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055 回复:4 发表于 2013-9-9 12:5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5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标NO。44 苏河三湾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如今外环线以外的桃浦新村,有一家名叫“南王”的剃头店。每隔个把月,我就要特地赶到桃浦新村去他家理发。剃头师傅老王是苏北人,剃了一辈子头,如今过了知天命之年,却还以剃头为营生。在光顾了他家一年多以后,我终于忍不住问:“桃浦新村位于上海的西北角,你家为什么就叫‘南王’,难道说还有‘北王’不成?”老王哈哈笑,说:“一看你就没在‘三湾一弄’混过。老底子潭子湾有两家个体户剃头店,‘南王’和‘北王’。阿拉靠近苏州河南边,‘北王’在潭子湾北边‘安营扎寨’。”

        “南王”价格很实惠,男人剃一个头,2011年时还是5块,如今的价位是7块钱,还是今年才涨的,因此生意很好。我曾见过一个六旬男子,开着辆大奔来剃头,满口苏北话,自称在顾村刚买了独栋别墅。老王告诉我,这老头老早是潘家湾有名的人物。

        潘家湾是上海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棚户区,这个地方和潭子湾、朱家湾、药水弄被上海人简称为“三湾一弄”。我曾听说,上世纪30年代末,苏北发大水,不少难民撑着自家木壳船,一路从苏北进入苏州河,在闸北以西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在烂泥地上挖一个坑,把船搬上岸,倒过来,就是一个新家了,俗称“滚地龙”。后建的“滚地龙”则没了船壳,人们只能把几根毛竹片弯成弓形插入地里作架子,盖上芦席搭成窝棚,没有窗,挂个草帘就当门。至于安身立命的营生,倒不用犯愁,跨过苏州河到如今的铁路上海站打工。那时候,这里是上海东站,一个货运站需要不少苦力扛大包。

        随着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在这个租界与华界交界之地,更是涌入上万难民。据报载,“就连原先从江浙逃来的许多财主富商也因为租界物价昂贵而沦为赤贫,同时,租界边缘地带的棚屋迅速增加”。潘家湾与潭子湾仅一水之隔,居民大致按同乡、同族、同厂的关系相聚一起。

        1997年的时候,当我第一次骑自行车来到这个区域,也非常震惊——上海还有这么破落的住房。可没想到,短短几年功夫,这里已今非昔比。三湾一弄”,“ 已成绝响。

    苏河三湾已成城

        几乎是与轨交3号线建造同时期,潘家湾、潭子湾的动迁工作就开始了。2004年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讲述一位在潭子湾长大的生意人,恋恋不舍故园,放弃动迁到桃浦新村的小房子,选择拿安置款。当时的电视画面中,这个男人在高层公寓的阳台上,抽着烟,眺望远处的苏州河,河里的拖船汽笛长鸣。画外音是:“他以每平米3000元的高价,购买了中远两湾城的高档商品房。因为,这里是他生长的地方,他要见证这个地方从贫民窟,到高档住宅区,也要证明一点——谁说潘家湾潭子湾出来的小子,注定是穷光蛋。”即使在中远两湾城开盘以后,这里也并非购房者的上选之地,许多人宁可买到更远,也对中远两湾城敬而远之。原因很简单,在还是棚户区的时候,此地的犯罪率在上海滩数一数二,号称“吃水不清,点灯不明,走路不平,出门不太平”。

        时过境迁,当整个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后,此地的居民也重新“洗牌”,如今,位处内环线以内的中潭路地区,已经成为商品房扎堆的地方。中远两湾城的档次,已经不是第一流了。当高档商品房扎堆于此后,一座新“城”已然醇熟起来。比如开张十多年的红子鸡,比如月星家居等,都成了苏州河以南不错的消费场所。

    老厂房新园艺术范

        从轨交中潭路站出来,一路往南,过昌化路桥,就是莫干山路。莫干山路50号,已是闻名沪上的艺术产业园区。许多人早已忘记了它的前身——春明纺织厂。在艺术家韩妤齐看来,M50的成功在于:“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虽然不是特别便利,却显出闹中取静;体量不大,却造成艺术家扎堆,无论是创作还是交流,对于艺术家来说都非常方便。”

