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5744 回复:18 发表于 2005-9-14 14:14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5-6 22:24
  • 签到天数: 372 天

    [LV.9]以坛为家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4-4 23:4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冰未然(主ID:showmers)——《红楼》作品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冰未然——《大话红楼》作品集

                        《读红小札〉简续
      写《红楼梦》批评已逾一载,从“大话红楼”到“品读红楼”最后以“读红小札”为定稿,期间共诗词散文一十七篇,分别载于天涯、夜看红楼、搜狐红楼书话、红袖读书频道,并得到了诸多朋友的支持让我倍感欣慰。写红楼的初衷源自两年前不经意的一段对话,后来如何付诸行动的已记忆模糊,只凭着一腔热诚以及对《红楼梦》微薄的认识而写下了散记种种。其中疏漏颇多,希望各家学者不啬雅正。

        《红楼梦》是部奇书。它的奇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版本校对上的鱼龙混杂,成书至今流传的可信不可信版本有百余种以上,而能说服大众的,普通涵义上则指《程高乙本》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甲戌两本);其二是参与红楼梦批评的专家学者大师太多,在京城曾有一段不读红楼是“书盲”的阶段,而所成的红楼著作又多又趋于完善,以至形成了“红学”学术上的专题,且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都有民间或者官方的红楼组织,亦是在诸次政治变革中起到了保护文化的重要贡献;而《红楼梦》最大的奇在于它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及著书的不完整性,这构成了很多研究《红楼梦》学者的重要主题,也是至今各种流派纷纷扰扰各说其一的“红学”之繁芜。

        解读《红楼梦》的难点之一在于文化传统上的颠覆,百年以来生活、习惯、意识、想法和《红楼梦》成书时期,甚至上世纪前半叶差异都是极其巨大的。我们现代人已经无法揣摩当时的模样,只能在电视剧和书里知道个大概,缺乏体验是读书最大的障碍而隔了几个世纪文化主流已是变了又变,这是一桩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我们的解读无论如何都是带着现代眼光的,这无可避免。难点之二在于《红楼梦》所涉及的民俗、艺术、收藏、审美等等所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举个例子仅仅服饰一节大约就可说上几天几夜。所以《红楼梦》的阅读对于自身国学知识则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这些都是饿补不来的,而是一种文化阅读的积累,包括生活。

        我的读法是抛开曹雪芹自身身份在于书中的隐射,也抛开所谓的凡名字必索隐的读法,而是用审美眼光来看待这本“小说”的,所涉及一些文化风俗与艺术视角与大家分享,当然一些历史的周遍不能忽略,它亦是构成了《红楼梦》之独特的一朵奇葩,我会在以后逐一解构。

        诸多先生的读书参考让人尊敬,胡适,鲁迅,王国维,俞平伯,顾颉刚,周汝昌,王昆仑,邓云乡等等大家都让我受益匪浅,应品论前版主bestgunner邀约所写下的这篇简续,是为鄙人读《红楼梦》初级阶段的一点心得,焚香以记。
                                       (showmers自序)



    01
    大话红楼《但有一枝堪比玉》

    02   
    大话红楼《高级丫鬟》

    03
    大话红楼《奴将去,楚云湘江水》

    04
    [大话红楼]禅意瘦人      

    05
    [大话红楼]问白海棠说诗社   
      
    06
    [大话红楼]可卿之死   

    07
    [大话红楼]问世间情为何物




    [B]showmers——《品读红楼》作品集[/B]

    01
    [品读红楼]问药

    02
    [品读红楼]水边双艳(一)

    03
    [闲读红楼]潇湘诔

    04
    [读红小札]戏说说戏

    05
    [读红小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06
    [读红小札]国画中的红楼梦

    07
    [读红小札]醉问舍家孰种杏,梅花尽处稻香村

    其他相关作品
    素衣女子

    [粗评散言--春暖花开纪念海子征文小评](附获奖作品)



           


