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976 回复:4
发表于 2014-8-10 10:4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昌平路 树冠已高,旧事依稀
远去的菜场与后来的乐坊
大概是十四五年前的光景。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在昌平路余姚路海防路这一带,我推着自行车和一个女孩在马路上走着。没想到,这一幕被我的邻居——一对中年夫妇看到了。他们打电话告诉我祖母,意思是我可能有女朋友了,很欣喜的样子。其实,那个女孩只不过是和我一同从夜校出来。她指给我看她家的旧门洞,在海防路上,那时候还没有完全拆迁。
我那位中年邻居后来结婚住到了女方家里,也是海防路附近的老房子,所以他能在那个秋夜里见到我。
随着这些住家的搬离,此地又造起了高档商品房。什么君御豪庭、静安豪景苑云云,总之是不带个“豪”字都不好意思在这里打桩施工了。然而,不知为什么,此地的胶州路菜场却渐渐地没有了人气。倒是为了应和这些个“豪”们的豪情,余姚路开了个同乐坊。记得2006年时,刘嘉玲在此开了个酒吧,我正好为某杂志写了一篇有关昆曲的稿件。于是杂志借酒吧,请来上海昆剧团的黎安、沈昳丽,拍了些现代又古典的大片。为此,我倒是又写了篇文章《和柳梦梅杜丽娘喝咖啡》。
那若即若离的梵阿玲旋律
如今,昌平路、海防路一带的弄堂房子大多已经拆迁了。就连昌平路站南边常德路上的恒德里,也早不是旧时模样。我在一张1950年代的旧照片上,看到了类似黑体字的“恒德里”刻在弄堂口的过街楼下方,每个字都比窗户大。其下挂着小幅的标语——“拥护上海紧缩人口措施,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回乡生产”。如今,恒德里的美术字标牌早被印刷体的隶书替代。倒是在弄堂口挂上了“恒德里聂耳旧居”的铜牌。
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后,当时的联华电影公司为了节约预算,停办了联华歌舞班,并给大家发了遣散费。聂耳、黎锦晖等组织所有社员,办起了明月歌舞剧社。当时王人美、黎莉莉、周璇、黎锦光、王人艺等,都参加明月社的活动。后来,为了节约开支,明月社搬到了赫德路恒德里65号,直到1933年春。我曾经看到一张1932年拍摄的老照片,从左到右:黎莉莉、黎锦光、聂耳、王人美、黎明健、于知乐、白虹。在黎锦晖女儿的一篇重访文章中,对这张照片这样描述——“看得出这整洁的弄堂还曾经是这些女孩子溜冰、嬉戏的场所,想必她们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银铃般的笑声,动听悦耳的歌声曾回荡在弄堂的上空。”
80多年过去了,如今,门口的雕花、窗户与电源盒都与当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当年聂耳所奏的小提琴曲,那梵阿玲的曲声,若即若离确已远去……
程乃珊笔下的那人那事
从昌平路站出来,一路往南。走到武定路,这附近有作家程乃珊女士的家。再往南,到北京西路铜仁路,就能看到儿童医院马路对面的绿房子。
去年4月22日,程乃珊病故。回想我曾经几次采访乃珊女士,她的和蔼可亲在吴侬软语间流露出来,我真是为上海失去这样一位典雅的女士而感伤。
程乃珊的母亲于90高龄仙逝以后,她保留了武定路父母房间里当年结婚时的家具和一应摆设。“我在爸爸妈妈的房间摆放他们的结婚照,就在五斗橱上。”程乃珊当年对我说。更具知名度的,则是程乃珊小说《蓝屋》的原型,位于铜仁路333号的绿房子。程乃珊曾经披露:“屋主是颜料大王、旧上海富商吴同文,他是我丈夫的外公,因而知道一些有关的故事。”
在程乃珊去世一周年之际,我听说这座当年出自邬达克设计的豪宅,完成了大修,特别是对于外墙体的色彩——刮去层层涂料还以最初颜色。在修缮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保险箱。当初,绿房子的主人吴同文说,这所房子100年后也不会落伍。在程乃珊的作品使之名声大噪之后,如今的修缮,让宁静的老屋或许会焕发出别样的神采。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0 10:44:29
|
只看该作者
★静安区工人体育场
位于昌平路888号。1935年公共租界在胶州路与新加坡路(今余姚路)交叉处建占地40亩的胶州公园,以体育活动场地为主。1976年10月,改为静安区工人体育场,建有上海市第一块进口人工草皮灯光足球场和350米塑胶田径跑道。
★同乐坊
位于西康路、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根据1947年英制地图记载,当时的同乐坊内坐落有中国钢铁工厂、中国钢品厂、马宝山糖果饼干制造厂等弄堂小工厂。2005年,此地改造成同乐坊,是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上海时尚娱乐和文化休闲产业的消费场所。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0 10:44:53
|
只看该作者
★海关图书馆旧址
位于新闸路1714号。其前身为海关总税务司图书室,亦称赫德图书馆。于1931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并提供阅览,后为适应馆藏文献的增加与阅览者的增多,拆除了旧馆,并于1935年在新闸路新址另建新馆。新馆高四层,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按图书馆的专业要求设计,书库采用钢质书架、送书电梯等新型设备,于1936年6月建成对外开放。海关图书馆在解放以后收归国有,现归静安区图书馆使用。
★上海市政委员会电力部住宅旧址
位于胶州路561号,建于1926年,由上海市政委员会电力部出资兴建,建筑风格为欧洲乡村别墅式,假3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56平方米,现为一家幼儿园使用。
★龚氏住宅旧址
位于胶州路522号,建于1925年,建筑为砖木结构假三层,坐北朝南,属英式风格的花园别墅,由思九生公司设计。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0 10:45:11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冷空气:昌平路是“上海最美林荫道”之一,位于附近余姚路西康路交界处的同乐坊已经逐渐成为年轻人文化娱乐的新地标。
红色雄狮:静安区工人体育场位于昌平路胶州路口,最早曾经叫作胶州公园,后来为了纪念抗战英雄谢晋元改为晋元公园。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0 10:45:34
|
只看该作者
昌平路站
位于静安区常德路昌平路,为轨道交通7号线的地下车站,于2009年12月5日启用,为地下侧式站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