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099 回复:3
发表于 2011-2-28 17:07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11-20 13:20 |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洪承畴其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一段模糊的记忆,他是一个忠臣的角色,甚至快成功了,只差一口气,他败就败在多了这一口气,想要朝着圣人之言所指的方向而去却被阻,这诱惑虽是来自外界,却也不过是内心的投射罢了。
有人说,没有背叛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在生和死之间,在一个亡国之臣的湮灭和一个新朝之臣的宏图之间,他摇摆了,但他仍然用一种一贯迷惑了世人的坚贞假象来遮掩这种无根的摇摆。当日判断他是否能降只是因了一小撮灰尘的缘故,一个耐不了袍子上一滴尘土的人,又怎么能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不知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若是真的,这细枝末节里精准判断真让人读来步步惊心了。他选择因美色而降,是因为他的政客的思维,是他男人的判断。因色误事是天下男人的通病,一个男人不可以因为惧怕而投降,不可以因为贪恋权势而投降,更不可以贪生怕死而投降,但是为了一个美人,一切就起了微妙的变化,再入骨的错误也会在口口相传中淡了去,便是千世万世后再提起来,也只是不肖其定力摇头会心一笑,并不会从心里骂他丢了骨气。
《南冠草》中的一段对话记忆犹新,少年英雄夏完淳咄咄逼人的几个问题像碎石崩裂直直砸向了洪承畴,可奈何得了他什么?他早就是一个深谙了道的老政客,磨灭了一颗良心,一声声为国捐躯为信念而战的拷问,只是在鞭打看官的心罢了。
当然,不可避免的,历史还是给了他一个玩笑般的结局,将他化为《贰臣传》这本尴尬史册中尴尬的一员。他闭眼的时候回顾一生,是否会后悔当初的选择,我们谁都不知道。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5-7-20 07:50 |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洪承畴最后是善终的,清追加他为外姓王侯,吴三桂最后却走投无路。
所谓《贰臣传》也只不过是抚慰南明百姓那颗不安的心罢了,对老百姓说只要有饭吃,国家姓什么无所谓,但士大夫阶级就不可以了,一句话,利益不同出发点就不同。 |
|
|
|
|
|
|
|
在一个新旧朝廷交替的时候,做一个即将湮灭的亡国之臣,还是做一个大展宏图的开国之臣,这种问题,鄙人以为是属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比如洪成涛之流考虑的问题。
至于草民如我等,必须要考虑的是逃难,保命,生存,还有最重要的是保护妻儿家人不受别人侵害。
所以,草民是很难说有什么“背叛”之类问题的。
这样说法,可能有点故作惊人之举,其实细细想想,应该是对的。
所有的“背叛”中,我以为最不能原谅的是对“美色”(爱人)的背叛。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爱色是天经地义的,不爱色就不是男人;不爱色,世界就会消亡;不爱色,时代就不会进步。从道德上讲,爱色必须忠于自己所爱之色。不忠于自己所爱的女人,还算是男人吗?
一个不忠于自己爱人的人,会忠于自己的国家吗?我不信。
至于对清朝忠,还是对行将就木的明朝忠,在男人忠于女人这个大问题前显得苍白无力。所以,男人为“色”背叛是最可以原谅的一种不能算背叛的“背叛”。
此贴由 丰庄黄老师 在 2011-02-17 17:31:59 最后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