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286 回复:5 发表于 2005-7-23 15: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21: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爱麦兜之春田花花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爱麦兜之春田花花

不改格式了,将就看看吧,都是胡扯的。

    今天很高兴,难得回次母校。在母校后门,竟然被我淘到了麦兜的第二部《菠萝油王子》,虽然是电影院盗拍的,也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我想我还会关注麦兜电影的,也会继续淘更佳版本的麦兜片。
    呵呵,这个开头感觉就像十几年前自己写的记叙文结尾一样了。不过那时候的结局只是现在的开场而已。
那时候自己写文章,中规中矩,记叙文六大要素,开头一百五十字内必定交待的清清楚楚。那时候的语文老师是个可爱的老头,带着眼镜,后来进了五年级才发现他还能教音乐,后来毕业了,后来回母校没看见他,后来就忘了他长什么样了。
    今天看了第二部之后,就忍不住想起这些。因为我看见了“春田花花”。
    春田花花幼稚园开学喽!
“小朋友,多大啦?哪里上学啊?”
“春田花花幼稚园”
“哦,都学了什么了?”
“这幼稚园除了教两文三语,还教耍赖,装死……”
“唉呀,装死啊?来,小朋友表演看看”
“啊………………………………”
“哇…………有小朋友装死啊”
    这是一个可爱的幼稚园,校长是带东北腔的老头兼任楼下茶餐厅的招待收银加老板,后来又成了理发店伙计。校长喜欢偷窥学生上课,跟憨豆先生有些地方相似,尤其是课堂拉开教室门那个场景;老师就一个MISSchenchen,也就是陈老师。陈老师属于现代女性一种,穿着还算得体,属于拇指族,当然这一点是从她反驳校长的“少打电话”看出的。陈老师又属于马大哈一类,经典的一幕便是点名。学生不多,几只小猪,几只小河马,还有小乌龟。
    这个幼稚园采用的是某个海龟发明的“多元化智能培养体系”(具体名字忘了),具体教学内容涉及创意逻辑及人际关系。主修课程是马马虎两文三语,我估计就是三言两语的港版翻译了。就像三字经一样。
    我们来看一段人际关系剪刀脚:
伙计阿,米粉呢,这么久,未炒就,取消巴;
应该快,下锅了,再替你,跟跟巴;
跟跟跟,跟个屁,不来就,取消吧;
都说了,正在炒,试试看,敢不要,信不信,拿水壶,砸你的头;
剪刀脚…………
阿…………
    我当时就想我在幼儿园里学的是什么呢?
    现在对于自己的幼儿园,最大印象还是嘴巴里缝的六针,那时候皮阿,所以就流血流泪了。其余便是挑了肥肉藏在衣服里,呵呵,结果午睡时脱衣服,全部暴露出来,连同自己的肥肉。





没心思,写下去,到此止,以后补。。。。有意见,试试看。。。。。。

呼噜噜,呼噜噜,洗澡去。


附点牢骚:

教育都是放屁,教育都是扯淡,教育都是官本位的延伸,教育都是领导的指令,

有个名师公然宣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屁之臭,无法呼吸;不过这家伙拍得是马屁,还真有一帮肥头大耳的领导同志欣然接受。也不想想自己长得比猪还猪,还学人家老马放屁。
从小就学马列主义,学邓爷爷的理论,然后学江主席的三个代表,学了这么多愕然回首发现: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唯物法都忘了。我们中国人学的最好的是辩证法,两个方面一个重点,东边皮球踢到西,西边踢到南山脚,南山老头一发力,皮球飞到北海湖,湖上飘啊飘啊飘,总有一天入东海。辩证地看待扯皮问题:那是体制阿,非人力。我们扯阿扯得。当然体制不再是新鲜名词的时候,国人的矛盾无法及时转换的时候,于是替罪羊便出现了。
中国有三大人皆可骂得事物:
一、        足球,多少愤青为之奋斗,不谈了;
二、        电影,咱们看的还少么?不看了;
三、        教育,这个问题是个百姓就能扯,是个人都能说。教育不知何时起成了大家都可发表自我观点的一样社会事务了。可笑。社会处于转型期,矛盾繁杂,于是我们得竖立一个矛头,什么呢?教育!!!但是树立教育的矛头不能针对上层,教育局的领导不能针对,那是党所代表的象征。那种地方不会犯错,因为它的错就是原则错误,方向错误,是党性问题,是唯物问题。矛头也不能针对下层——学生。学生不会错的,童言无忌阿。要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学生,所以每个学生都是好的。这一点够辩证,够形而上学,够科学逻辑,不够唯物,不够实事求是。因为它经不起检验。有机会自己就想写篇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文章。国外的教育专家们相对国内的更敢讲真话,也更真实地真心地对待教育。
于是矛头还能针对谁?教师!!!这个朱子儒学推崇的玩意。事实上,从古至今,中国人压根就没从心底看得起过教师这个职业。古代,之所以尊师重道,里面有个讲究的。在于座师,在于门生,在于官场。古代的师道与官场的朋党有着密切联系,门生就是亲信的概念比较普遍。而这种恩师不是教师,是领导。古代真正教书的也就是一个名词“酸臭穷”的教书匠。
而新中国建立至今,教师的地位一直尴尬。其实在中国有个明显的现象:越是吹捧高的职业,于是光环显著的职业,越是被人从心底鄙视。这一点无奈,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虚伪。这种虚伪不同于日本人的虚伪。我们的虚伪是拼命把人往火坑里推,还说为他好,这是程朱的学说。
举个例子:掏粪工奉献大伐?光荣阿!也就主席会说会表扬,其他人呢?
说这些没用的,只想说明一件事。我们从骨子里就没真正地去尊重教师。我们总是辩证地讲有些教师不好,我们总是唯物地讲绝大多数干部是认真负责的。我们总是讲:教师你是奉献的楷模。那么教师不要吃饭了。社会矛盾不再集中在人民生产力和物质水平的今天,矛盾可能转移。如何转移,怎么转移,都是关键!
在教育问题上:如果什么时候有人敢宣称:教育搞不好,教育领导负有首要责任。那么也许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的春天。
呵呵,现在的教育不是教学生,而是管教师。百姓是上帝,学生是耶稣,总有人是撒旦吧,会是谁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治不好的疾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我相信给我一百年,癌症我也能治好!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我相信撒哈拉也能长水稻!
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有不会做的百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没有快不了的网络,只有不会快的设施;电信总是借口设备问题!
没有不清白的官员,只有不会表现清白的干部;这个不是我说的,毕竟么,只有死去的干部才是伟大的。我还没见过:中央台专门表彰过某个活着的基层或中层干部,焦阿,孔阿,牛啊都是死而后已的典型。

牢骚太甚,不好,毛主席说的。

下次讨论可爱的麦太,哈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 11:3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发表于 2005-7-19 21:13:40 | 只看该作者
    麦兜系列~我到现在都没看完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7-19 21:24:5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麦兜>>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21:30:13 | 只看该作者
    玫瑰: 麦兜系列我也没看全,

    盲孩子:麦兜是一只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7-21 23:23:37 | 只看该作者
    有首歌的~蛮可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5-7-23 15:50:3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兴致地看了题目,看下去,唉,一点牢骚坏了整篇文章。
    春天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不懂得那么多。
    其实要懂那么多,干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