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5213 回复:13 发表于 2006-5-4 20: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11:4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披着镣铐的“超女”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超女”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经过湖南卫视三年来的风起云涌,旋律板荡之后,即便是中国最闭塞地区的老太太,也该知道世间还有一种最不可思议的成名方式----“超级女声”,这不仅是湖南卫视发家致富的摇钱树,而且成了引领中国老百姓大众化娱乐方向的领航标,还有法律学者称“超女”为一场社会民主运动,成为2005最瞩目的法律话题。
    有趋之若骛者,也不乏有饱加针贬者。有“炒作大师”之称的名嘴兼名笔宋祖德,深悉“超女”之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也对“超女”戴上了“镣铐”,一是要求严格参赛选手的年龄身份;二是提高节目的文化格高;三是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要在总量上实行控制。
    于是,一向自诩为“皇帝女儿”的湖南卫视,不得不对热得发烫的“超女”定做紧身衣,以应对越来越响亮的社会质疑。
    所谓“质疑”,不外有二:
    一是对未成年人群的影响。无异,“超女”最主要的参与和关注群体是中学阶段的未成年人,李宇春、周笔畅等人的一夜成名,对广大学生少女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文化暗示,即获得人生的成功不一定要依靠自身的长期努力与奋斗,只要有机遇并且“豁得出去”,完全可以从灰姑娘一下变成白雪公主。在去年“超女”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和谐音。许多青少年学生逃课参加比赛,或是迷恋超女而无心学业。今年的“超女”对参赛选手的年龄做了严格要求,于是“假身份证”成了长沙地区最炙手可热的商品,一些不法分子摸准了学生少女们的成名心态,趁机大肆活动,牟取不法利益。
    二是文化导向问题。在去年的“超女”活动中,“评委黑幕”、“买选票”等不光彩事件几乎是伴随整个活动的始终,最令人诧异的是,这些不光彩事件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反而随着既成事实的尘埃落定而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黑幕成了“走红”的理由之一,真是“超女莫问出处,且看拉票功夫”了。再者,去年的“超女”活动中还出现了不少标新立异的事情,比如“菊花姐姐”“红衣教主”等选手的怪异表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缺乏是非美丑观念的青少年,反认为是“有个性”、“不走寻常路”。显然,这类旨在满足部分观众猎奇心理的低俗表演,已经超出了“艺术”的容忍度。
    笔者认为,“超女”之风,现下虽刮得紧,却注定如“土家大饼”那般,没有长久的生命力。“超女”的致胜原因,不外是“新、奇、怪”,虽然其间不乏有唱功出色者,但观众往往更注意她们另类的打扮以及在场外的是是非非。正在“06超女”的浪潮蓄势待发之际,另一位艺德高尚的歌手却与我们默默告别。身患绝症却依然长期资助失学儿童的艺人丛飞,在这个利欲熏天的世界中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在“超女”横行的日子里,我宁愿手捧雏菊,为丛飞寄去一片哀思。
    “超女”被戴上了广电局的镣铐,却依然翩翩起舞。这舞,跳得有些沉重,沉重得令人叹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1-17 15: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发表于 2006-4-24 14:30:30 | 只看该作者
    昙花一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6: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4-24 19:35:57 | 只看该作者
    谁都想一夜成名``````````````或者更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2-9-13 15:4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4-24 20:27:0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宋祖德!他分析的非常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4-25 10:33:52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是大众化的文化,加上比较标新立异的宣传、组织,超女走红也是反映了目前市场的一种文化需求。
    当然也会出现如帖子中所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这也是很自然的。不可能那么多人都是理性的观众,理性的歌迷。这里也提一下,还有很多默默关注的理性支持者。或许他们没有选票,没有发短信,但是他们也爱看超女。

    一种文化现象而已,带来一系列的正面和反映效应也在情理之中,不要去一味追崇,也无需给她戴上镣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4-26 09:57:50 | 只看该作者
    成名要乘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4-26 13:21:21 | 只看该作者
    “超女”让全国人民得到了娱乐,也让全国人民失去了理智,该刹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9-28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8
    发表于 2006-4-26 15:42:52 | 只看该作者
    超女既然走了娱乐路线,那就免不了娱乐大众,您要是觉得可以就看看,不可以就眼不见为净。

    至于“评委黑幕”、“买选票”,娱乐圈又有多少干净的东西呢?可能是我的偏见,那些英皇、无线的明星们除了家境很富裕的又有多少不是靠身体出道的呢?

    至少在我看来这些超女还是相对比较干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5-18 12:2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9
    发表于 2006-4-26 22:04:07 | 只看该作者
    [glow=300,black,10] 说的好听点么是商业炒作
    难听点么就是无聊的人做无聊的事,引来一帮子无聊的人来看
    [/glo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6-4-26 22:27:28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我的同事明天也去参加什么超女,好象是后天吧,在杭州!怎么说呢,只能先祝贺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