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382 回复:2
发表于 2005-6-20 21:21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8-2 14:2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沃尔玛带头建议中国政府取消购物卡禁令--中外零售企业呼吁给予行业同等待遇森香水筑发表于搜房社区-楼市话题
上月,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向国务院纠风办公室递交了一封建议信,要求取消购物卡禁令。沃尔玛认为,“大部分零售企业并没有遵守禁止使用代现金购物卡的命令,也没有受到处罚。沃尔玛的顾客却在流失,节日营业额更是损失了20%,这对沃尔玛和所有遵守规定的企业是不公平的。”
8月31日,国务院纠风办公室发出通知,联合央行和商务部就沃尔玛建议取消购物卡禁令一事召开会议。对此,沃尔玛表示,“中央级政府部门就此事召开专门会议,并且是在接到建议信不到一周之内,可见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业界和外企的意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据沃尔玛中国分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沃尔玛中国总部有关人士正打算与国内几家著名零售企业高层会面,争取形成行业合力,共同推动购物卡开禁。如果此举能够成功,这将是中国零售业历史上通过全行业力量争取政策优惠的第一次有效尝试。
代币购物卡屡屡禁而不止
临近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又到了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销售旺季,各路商家纷纷使出种种招数,准备做足节日生意。动脑筋、想办法发放各种代币购物卡、券也是其中之一。此时,有关部门派出了相关人员,目的之一就是查禁代币购物卡、券。
早在1998年12月,国务院纠风办就向全国下达通知,明文规定禁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卡。2001年1月,国务院纠风办、国家计委和央行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的通知》,要求购买和销售单位对已发放的购物卡妥善处理,不再流通使用。上海应该算是查禁代币购物券、卡比较严厉的城市了,但近年来代币购物券、卡还是禁而不止,且大有向各行各业蔓延之势。
实际上,被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的代币购物卡、券在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都呈燎原之势。大部分城市没有控制住违规发放购物卡的行为,大多数零售商也都在发放或变相发放各种代币购物卡、券。
据记者了解,代币购物卡、券目前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电信、上网、集邮、公交、出租车、购物、餐饮、娱乐、图书、音像、棋牌、健身、保健、旅游、游园、美发美容、洗染、保洁、家电维修、租赁、加油等层面;代币购物券、卡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如贵宾卡、祝福卡、万胜卡、会员卡、会员积点卡、金卡、银卡、授信结算卡、副食品节卡、美食卡、就餐卡、餐饮一卡通、便利通、雅高e卡、鲜花卡、易购会员卡、开业纪念卡、提货券、礼品券、代金券、赊货条、便民提货单等等。据说,万胜卡不仅可以在21世纪便利店、美亚音像消费,还可以支付公用事业费,在各种购物卡中用途较广。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在企业发放购物卡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上面不让购物卡标明面值,下面就用票面编号代替;上面说购物券只能购买单一商品,下面就印上某某商品名称,等到了店里什么都可以买。业内人士指出,就是正在制订中的《上海市制止和规范消费类票券发售使用的暂行规定》,真正执行起来可能还会大打折扣。
商家购物卡助推业绩增长
几年前,商家借政府倡导电子商务,纷纷推出了电子消费卡。上海零售业不少国有企业,零售额借此突飞猛进;电子消费卡遭禁后,又使销售额出现大幅回落。此后,零售企业想尽办法、动足脑筋采取各种手法,创造出各种购物卡、券,甚至提货发票、提货单来。近来,政府开始支持网上购物这一新兴购物业态,于是商家又推出了可网上支付的代币卡。如某超市首创“先中奖、再购物”的刮刮卡,就颇受消费者欢迎,这种充当了购物卡作用的刮刮卡在该超市总销售额中占据了10%的份额。最近,几家超市公司推出的具有网上购物功能的购物卡,已接近总销售额的15%左右。
据媒体披露,去年全国各地购物卡再度升温,在广州,包括广百股份、新大新、友谊商店等一批当地国有商企中,购物卡、券带来的销售额已占据商家年度总销售额的20%~30%。从一些零售业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中也可看到,一些企业在“预收账款”一栏显示的金额皆有数千万元之巨,而且有些还写明“来自团购”。据业内人士称,这些“预收账款”中较大比例是通过出售购物卡预收的。
沃尔玛高呼早日禁令解除
上海一位内资大型超市高层人士透露,上海在执行代币卡禁令方面是比较严格的,上海零售企业应该是全国发行代币卡最少的。可是,上海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只要有一家采取“变通方式”发卡,其他商家几乎都“无选择跟进”,否则不但营业额下降,顾客流失也很严重。现在,无论是发过还是没有发过购物卡的企业,都希望禁令早日解除。
