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795 回复:8 发表于 2014-4-8 14:2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4:23:09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我们看到了太仓的风流传承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cxxx1051 于 2014-4-8 14:33 编辑

      几次"经过"太仓这座小城,却从没感觉太仓之小,而领受其文化之大,这从每一人身上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与其他城市人明显不同,那就是对读书的热爱。

    即是一个出租司机,都曾对我随口说出从不看刘心武在电视上讲的"秦学",美其名曰那是娱乐。非学界中人都有如此高见,这不得不让俺对太仓人肃然起敬!

    太仓风流传承至今,离不开太仓为中国贡献的300多名进士,也离不开绝代琴王徐青山与大学者陆世仪等等"甄士隐"一样的隐士;也许,更进一步地说,正是无数的太仓隐士才培养出了些许翘楚人物,譬如吴梅村的大名自然比其父亲吴琨有天壤之别,王世贞之父王忬虽贵为兵部尚书,但不是研究者则很少人知道。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过: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其实,此类话早已有之,即是清代红学家太平闲人张新之说的:"《红楼梦》借经于《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是王世贞笔名一说,几乎成学界公论;衍生小说《金瓶梅传奇》则是另一家之言,当然,这是少数派。所以,有志于小说者,自然也可以写个王世贞版本的《金瓶梅传奇》。

    曹雪芹是笔名,目前逐渐引起学界重视,吴梅村初创《石头记》一说也如星火燎原之势在迅猛传播,小子不才,也创作了成书过程的电视剧本《红楼梦传奇》,主要演绎吴梅村生平,特别是"秦淮八艳"故事。

    胡适曾言:"大胆假设,小心考证"。也因此开创了新红学,即是目前走向衰落的主流红学——曹学。

    胡适红学,已近百年,其大胆假设《红楼梦》作者是曹寅家雪芹一说("实名制"),自然是一家之言,也有其方法存在的理由。

    那么,我们今天假设王世贞创作了《金瓶梅》与吴梅村创作了《红楼梦》,也是可以进行文献与文本考证研究的。

    当我们把这两个假设放在一起,自然发现一个最大的交集,那就是二位大师都是太仓人!

    王世贞创作《金瓶梅》笔刺严世蕃(西门庆),吴梅村创作《石头记》笔淫庄妃(贾母与凤姐),二人皆"负两司马之才。",都是用春秋笔法写历史,如果说王世贞创作《金瓶梅》是写明朝内讧的话,吴梅村创作《石头记》则是写明亡清兴之痛与南明内讧之骂!

    二人都是太仓人,文化传承正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以,《红楼梦》是《金瓶梅》的净化版,可谓是水到渠成春暖花开,再自然不过的了!

    黛玉的《葬花吟》,带有鲜明的吴梅村的"娄东体"特色。我们遍查1644到1764年间,只有一人能写《葬花吟》,这就是吴梅村——李杜后中国最伟大诗人,可谓"后无来者"!

    观看洪昇与高鹗等人的诗歌,完全不是《葬花吟》的风骨,可见不是原创作者。 曹家雪芹,更是无此文化底蕴。

    从诗歌传承而言,吴梅村"宗唐",钱谦益"宗宋",吴梅村宗的是诗人,而非唐朝帝王,所以我们看到红楼里很少对大唐帝王的赞誉,然而对大唐精英文人,却是如数家珍。

    其实这也是明代显流诗潮的传承,后七子和前七子一样传承"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宗唐抑宋,王世贞自然是翘楚人物。

    王世贞为父申冤,积极求进,吴梅村给人的印象是软弱,但早年也是敢于弹劾首辅大臣,以致"直声动朝右"。

    王世贞晚年"隐居"太仓"弇州园",独领文坛二十年,意气笼盖海内;吴梅村中年即投资人生最大项目,爱上"梅村"之园,但内心深处却是:"胸中有耿耿热血",一直被认为是黄道周与钱谦益之后的文坛领袖。

