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979 回复:3 发表于 2006-3-28 12: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8 11:5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家小院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曾经渴望能有自己的这样一间小院,不大,但却温馨。种上自己喜欢的一些花草,时不时的约上三五好友相聚同赏,可能还不到所谓欣赏的程度,但一起谈山海经,真是一件写意的事情。
    这让我回想起了当年住四合院的时光了。刚进去的时候,我上初中,大概住了三、四年的光景。院子不大,住着五户人家,也没有想象中有什么树木环绕,是极普通的那种。现在想来,这样的院子已经快没了,被所谓的现代化取代了,幸而留下的,也都成了“文物”,就更不要去体会其中的味道了。
    大门是那种木门,有点破损,可能年代有些久远了。这样的大门一撞就能打开,门倒也不是门了,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这是户人家。大门朝南,门前就是一条青石路,有时半夜,还能听到路上清脆的铃声。如今这条路依然静静地躺着,同周围的现代化抗争着,有些不搭调。也只有通过她还能隐约看见过去这里曾是一幅怎样的面貌,其他的都早已物非人非了。门前有一个路灯,是盏白织灯,上面盖着一个白色半圆形灯貌,灯泡是裸露在外面的,也没有什么花哨,很普通。路灯扯长了夜行人们的身影,忽长忽短,忽远忽近,忽明忽暗。本来这盏灯也不怎么起眼,只是当年,姐姐会拉着我一起去看电影,路灯下总有个人,后来那人成了我的姐夫。因为当时家里还没有彩电,所以,就经常跟着他们一起去看电影,现在想来,路上那盏白织灯可能多余了。
    大门进去,是一个过廊,过廊不长,也就6、7长米的样子,宽4、5米,两边的墙早已泛黄,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裂痕。地上铺着一些砖头,用泥活着,所以,一到下雨天,就容易打滑。这里就成了大家停放自行车的公共场所了。
过廊进去,便是一个小院,之所以称之谓小院,是因为院子真的不大。这里有一个公共水池,大家洗衣洗菜一般都在这里。所以,那时,今天这家吃什么,那家吃什么,都是明白的事。院子里东一根西一根地搭着衣服架,没有条理。因为我家是最后一户住进去的,所以,有利的地形早已没了,只在自家的屋檐下横着一根衣架。院子是四面环绕型的,我想,那时的院子大抵都是这样,所以,才称之谓四合院吧。
院子里也有一些花草,但都是盆栽的。种的是什么花,我也叫不出名字来,也没什么印象了。房屋的东面住着一个老妇人,70好几的岁数了,但身子却硬朗的很。菜场是她每天必去的地方,一大清早。就算什么也没买回来,还是会在院子里和别人扯上今天什么什么菜便宜。要是哪天她提了一篮子菜回来,就知道她小儿子要来了。尽管她有两个儿子,但待遇却相差甚远,每次小儿子的出现都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其中的奥妙旁人不知道也罢了,也从没去问过。再旁边就是一对老夫妻了,丈夫常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靠她老婆一人。住了这么久,我却从没见过老人丈夫的模样。据说后来,她丈夫死后,老人就去云南和她女儿一起安度晚年了。我们家是正对着门的,按古代来说,也算是“正房”了吧。右旁也住着户老夫妻,老头子的老婆死了,后来就又有了现在这位老婆子,两人都是50来岁的样子,老头子喜欢打麻将,可以整天整夜的打,像他那样的年龄,能耐得住身子骨得可不多,老婆子就整天絮絮叨叨,再后来,在街上偶然碰到,说离婚了。最西面的那户人家,应该算是这个院子里最有钱的人家了。一家住着好几口,穿的都一样,吃的却比别人家好多了。共用的水池里几乎每个礼拜都能看到甲鱼,在那个时候,这个应该算的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了吧。
    四合院的房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听年长的人说好像是清朝中期,有的说甚至更远。到底是什么年代的,现在也无法考证了。房屋经常会漏雨,几乎家家都这样,漏雨确实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什么倾听雨声,似在凑乐,那时全没有这样的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家里的盆子经常是不够用的。找来修房的人弄过几回,却仍不能幸免。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房子的年代似的。每到夏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摆个凳子在天井,拿着蒲扇一起乘凉。男的光着膀子,女的穿着睡衣,吃着王家的西瓜聊着张家的事。所以,院子里最藏不住的就是消息了,夜晚乘凉成了消夏的人们最好的方式。像我那个年龄,已经不参与他们这样的乘凉了,厌生无聊,偶尔出去,几个老人会开玩笑的说,“藏屋小姐”出来了,也一直被他们这样叫了好几年,倒也觉得习惯了。
    院子里住的人多,自然也就热闹了多。尤其是在午饭时。那时整条街上还没有通煤气,一般的人家会用上液化气。但住在四合院里的人家几乎家家都用煤球。送煤的人一到门口,就会有人通报,有点类似皇宫中的传话。待到中午时分,引煤生火的场景有点壮观。四、五个煤炉同时发出浓浓的熏烟,犹如舞龙戏珠,可想而知了。
    四合院里住的是老式房子,用的是老式马桶,吃的是李家的饭,王家的菜。如今四合院里的人搬去哪里了,也不得而知。会不会和我一样,也渴望着拥有一间别家小院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06-3-28 12:22:48 | 只看该作者
    没住过弄堂小居,更没住过四合院,想来童年时也少了一些逼仄的温暖

    欢迎lz来嘉网文学,请在下次发文是标注清“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06-3-28 12:46:5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院落只能留在回忆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3-28 12:58:46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住过厢房,这是南方建筑风格的屋子,我喜它枕河而坐落,清早起来自有一股子欢喜的神气,多年前买过一套"四合院丛书",很是喜爱,可惜<园趣>已被借去后失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