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058 回复:5 发表于 2006-7-12 12:55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3: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记]诗僧种种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灵隐禅师慧远手批一句:法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耶?,只此开了方便之门,吃肉喝酒的和尚遂见长了。张大千因为恽氏南田在山中的诸件乐事,偏要轧头进去,然戒疤疼痛,僧规烦琐,深山寂寞,兀自三天两月,便有其兄善孖接他还俗了。张大千终究是个顽童,法门广大想必也容他亦释他,然除了他这个意外,百年间吃寺门粥饭的僧人,数得出几个佛法恢弘者,其余碌碌,并且相安无事。

 想来如今南北寺庙三百家里已数不出哪家正宗了,亦不怪,当黄门城墙变成众僧上班下班的的企业单位时,所有关于晨钟暮鼓所发出的声音大概不怎么涤荡人心了。人心也无须涤荡,进香的还在,还愿的也还在,僧家偿还给众生一个让人感性的仪式就够了,那种仪式甚至已经说不清是热闹还是冷清?但凡能消灾避难,功德也好,虔诚也罢,利己的佛学终究显灵了。

 听闻东坡居士时坐山中,与僧友同苦笋,共蒿蓬,所清谈者朗朗天地无所不及,饮善烹和尚的茶,听善操和尚的琴,自是风清月白,面目好生可喜。再闻怀素和尚必定要在其禅房前后布满芭蕉,说是清贫无法得纸而写字在芭蕉之上,亦是蛮憨可爱。这些僧人的外学竟然是中国人对于和尚最美妙的回忆,相去佛学甚远甚远,即便是那个慧远禅师钦点的济颠和尚,亦要比坐穿蒲团的高僧深入人心。倒是如今的法门广大中,也可见学历不低,资质不俗的沙弥,却早已数不出哪个书画双全,哪个琴箫兼操?哪个能体味一片诗心了!

 昔人踪迹渺不可寻,而今的和尚倒是情愿随波逐流。《全唐诗》里僧人留下累椟的寺外青山相貌,到如今连抄袭的兴趣都索然还给了包装一新的佛像,诗的意味竟然与佛经心法隔离到陌路不识的地步,真真是一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庸医的方子。不忍卒读,倒只见元代高士一味往僧道里靠,也可见八大反复出家还俗,人间任性的影子叙说着诗歌本位的真相,继往者也足以迷恋先人高僧的种种荒唐。却不知是何时断的根,原本一脉相承的诗僧衣钵终究是分野了,分的好,诗人可穿西装做“正儿八经”的诗人,僧人可穿袈裟做“阿弥陀佛”的和尚。了不起的各司其职,了不起的现代人。

 倒是苏曼殊死了,柳亚子才不停思念着他,一个聘才而不尽才的诗僧片段总是无端得惊心动魄,足够让之后一百年的文人变得无比营碌。既见尚留微命时的无量春愁,亦见荒冢残骸后的不减风流,心性何等烂漫,若有时光置换,唐人气味之感。今人想必不知“远宗”两字是何等分量,文艺水准抵达到无视光阴是多么不可思议。《白马投荒图》全然是冷兵器时代山高水长的缩影,和纷扰的二十世纪无关,和中西合璧的争论无关,脱离主流的绘事方可见精神的超然独立,徐悲鸿先生说“一意孤行”如是。直是天生得苏曼殊,天生得古典精神的和尚。

 李叔同的步履稍慢。如果说苏曼殊是天生的诗僧胚子,而李叔同则来得洗尽铅华,更有南宗历尽红尘后醍醐灌顶的偶然。生命轨迹单向并且单一,弘一扭断了前生种过的瓜藤,自开奇葩了。倒是这般的和尚,方见佛家怒而叛逆的品格原是一段新生,与《易经》同理,与诗歌辨证亦是同理。佛家之语真有味道,说的是众生都有兰花指,众生便都有了佛缘,只等那些慧心初具的人开启了智慧法门,而不再拘泥于形式。这才成全了弘一,成全了以诗性为僧的可能。悲欣交集,好一句看似枯涸诗僧的真性情!

 也不知是谁,说起佛学虽源自西域,到了中国,才得了土壤。大致是诗,是诗中的钟灵毓秀,诗中的电光火石,让佛学中气韵生动的部分变成了灵性的根本。很难想象一个文艺水准不堪的僧人会被呼喊成大师,《法华经》《严楞经》《维摩经》读透这些佛家的大乘经法是要具备何等的修养。但只见跳梁小丑、虚妄之徒反复搬弄着浅薄的佛家偈语恣肆装神弄鬼,一来金身,二来正果的伎俩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诗意的中国佛学从来没有刻意的求神求仙,诗意的中国高僧也从未一心只求正果。诗僧种种,才有机缘种种。

 那年山中遇到一丛凌霄,不依时节地怒放,却勾起“人间三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自是唏嘘不已,花木灵性亦在山居岁月里变得缓慢起来,而我等匆匆来客,岂能分辨的出哪处是僧,哪处是诗,哪处是自然而然的造化!过去的三百年和一千年,已无法分辨,所有堪为诗僧的沙弥依旧眉清目秀。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1-30 19:24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06-7-6 20:47:02 | 只看该作者
    不想梳子如此雅兴,佛道禅心路遇诗,信手拈来好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00:33:26 | 只看该作者
    近日读到《雀巢语屑》里孙多慈写画时有“无枝可摘,独倚危台恍然白首,流亡人记之”一款,真是淡淡的女人哀愁萦绕周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1-30 19:24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地板
    发表于 2006-7-10 08:39:56 | 只看该作者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7-11 13:47:54 | 只看该作者
    梳子,我无聊逛到这儿。。。

    看到你的这篇文字。

    我只想坐在花园子里,风清月白,且共从容。

    谁不想,谁不想,意境有高下,欢喜有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7-12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逼着自己读了几段,意境平和,清心寡欲.
    所述僧事,也许是连着佛门的净地,更是有无欲,极清净.
    然我,尘心太重,又向来马虎,不是我能读得下去.

    文采高妙,造句谴词,断句连章,有种说不出的美感~~~~~~~~ (偷懒,不具体罗嗦了)

    反正,是我等看了眼红,却是学不来的手痒.
    但,我总觉得有一点点缺欠处,过多的例子的整合,少了那么点自我看法,
    因所述之事加之所用之言,看似非常平和,淡雅.但在这方面的处理的技巧,可梢参考下 陶潜的 田园诗.
    小雨拙见~ 大侠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