    王世贞晚年好读白居易,有《将军行》等复古之作;吴梅村的《琵琶行》与《圆圆曲》等,更是白居易叙事诗的升华。

    王世贞酷爱戏曲,有《鸣凤记》;吴梅村更是有《秣陵春》等三个剧本。可见二人一手写雅人之诗歌,一手写"引车卖浆者"看的的通俗作品。

    王世贞之时,昆曲还在萌芽,吴梅村之时,昆曲已经飞进万家,如果说《金瓶梅》是北杂剧特色,《红楼梦》则是昆曲风味,"南北西厢"的不同剧种风味正是这两部小说的区别样板。

    以上比较,只是抛砖引玉,请更有学问者进行深入研究,下面则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做些探讨。

    红楼第一淫贼不是薛蟠而是贾琏,看他连仆人之妻鲍二家的等都不放过,真是贾母所骂"香的臭的都往家里拿",正可比较西门庆饿则食,渴则饮!

    然而二书写性同一,描述却异,一个是豪放派,一个是婉约派,一个重"肉欲",一个重"意淫"!

    梅村做诗,淫遍历史,特别钟爱清宫秘史,才化出《石头记》,可惜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终于在琏儿(隐射多尔衮)与多姑娘(隐射庄妃)幽会时写到高潮,也情不自禁地在书中唯一用白描手法DV实录!

    这一白描是红楼里唯一一处和《金瓶梅》语言系统相同的地方!

    潘金莲与王熙凤比较,很多人看不出端倪,实在是"作者狡猾之笔"(脂砚斋语)。

    贾瑞被贾蔷一把揪住道:"别走!如今琏二婶已经告到太太跟前,说你无故调戏他。"

    调戏也要看人来,还要有缘故?!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写进园子的荣枯过程!很多人知道刘姥姥隐射汤若望,却不能发现同时也隐射庄妃,母蝗虫是也!"大火烧了毛毛虫"的"毛毛虫",母皇上也!

    在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里: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

    作者用"老寡妇"三字经,写尽庄妃一生苦难的女儿经,扶顺治扶康熙,都是一老一小!可叹英明,可与武则天比美也,武则天的"周"才存在了多少年?千古一女皇,中华第一政治女人,庄妃也!作者隐语女娲,想不到歪打正着!

    "只靠两亩薄田度日"是说其生出了顺治也!那汉家的皇妃不是吗?一样的!江南文人读书求功名,有个姐姐在宫里才觉得光宗耀族呢?

    回头看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可不是胡乱对的,看似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实际写的汤若望给多尔滚与凤姐的女儿大姐接生,而这大姐就是康熙。康熙登基的确有汤若望科学分析功劳:顺治天花死,康熙出过天花(巧姐病了),没有问题了!

    刘姥姥听说,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几时生的?"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顺治初七死,康熙七月七登基,二人都是大约七岁登基)

    "《红楼梦》借经于《金瓶梅》",化得不着痕迹,是升华,是提纯,是文明人的艺术!但是《金瓶梅》的蛛丝马迹,还是在红楼里像幽灵一样徘徊!

    且看"西门庆悄悄在西厢房,放下帘来偷瞧,见这蓝氏年约不上二十岁: 轻移莲步,有蕊珠仙子之风流;款蹙湘裙,似水月观音之态度。正是: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

    正是红楼第十九回标题: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日暖玉生香!

    再与潘金莲做爱的时候,"原来西门庆心中只想着何千户娘子蓝氏,欲情如火"!

    正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蓝氏才是西门庆真正的梦中情人,肉欲的人作者让他死于肉欲,留有精神的遗憾,顺治虽然偷到了董鄂氏,五年后又失去,精神崩溃,闹出家,不成,大概要疯了,所以红楼小说里林黛玉对宝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西门庆之亡是得不到仙女,所获不过污垢耳,可不羞死!宝玉得到了黛玉的心,可是得不到黛玉的身,所以出家!