    此贴由 猪猪爱花香 在 2005-06-18 19:13:06 最后编辑


    此贴由 月光玫瑰 在 2005-08-20 22:52:18 最后编辑
           

    此贴由 月光玫瑰 在 2005-08-25 21:53:02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1-21 15: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05-4-7 00:44:49 | 只看该作者
    额……

    以前还有个阿贵给他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 11:3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板凳
    发表于 2005-8-20 19:55:50 | 只看该作者
    showmers的大话红楼系列让我又爱又哀,好文共品,猪原有的帖子,不想再开一贴了,把最新的编辑上去了,希望猪不要介意,各位板油共品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5-8-20 20:03:39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越好shoemers写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交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5-8-20 20:27:13 | 只看该作者
    好的,我马上去写个小序,以后红楼的作品就砸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 11:3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6
    发表于 2005-8-20 20:32:01 | 只看该作者
    强烈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8-20 20:32:09 | 只看该作者
    我走的也心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5-8-20 22:13:15 | 只看该作者
           《读红小札〉简续
      写《红楼梦》批评已逾一载,从“大话红楼”到“品读红楼”最后以“读红小札”为定稿,期间共诗词散文一十七篇,分别载于天涯、夜看红楼、搜狐红楼书话、红袖读书频道,并得到了诸多朋友的支持让我倍感欣慰。写红楼的初衷源自两年前不经意的一段对话,后来如何付诸行动的已记忆模糊,只凭着一腔热诚以及对《红楼梦》微薄的认识而写下了散记种种。其中疏漏颇多,希望各家学者不啬雅正。

        《红楼梦》是部奇书。它的奇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版本校对上的鱼龙混杂,成书至今流传的可信不可信版本有百余种以上,而能说服大众的,普通涵义上则指《程高乙本》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甲戌两本);其二是参与红楼梦批评的专家学者大师太多,在京城曾有一段不读红楼是“书盲”的阶段,而所成的红楼著作又多又趋于完善,以至形成了“红学”学术上的专题,且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都有民间或者官方的红楼组织,亦是在诸次政治变革中起到了保护文化的重要贡献;而《红楼梦》最大的奇在于它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及著书的不完整性,这构成了很多研究《红楼梦》学者的重要主题,也是至今各种流派纷纷扰扰各说其一的“红学”之繁芜。

        解读《红楼梦》的难点之一在于文化传统上的颠覆,百年以来生活、习惯、意识、想法和《红楼梦》成书时期,甚至上世纪前半叶差异都是极其巨大的。我们现代人已经无法揣摩当时的模样,只能在电视剧和书里知道个大概,缺乏体验是读书最大的障碍而隔了几个世纪文化主流已是变了又变,这是一桩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我们的解读无论如何都是带着现代眼光的,这无可避免。难点之二在于《红楼梦》所涉及的民俗、艺术、收藏、审美等等所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举个例子仅仅服饰一节大约就可说上几天几夜。所以《红楼梦》的阅读对于自身国学知识则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这些都是饿补不来的,而是一种文化阅读的积累,包括生活。

        我的读法是抛开曹雪芹自身身份在于书中的隐射,也抛开所谓的凡名字必索隐的读法,而是用审美眼光来看待这本“小说”的,所涉及一些文化风俗与艺术视角与大家分享,当然一些历史的周遍不能忽略,它亦是构成了《红楼梦》之独特的一朵奇葩,我会在以后逐一解构。

        诸多先生的读书参考让人尊敬,胡适,鲁迅,王国维,俞平伯,顾颉刚,周汝昌,王昆仑,邓云乡等等大家都让我受益匪浅,应品论前版主bestgunner邀约所写下的这篇简续,是为鄙人读《红楼梦》初级阶段的一点心得,焚香以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 11:3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9
    发表于 2005-8-20 22:35:48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上的
    以后就等着看红楼了

    此贴由 月光玫瑰 在 2005-08-20 22:36:2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5-8-21 09:18:11 | 只看该作者
    提个建议,不如以showmers的名字发个序的帖子。以后文章的连接由管理员续上。比较好,要不其他人的帖子,挂上showmers的文章,加精还是他人的。有点不伦不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味道。 不知管理员和居士一下如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