        韩妤齐本人在一所高校教书,却将大多数时间泡在了M50自己租的一个小阁楼内,放放电影,与人聊聊电影里的世界。她的独立电影放映厅,吸引了M50中一些画廊老板的目光,香格纳画廊的老板就是她的常客之一。韩妤齐对我说:“虽说物业管理看似很严格,比如禁止抽烟什么的,但这并不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以及个性张扬。”还有爱普生影艺坊的杨柳女士,也是我的朋友。但凡有展出,她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当爱普生影艺坊从淮海路搬迁到苏州河南边后,最初显得冷清许多,然而凡是来观展的,都是纯粹的摄影爱好者,而不再是路人甲乙。

        如今,当苏州河上的河船不再,汽笛声远去,似乎要寻觅苏州河的往事,还只能从中潭路地铁站往南眺望,也许,在苏州河的底泥里,藏着悠远年代的旧梦,抑或“三湾一弄”里小混混的一个小故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52:14 | 只看该作者
         ★中远两湾城

        普陀区内著名大型小区,前后开发达十年之久。由英国A+U建筑规划公司设计,项目沿苏州河而立,采用原生态绿化景观,生活配套齐全,成为上海的宜居小区。小区有三大主题绿化空间:6万平米的中央环岛公园,1.5万平米的主题广场,万平米的江南园林造景。2

    ★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位于苏州河南岸、宜昌路以西、江宁路桥东侧,三面环水,占地面积8.6公顷。该公园为21世纪新海派园林风格,以绿为主,以活水广场为中心统领全园,绿化率达84%。园内梦清馆面积3200平方米,于2005年6月建成开馆。主题公园内有景观水体生物净化系统(大型湿地),地下6米处有调蓄池。

    ★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

        位于市区北部,跨越沪宁、沪杭铁路及交通路、中潭路。西起铁路街,东迄骊山路,为上海简支梁跨度最大的车行立交桥。立交桥以路名得名。由3座东西向的桥体组成。南北两座车行立交桥于1986年建成,中间内环线高架桥于1994年建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52:35 | 只看该作者
    jinaopan:每年的苏州河龙舟赛就是在中远两湾城水域举办的,这是我的印象。这里以前是出了名的”穷街“,我是土生土长在“三湾一弄”的上海人,过一个桥要七绕八绕才能走进密集的棚户区。现在我常常故地重游,看看M50创意园的画展、逛梦清园绿地、去浅水湾艺术中心,感慨万千。
    蒯蒯-晓青:中远两湾城嘛,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如画,一期、二期等楼盘已经开出来好几期吧,想来现在也是沪上大受欢迎的人气住宅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52:52 | 只看该作者
    ★苏河十八湾

        苏州河流入北新泾后至长寿路桥段,曲折多湾,史学家认为约有十八道湾。其中,第二湾是潘家湾,位于轨交3、4号线中潭路站附近。潘家湾在十九世纪初于河湾处形成村落,村民中潘姓较多,乃得村名。第三和第四湾是昌化湾和潭子湾。潭子湾因虬江向东与吴淞江的河湾汇合而得名。昌化湾在潭子湾西,昌化路桥横跨河湾。第五湾是梦清湾,在今苏州河梦清园附近,原址是邬达克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的啤酒厂。

    ★三湾一弄

        旧上海棚户区最大、最有名的是普陀“三湾一弄”(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抗战时期,一批难民在潭子湾搭建棚屋定居,人口剧增,形成了潭子湾、中潭、铁路西村、团结里、建民村等大片棚户集聚点,统称潭子湾。潘家湾与潭子湾仅一水之隔,也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棚户简屋区。朱家湾在20世纪20年代就成为棚户集居点,40年代中期,在其周围又出现了平民后村、福新里、民主里等棚户居民点,统称朱家湾。药水弄又称石灰窑,除少数为砖瓦平房外,大部分是棚屋,还有矮小的“滚地龙”。其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旧上海棚户区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缩影。上世纪90年代末,“三湾一弄”经过大规模拆迁和改造之后,棚户区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面貌一新的“中远两湾城”。

    ★潭子湾

        位于昌化路桥北堍,据传是上海最古老的地名之一。据传,“潭子”即东晋时名将虞潭,会稽余姚人,是三国名士虞翻的孙子,“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姓赖之”,百姓尊称他为“潭子”。中远两湾城开发建设中,将原“潘家湾路”、“潭子湾路”合并而改称“清水湾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2:53:20 | 只看该作者
    中潭路站
    位于普陀区凯旋北路、中潭路,于2000年12月26日开通,为高架车站,是上海轨交3号线和4号线的共线车站,该站线路从中远两湾城穿行而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