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213 回复:5 发表于 2006-1-12 18:4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12: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二月主题]盘账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旧时每至年关,那些个钱庄票号、大户名门,少不得来一番盘账,算盘子一拨拉,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全年的进项亏空,喜忧哀乐,全在一片稀里哗啦的算珠声中见真招儿。张恨水先生《金粉世家》中的情趣文字,为我们真实还原了大家族年终盘账的盛况。老爷少爷、夫人小姐、少奶姑舅,一年晃过,流油的流油,亏空的亏空,借债的借债。人情的冷暖,姑表妯娌的世故,盘桓在一叠叠浩厚的账册中。
        而今我辈皆是家徒三口,人丁不兴,比不得当年金总理,生下一帮纨绔少年,凤啊鹏啊鹤啊燕的起上一堆“鸟名”,却也要年关盘账,拨一拨那排尘封的算珠,摸一摸家底的厚度,于一年的血汗奔忙也好有个交代。

        小家庭的账本,厚不过页,长不盈尺,没有繁复的借入贷出、产权关系,只余下红、蓝两种底色。蓝笔载进项,红色划开销。蓝多红少,赢来一阵财源广进的狂喜;红多蓝少,换回一场入不敷出的愁苦。最揪心的,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式的坐吃山空。真是吃一回山空,多一丝白发。
        眼瞅腊月将至,哆嗦着翻出家账,那遍页皆是的蓝色令我一时心情舒畅。待细看才发现,笔笔进项,仿佛山涧细流,潺潺涓涓;而那仅有的几次花销,当真如黄水溃堤,长河呜咽。
        大惊失色之下,忙察探究竟,原来光购房一项,竟一次花费巨资六十万。
        六十万啊!当年挨枪子儿的刘青山张子善也贪不到这个数,现下三口之家轻轻一笔,就这样给勾划掉了。中国人,喜的是房,忧的是房,怨的是房,奔波一辈子,也就图个能挡风遮雨的窝。不由感慨起我们这个民族的居住现状来,人皆云:如今没有吃穷的,没有穿穷的,只有生病医穷的,买房买穷的。文人骚客擅演绎,寻常百姓好归纳,一副国人可怜的居家图景,几句归纳之下便给白描出来。
        有个叫做约瑟夫.史迪威的美国牛仔,花了二十年功夫游历中国,最后总结道:“这是一个地球上最耐于生存的民族,一片瓦,一张叶,几滴屋檐水,就足以令他们繁衍生息......
        西方人看中国,总爱把自个儿想像成传播福音的救世主,来拯救一方化外之民。他们的蓝眼珠触及不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处在观念与现实交错的悖论之中。
        史迪威谈到了生存的话题。生存的要求是普遍的,就如同小燕子的名句:“人要吃饭,猪也要吃饭......”。当年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到北美拓荒是为了生存,布尔人跑到南非立国也是为了生存,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国人举着菜叶瓦片接屋檐水裹腹同样是生存。只不过,洋人可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我们还要加上一条:与脑中的固有观念斗。
        农耕文化形成了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游牧民逐草而居,后工业的洋民可以吃住在房车,而中国人不能容忍居无定所。与之类似的是有着种植文化背景的美国南方人,同样热爱着土地,将之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中国人则把土地视为生命的全部。成语“无立锥之地”常被用作形容一个人的生存窘迫;“死无葬身之地”则是对仇敌最恶毒的诅咒。
        安居乐业,入土为安,是绵延千年的人生理想。杜甫老先生家的茅屋被秋风吹散了,他还要抒发一阵“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豪言,来一场浓具乌托邦色彩的意淫。我姥爷六十八岁那年,便为自己预备了身后事,之后的二十年间,他唯一的趣好就是前往那片精心挑拣的坟地走一走看一看。用死亡来慰藉活着的生命,也许只会发生在对“漂泊”有着深深恐惧的中国人身上。
        从前讲究“成家立业”,而今变成了“立业成家”,其实立业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成家。“成家”的职责历来落于年长一辈,为膝下儿女存一套可以传代的不动产业,是中国父母莫大的人生命题。男权社会留给男性的不只是权力,更多的是压力。“有房与否”成了检验男性价值的唯一标准。房价的压力甚至改变了中国人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败家”,生养女儿成了一时之风。据考,上一次出现养女为荣还要追溯到杨贵妃得宠的时代,有白居易诗为证:“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教生女。”白大诗人恐怕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改变生育风向标的,除了杨贵妃的万千宠爱,还有千年后日渐飚升的房价,实在是“白居”不易。
        革命导师马老先生有言:“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德国老头儿算是替咱号准了脉:农耕传统决定了土地观念,土地观念孕育出内敛自省式的儒家哲学,并且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因此无怪乎,小小的房价牵动着亿万颗脆弱的心,楼市一打喷嚏,全中国人民都得感冒。
       
        年关盘账,盘出一堆赤字,也盘出几多感悟。2005年中国房地产的泡沫神话,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有人投机得手,有人偷鸡蚀米,还有人至今陷在诉山讼海之中。我家算是那种哭不出也笑不得的怏怏一族,好在本人的新房和父母旧居同处一个小区,相邻不过百步,既有照应又不至互扰,省却了“近之不逊远之则怨”的尴尬。虽然价值不菲,耗去了二老毕生的积蓄,但望着“安居乐业”的大头儿子,老父的皱眉还是微笑着舒展开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11 23:32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05-12-23 12:46:40 | 只看该作者
    又到年关,喜欢一家族人围着一起过年的气氛.
    虽然没有奢华的酒席,但是温馨融洽的气氛确是值得回味的.
    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眼中从未改变.
    而最近听到日本人说,他们的观念已经从家,转变成了企业.觉得好笑,原来他们的人性早已经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6 20:33: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今年的楼市风波,多少心酸多少泪,楼主短短千字只是道出其中一角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1-3 10:56:12 | 只看该作者
    哥们儿,多年不见,写的好,感动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1-11 20:36:1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地球上最耐于生存的民族,一片瓦,一张叶,几滴屋檐水,就足以令他们繁衍生息......”寒一记,现在中国人也很娇贵的好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1-12 18:47:0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盘帐二字,纯粹进来发泄一下

    每月月底的报表啊,总把我整得晕头转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