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930 回复:8 发表于 2005-12-28 18:23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20:2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月主题之征昏启示]才昏八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西晋时,有个喜欢附雅作诗的狂徒,叫做谢灵运。此人某天心血来潮,居然对天下才子排起了座次,声称:“天下才分十斗,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用一斗。”
        此话甚是不惭,且不论后世的李太白、杜工部,即便是同时代的陶渊明,也不输给小谢半分。竖子狂妄,一番痴人梦呓,虽伤了大雅,好歹留给后人一句“才高八斗”,算是为瑰丽的中华成语宝库添了一丁。

        若以常人之心揣度,所谓“才高八斗”者,必是心智早开的人物,经天纬地、修齐治平,不在话下。书生以诗辞歌章治天下,据说在唐代,科举考试的题目便是吟诗作赋。到了宋朝,方才觉出“百无一用是书生”,把“艺术之才”与“理政之才”逐渐分开。西方的柏拉图声称要让“哲人治天下”,而在中国,似乎是“诗人治天下”。历代君主,无论长在宫廷,还是小民出身,登极之后,少不得风雅一二,做一做天下文人的楷模。谢灵运所道的“才”,那是“艺术之才”,若不是专业人士,自当玩过便罢,一头扎将进去,“玩文丧志”、“嬉诗怯智”,甚而混淆了“艺才”与“政才”的界限,这只能算作“昏才”。

        溯史抚卷,此等“昏才”还真能排出一摞。
        那对南唐后主父子--李璟、李煜,便是“昏才”的典型。老爸李璟,在词作上颇有造诣,开创了南唐朝廷填词作诗的风气,可一枝绮丽之笔却遮掩不住他的政治低能,醉心文学的同时,把朝政托付给一班乱臣贼子。他遗传的文学基因,孕育出国史上最伟大的词人李煜。比之乃父,儿子李煜更是对国家大政有着天生的“性冷淡”。面对山河的破碎,他不忍看,也不敢想,用酒、用色、用词章来麻醉自己的神经。在诗词中撞钟度日的李煜,终等来了国破家灭,政息人亡的惨剧。那阙“垂泪对宫娥”,笔者每每读至,总禁不住涕泪潸然。
        前有吟词亡国主,后有丹青文墨囚。北宋那对“书画皇帝”--徽宗赵佶、钦宗赵桓,活脱脱一座书香门弟,艺术之家。老爸赵佶擅长书法,一手“瘦金体”字,笔锋锐利如屈铁断金,独步天下。都说字如其人,可正是这位字如刃戟的男人,大敌当前之际却成了软柿子,把举国之责“推”给了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继续练字。儿子赵桓,于绘画上造诣极深,尤其精于工笔花鸟,栩栩如生。一俟金兵南下,花失容,鸟失色,父子同作虏,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金人戏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此等“二昏”之爵,虽屡屡刺痛汉人之心,但以全局观之,倒不失为对“昏才误国”的最佳注释。
        除却这两对“昏父子”,史上的“昏才之君”还能历数许多。南陈后主,能赋“玉树后庭花”,精撰歌章竟成亡国之音;李唐玄宗,能谱“霓裳羽衣曲”,翩翩胡旋换来渔阳鼙鼓。金朝的章宗完颜璟,虽是游牧民的后裔,却也精通汉族文学,正是他的“好文疏政”,令强大的金王朝步入黄昏。还有清代的乾隆帝,人到中年之后,迷恋书法,忙于四处“走穴”,热衷于替名山古刹题词留匾。烟花艳词中,大清的国运在他这里转了弯。

        若是不学无术的恶君灭了国,后人多半讥笑不齿,可身怀才学的“才君”丧了邦,我们总会唏嘘一番。在笔者看来,后者尤不如前者。那个西晋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属下替他挡了箭,还懂得掉泪感恩,可赵佶那厮征集“花石纲”,却不顾老百姓的饥苦。
        诗词书画是陶冶情操的良药,可药用多了,就会产生“药物信赖”,沉醉而不能自拔。当年明朝的张居正做帝师,教小皇帝练字,等到练得有些像样了,便停下不教。太后惊问其故,张居正答:“比之经史,书法总是末节小枝,不宜花太多精力”。张老的眼光确实独道,可惜世人多不能明了他的苦心。