    再看《金瓶梅》的结局:"老师将手中禅杖,向他头上只一点,教月娘众人看。忽然翻过身来,却是西门庆,项带沉枷,腰系铁索。复用禅杖只一点,依旧是孝哥儿睡在床上。月娘见了,不觉放声大哭,原来孝哥儿即是西门庆托生。"

    红楼里风姐的女儿大姐儿就是"孝姐",东北口音的刘姥姥叫巧哥儿,宝玉曾给她讲《孝经》!可见名字与生活都是从《金瓶梅》的"孝哥儿"身上转化过来的,书中尽是荒唐言,宗旨却抓住一个"孝"字!

    吴梅村曾给顺治编辑《孝经衍义》,这正是《红楼梦》开篇就点的"警世通言":"孝顺子孙谁见了"!?

    最后说点二书的风物传承:第四十一回贾母在宴请刘姥姥时,有一道菜是茄鲞:"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其实就是江南流行至今的蔬菜腌干,而最后用"糟油一拌,就可以吃了",这糟油却是太仓独有的特产,慈禧太后就是最爱吃太仓糟油,而糟油的历史,却在明清时代早已有之,"太仓糟油创始于乾隆年间"是一家之言。譬如《金瓶梅》书中第二十回提到"红糟鲥鱼"、第七十八回提到"细鮓糟鱼"等,《说文解字》称腌制的鱼为鮓,用盐腌成的鮓,就是咸鱼,用酒糟腌成的鮓,称为糟鱼,在古代腌渍发酵过的海鲜,还有生熟之分,流传到日本,变成了寿司。

    从太仓方言"落作""川糟鱼",可以想见《金瓶梅》的作者是王世贞,而从后来发展的糟油看出红楼梦作者很熟悉太仓的糟油,我们可以想起吴梅村。

    糟鱼与糟油虽然不同,但从生物发酵观点看,必然是传承,所以,如今的太仓糟油历史起点应该提前一百年乃至二百年。

    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假设,通过假设,我们读出历史,读出文化,读出哲学,如金圣叹所言:不亦快哉?!

    从王世贞到吴梅村看《金瓶梅》到《红楼梦》,我们看到了太仓风流传承,历史告诉未来,太仓将是一座文化大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4-8 17:14:2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嘉定人称太仓人为西头阿卵
    什么是阿卵,穷,老土,刁、没有骨气
    太仓穷,长江边经常发大水,经常饿死人,难民还到嘉定来讨饭
    太仓人没有骨气,面对外族入侵,显得软弱无能,任人宰割
    太仓人刁,做鞑子的带路党,背后捅刀,趁火打劫
    因此,嘉定人有理由有资格喊太仓人为西头阿卵

    点评

    王锡爵自幼聪明颖异,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第四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以谨慎严厉著称。 祭酒可不是吃老酒!乃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8 17:25
    吴梅村——李杜后中国最伟大诗人,可谓"后无来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8 1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7:20:37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4-8 17:14
    为什么嘉定人称太仓人为西头阿卵
    什么是阿卵,穷,老土,刁、没有骨气
    太仓穷,长江边经常发大水,经常饿死 ...

    吴梅村——李杜后中国最伟大诗人,可谓"后无来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7:22:03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冲冠一怒为红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7:25:57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4-8 17:14
    为什么嘉定人称太仓人为西头阿卵
    什么是阿卵,穷,老土,刁、没有骨气
    太仓穷,长江边经常发大水,经常饿死 ...

    王锡爵自幼聪明颖异,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第四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以谨慎严厉著称。
    祭酒可不是吃老酒!乃中国国立大学校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7:28:49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
    明清两朝中国国立大学校长!

    点评

    太仓关你卵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4-9 18:45:32 | 只看该作者
    tcxxx1051 发表于 2014-4-8 17:28
    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 ...

    太仓关你卵事

    点评

    太仓秒杀嘉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5:0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9:27:20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yuan1398 发表于 2014-4-9 18:45
    太仓关你卵事

    太仓秒杀嘉定!

    点评

    被倭狗操了5个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4-9 19:57:28 | 只看该作者

    被倭狗操了5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