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972 回复:4
发表于 2014-1-6 13:16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竞猜送房子的年代
那一年,我第一次到物华路、天宝路的交叉口,确实有一些震惊,上海竟然还有这么破落的地方——木制的马桶在上街沿一字摆开,二层楼的棚户房子,竟然大多还是油毡的墙壁与房顶。沿着天宝路往北走到临平路路口,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就是瑞虹新城。
1990年代末,上海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智力大冲浪》,其中有一个栏目叫做“七八七八奖平方”,以瑞虹新城的一套房子为终极奖励。那是个电视媒体的黄金年代,每到周末《智力大冲浪》播出时,上海几乎万人空巷,都窝在家里看这档节目。当时的上海滩,人人都希望得到这套房子。毕竟,主持人陈蓉和陈雷报出的题目,都似乎不超过高考文科试题的难度。当时,我所工作的一家单位,每天都有同事兴致勃勃地猜最新播出节目的各种题目答案。经过几番苦战,一位男士赢得了瑞虹新城的房子。
其实,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一套房子作为大奖,对普通老百姓自然颇具吸引力,对主办方倒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比如有几年的邮政有奖储蓄,大奖是莘庄一套一室一厅的商品房,价值10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尚背着数十万元房贷的我,倒是想着——当年假如我也拿到瑞虹新城的大奖并成为业主,有房无贷,多牛!
老街上的民间藏书阁
瑞虹新城的开发商是瑞安。最近,瑞安融资百亿元改造虹镇老街。这一大手笔,使得虹镇老街终于要拆迁了。虹镇老街是上海最知名的棚户区之一,在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中,曾经说到一句——“哪能?我是虹镇老街来的!”言下之意,这一句自报家门能吓唬住许多人。
听说虹镇老街要拆迁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瞿永发先生。虹镇老街里“藏”着一个民间藏书阁,家住虹镇老街296弄的瞿永发花了40多年时间,在棚户区里打造了一家现代文学史料资料库。他的家一共有四层楼。一楼2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犹如整墙大小的两个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与资料;二楼更是全都是书,据说有数万本之多;三楼主要是名人手稿。我想,做这样的大功德,不容易。
圣诞节那天晚上,我忍不住打电话给殷立勤。殷立勤是摄影人,他背着相机每天走街串巷,拍摄“城市边角料”。而最令他魂牵梦绕的,就是曾经的故乡——虹镇老街,而瞿永发是他的老朋友。殷立勤告诉我:“他们明天搬家。”听说瞿永发家得到妥善安置,甚感欣慰。
老旧老旧的保民新村
从临平路站出来,走到舟山路,一路往东走到周家嘴路保定路口,就是保民新村。虽是棚户区,但和虹镇老街不同的是,此地曾经是国民政府时期开发的商品房住宅。1932年前,保定路保民村建成一批石库门住宅区,出售给小康家庭。一·二八事变,日寇侵略上海,日机狂轰滥炸,此地石库门住宅区沦为一片废墟。为什么此地会有这么多苏北人呢?抗战胜利以后,一大批苏北连云港赣榆县青口镇人来到上海。亲帮亲,户帮户,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到1948年,此地已有居民257户1155人,其中青口人就占总人数的85.7%。
有学者在1993年到保民新村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对象说到自己来沪原因,逃荒逃难占78%,其中全家来沪占48%,来沪时间98%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那份调查报告记载了此地居民最初的风俗习惯。比如,居民不像其他上海人那样喜欢吃泡饭和咸菜,而是喜食面食,一日三餐主食是煎饼或杂粮,以大蒜大葱辣味小菜佐餐。为防外人欺侮,此地居民比较团结,保民新村处于北外滩,邻近黄浦江,解放前,住在保民新村的人,只要每天大清早去码头排队领牌子,就可以到码头上扛包,不必有人介绍。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6 13:16:56
|
只看该作者
★瑞虹新城
位于虹口区,紧邻和平公园,北到新港路,东到飞虹路,南至临平路,西临沙洪港。总规划用地面积约为4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17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二期、三期已相继开发建成,四期铭庭和五期璟庭也已经陆续推出。
★华东师大一附中
位于虹关路88号,上海市首批市重点中学和首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校区建筑风格独特,是上海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学校之一。它的前身是光华大学附中和大夏大学附中,分别由张寿镛、廖世承和欧元怀创办于1925年。2007年8月起,学校全部搬迁到瑞虹新校区。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1-6 13:17:13
|
只看该作者
虹镇老街以古时的虹安镇命名,据载“清朝嘉庆年,虹安镇开始衰弱。清初,虹安镇一带是乡民赶集,交易集中的地方。虹口港的形成发展以及上海开埠后,虹安镇开始衰落。”
★虹镇老街
东从新港路起,向西延伸到虹镇北街和飞虹路交界处。全长约500米,两侧由南涵盖到天宝路,北与飞虹路比肩。1945年至1950年之间,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从江苏等地迁入虹镇老街地区,搭建了以稻草为屋顶的棚户栖息而住。解放后,虹镇老街两侧大量违章建筑比比皆是,一度成为棚户区的代名词。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瑞安集团规划建设瑞虹新城,在未来,虹镇老街将旧貌换新颜并建起大型商业项目。
★保民新村
位于保定路520弄,东靠大连路,西临保定路,南沿东余杭路,北至周家嘴路。1940年前后,一批外地农民陆续在此搭棚安身,逐渐形成人口拥挤的棚户区。1968年,棚屋拆除,翻建成简易工房。1979年改建成6层口字形住宅4幢,条形住宅2幢,连配套设施共4万余平方米。限于当时条件,居住密度较高。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4-1-6 13:17:57
|
只看该作者
吴兄Victory:虹镇老街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现在的实验小学就是我以前的家,那个延风副食品就是我以前的中学。不管别人怎么说这里不好,我永远爱我的家,这里有我所有童年的快乐。顺便说一句,我祖籍宁波。
上海冷空气:在上海人印象中,虹镇老街一直都是苏北人最集中的区域。今天,在经历了漫长动迁之路后,虹镇老街终于迎来新生。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4-1-6 13:18:39
|
只看该作者
临平路站
位于虹口区临平路飞虹路,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的地下车站,该站设有1个岛式站台及1个侧式站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