沃尔玛中国区总部一位人士表示,“其他企业发行购物卡,在无形中夺走了我们的顾客。”“每到逢年过节,光顾沃尔玛超市的顾客比以前大量减少,原来其他超市大部分都在发放各种形式的代币卡,收到代币卡的顾客都去别的超市消费了。”
市场有需求,消费者乐意用,可国家就是不让发行。一位商店经理说,“那我们就只能软抵硬抗,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一家超市总经理告诉记者,中秋、国庆期间日营业额是平时的5~10倍,大家都发代币券,你说这钱我要不挣是不是有点傻。”
发行购物卡此乃国际惯例
“在美国,圣诞节期间,你可给另外一个州的朋友寄张沃尔玛购物卡,这种礼物非常普遍。顾客在沃尔玛购买一张面值100美元的卡,节假日到各家沃尔玛商店消费的做法十分普遍。”沃尔玛中国区总部一位人士日前向记者介绍了沃尔玛在美发卡购物的情况。在美国,沃尔玛发卡数量很大,无论在商场还是网站上,人们都可方便地买到这种卡。购物卡不但可在沃尔玛使用,甚至还能在加油站等地获得折扣。沃尔玛商场出入口处都设有购物卡激活设备,顾客持面值5美元到2500美元不等的卡都可进场消费,这些卡可多次充值、永不过期。这套系统不仅在美国,沃尔玛的不少海外商店也同样可使用购物卡。事实上,沃尔玛的固定顾客群也多是“持卡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零售企业发行购物卡是国际惯例,在世界各地对促进零售企业发展和促进消费都起到积极作用。该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购物卡也持认同态度。他说,百货公司、超市通过发行购物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培养顾客忠诚度是“国际通行做法”。
在国际上,商家自行发行代币卡、券的做法的确十分普遍。有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发行的各类代币卡、券高达2000亿美元。2003年,我国台湾最大的百货公司太平洋崇光百货,因购物券所得到的营业额达400亿元台币左右,占营业额的30%~40%。
消费者支持商店发行卡券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起,IBM(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零点指标信息咨询公司参与,依托14家大型连锁企业,曾在全国12座大城市进行了“超市顾客趋势调查”,此后的《2003中国超市顾客购物行为调查报告》中指出,“储值卡(购物卡)颇受消费者欢迎。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顾客支持发行储值卡,其中非常支持的占15.3%,希望优惠购买的占40.3%。一方面,储值卡已成为零售企业增强客户忠诚度、稳定客源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优惠储值卡也可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实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持代币券(卡)的消费者是别人赠送的,也有单位给员工发的,也有自己花钱在商场买的。说到代币券(卡)的优点,消费者大多认为,“这样做购物方便,结账时不用带现金,省去了假币的烦恼和找零的麻烦”。
一位公司职员对记者说,像中秋节这样的传统佳节,亲朋相互馈赠一些礼物是常有的事情,但送月饼上门显得很麻烦,送代币购物券就方便多了。
同是代币卡为何待遇不同
作为企业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就餐卡的商业模式在国外,尤其欧洲已相当成熟。早在几年前,在欧洲互为最大竞争对手的索迪斯集团与雅高集团就在上海推出了各自的“餐饮一卡通”和“雅高e卡”,这种具有代币功能的就餐卡能在申城数百家餐馆使用。可是,记者从未听说政府有关部门查禁此类代币就餐卡的消息。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代币购物卡与通信行业、公交行业、餐饮行业的各种充值卡(如电话卡、上网卡、公交卡、餐饮卡)的性质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些部门可以使用,而零售行业就不能使用呢?电信企业发行的储值卡、公交系统发行的一卡通、国外在沪企业集团发行的一卡通都属购物卡,都可取代现金直接消费,使用范围比零售企业宽泛得多,而零售企业却不可发行购物卡,政府是否应该给这个行业以公平待遇呢?
一家大商场代币购物券销售主管感慨地对记者说,“同样是销售代币卡,与马路上公开出售电信卡的人,与公交公司出售一卡通的人相比,我的工作像是地下工作,明明是光明正大的企业行为,就是不能光明正大地讲,更不能光明正大地做!” |
|
|
|
|
|
|
|
购物卡?
当年不是随同反腐败而被取消了吗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水票、米票。
每月15号,就看到xx超时很多人用大量水、米票买其他东西  |
|
|
|
|
|
|
|
此帖在2005-06-20 22:26:59由当值管理员锁定
锁定原因:
------------------------
转帖请加注个人评论!
------------------------
如果你有疑问,请先参阅《嘉定网友会管理条例》及版面公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