        把“艺术之才”这味药用得恰到好处的,要算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吟得湘水变色,天地动容。当年“蒋委员长”最头疼的就是和毛泽东通信,因为毛的华丽词句总让他颜面扫地。艺术功底极深的毛泽东,没有让“才”成为他救天下苍生的绊脚石。如此“才”、“干”合一,无怪乎世称毛为“神人”。

        读史作鉴,惊觉“昏才”毁人。诗词乃文字游戏,也若一件玩物,浸淫其中,荒疏正道,也堪作“遗害无穷”。

        天下“昏才”亦有十斗,前朝昏君已占八斗,余下二斗,一作绫,一作锥,悬之于梁,刺之于股,供我辈常纠常警。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8-28 09:34:22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6 20:19
  • 签到天数: 170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05-8-27 21:30:57 | 只看该作者
    曹操是诗人
    毛泽东是诗人
    巴顿也说自己是诗人

    亡不亡国,能不能政,我倒觉得跟有没有“艺才”并没怎么直接关系
    像李煜等等,难道无“艺才”便能政,能国了吗?
    我倒觉得凡所谓伟人,必有怀“艺才”,要不然他就不可能有那种思想深度,那种才情跟才略。
    这也是有别与碌碌之辈的一个品质吧。

    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写起来也拨费精力
    我对楼主为何写此文章挺感兴趣
    是情趣所致还是以此谋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11 23:32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发表于 2005-8-27 21:35:4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人或许是错生于帝王之家,因某一嗜好而成为亡国之君。为他们感到惋惜!若是一常人,象李白那样,被后人称颂、景仰,但是一样没有能在官场上展现其才能,只能用诗词来挖掘官场的丑恶。只因为他能够避开。
    其次,为什么选他们当皇帝,我看是选择的人眼光也有问题。仅看到他们身上某些长处,而未考虑到执政之能。最终导致国破家亡。我认为亡国的根源也有一部分在于此处。


    哈哈,还是慢了一拍。
           

    此贴由 candy_li 在 2005-08-27 21:38:3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5-8-29 10:13:43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gogoorc 在 2005-08-27 21:30:57  发表



       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写起来也拨费精力
    我对楼主为何写此文章挺感兴趣
    是情趣所致还是以此谋生啊?




    这位朋友看来很有好奇心啊,有哲学家的味道.

    "房间里突然滚进一绒线球,小猫追了上去...

    而人却向绒线球滚来的地方张望着,

    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

    也许,我也属与这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9-1 10:40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5
    发表于 2005-9-1 21:14:19 | 只看该作者
    招募中!!
    啊有哪个女人愿意把我带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6
    发表于 2005-9-2 17:37:3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主题:[八月主题之征昏启示]才昏八斗   

        yeshuwei
    :佩服了,这个一看就是文学功底深厚的人写的东西。
    你应该8斗没么3斗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5-12-21 19:56:45 | 只看该作者
    张居正那段说的有道理。我们宪法老师就曾持相似观点:何必费那么多功夫把字练好?只要写得让人看的懂就成了;何必那么钻研英语?你们今后是做律师,又不是做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1-7-4 13:2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8
    发表于 2005-12-26 20:38:01 | 只看该作者
    眼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5-12-28 18:19:42 | 只看该作者
    yeshuwei兄:
    不知那些才子们看到你这“昏才”之评有何感想,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才”能扬名,同样的,也就
    能够毁名。
    可怜了李煜、赵佶,早知如此,就该和宝玉一样,一出生,
    带块免职令出来:天命不应做皇帝。
    人们,也就释然了!
    呵呵----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5-12-28 18:23:5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