一条鸡肋线路。
    嘉华线的前身是嘉浏线,开辟于1965年5月20日。是嘉定公交发展史上第一条省际线路。2009年因为要求换乘优惠在全市公交线路上全覆盖,于当年12月3日更名为嘉华线。嘉浏线还是嘉定第一条双拥线路。
    嘉潘线前身是嘉罗线区间,开辟于1990年9月1日。2009年12月3日为配合嘉罗线的撤销,优化调整为嘉潘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1 11:17 编辑

    嘉罗/嘉店,嘉安/嘉亭。番号中组成集镇名
    嘉罗线是沟通嘉定县城与宝山一大镇罗店的一条线路,开辟于1969年9月。不过至撤销时也仅是一条两班是全程车,其余的都是去曹王或潘桥的区间车。
    嘉店线开辟于2004年8月,当时是为了方便新建一路沿线居民的出行。
    嘉安线开辟于1960年5月,是嘉定往返于安亭的第一条公交线路,沿沪宜公路、外青松公路、曹安公路行驶。是当时嘉定区域内的一条重要线路。
    嘉亭线开辟于2004年8月,因当时嘉安线客流汹涌,线路弯曲系数过大,且嘉定工业区的永盛路没有一条公交线路,故此开辟第二条嘉定往返于安亭的公交线路。开通后,受到乘客的欢迎,客流迅速上升,以至于后来的嘉安线客流是每况愈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0:03: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4-20 19:32 编辑

    沪嘉/嘉黄/嘉罗 一世多艰难,二世又重生。
    沪嘉线一世:民国37年11月,分别由锡沪、沪太长途汽车公司、详发汽车公司和沪嘉联合汽车公司经营,有客运车13辆。1950年由苏南汽车运输公司经营。
    嘉黄线一世:1950年由中央、兴隆、沪嘉汽车公司经营,至1954年底歇业。
    嘉罗线一世:民国18年12月,由沪太长途汽车公司经营,其嘉定段为嘉定东门至罗店。
    嘉黄线二世:1964年8月嘉定县运输公司新辟嘉方(泰)线。1965年6月交汽车三场接办,1971年9月延伸至黄渡,更名嘉黄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7-20 08:44
  • 签到天数: 526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4-3-27 15:36:0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还有嘉浏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