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281 回复:2
发表于 2007-2-9 13:1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9 13:4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是19世纪末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专家,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osis theory)的创始人。
(一)基本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无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格着手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因。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或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libido)”,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指的就是性本能的发展。弗洛伊德所指的性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两性关系,还包括吸吮、手淫等使身体舒适、快乐的情感。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时期力必多集中投放的部位不同,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从而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的阶段理论。
(1)口唇期(0-1岁):弗洛伊德认为,新生儿和婴儿的力必多主要集中在口唇部位,此时吸吮、咀嚼等嘴的动作是获得快感的来源。
(2)肛门期(1-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肛门是其性感带,他们从排泄中获得性的满足。
(3)性器期(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其力必多主要集中在生殖器部位,他们会通过抚弄生殖器或对生殖器的其它关注活动获得性满足,并且,男孩会出现“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伊谛普斯情结”),女孩会出现“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 又称“爱烈屈拉情结”)。
(4)潜伏期(6-11岁):这时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停滞或倒退的现象,“恋父”或“恋母”情结得到抑制,压抑作用开始启动,同时道德感和羞耻感开始培养起来。
(5)青春期(11-20岁):弗洛伊德认为,女孩从11岁,男孩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性的能量又重新涌动出来。
(二)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发展到青春期,原来相对平静的状态被打破,性的能量又重新像成人一样涌动出来。青少年无意识中所产生的接近异性父母的倾向,即“伊谛普斯情结”会再次出现。但他们为避免产生乱伦的体验而选择成熟异性作为爱慕的对象。弗洛伊德指出,如果这个时候的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解决“俄底普斯情结”问题,可能很容易地出现性心理问题,如同性恋。
不过,弗洛伊德也指出,“伊谛普斯情结”也并不是特别危险的。他认为青少年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与异性接触。如果只与同性别的人建立友谊,青少年很可能只对同性别的人感兴趣,产生性别角色倒置,所以应该与异性建立适当的关系。与该情结相联系的另一件任务就是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建立自己的生活。这也是青少年发展的最重要任务。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感情上的分离常常使他们感到痛苦,但青少年必须释放自己投放到父亲或母亲身上的“力必多”,同时要摆脱父母的权威控制,所以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产生代沟问题,如对父母的反叛、憎恨、敌视等。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在青春期所经历的生理变化会带来行为上的变化以及适应上的困难。因此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也很容易出现精神机能障碍。
后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在此基础上对青春期进行了许多重要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她指出,青少年在体验到恋母情感时,很快就想逃离父母,否则会感到紧张不安。有时,青少年会搞出对父母无中生有的怪事设法摆脱父母,比如有的青少年会因一点小事而离家出走。有时青少年试图抵御情感和冲动以保卫自己,而不管他们情感的指向对象是谁。例如,有些男孩或女孩可能坚持挑食,拒绝自己喜欢而有吸引力的服饰、跳舞、音乐,以及玩笑、任何轻薄的事情,他们可能设法通过精疲力竭地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这实际是一种禁欲的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过度行为以防止自己陷入情感和欲望的沼泽。另外一种防御冲动的方法就是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青少年试图把有关性的和攻击的问题转移到一种抽象的、智力的高度上。他/她可能费尽心机制造有关爱的本质和家庭的理论,以及有关自由和权力的学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升华策略,青少年力图把不被社会许可的欲望、冲动等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东西。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摆脱对父或母的情感依恋,以符合社会所容许的标准。
(三)对该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很多激烈的批评和抨击,也曾受过深情的赞扬和肯定。总起来看,它对青少年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于:(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拓了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以前,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从未涉及潜意识、无意识领域,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把潜意识、无意识引入了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推动了对儿童青少年早期经验的研究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于青少年“俄底普斯情结”和性本能的研究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学领域而且对其它学科领域如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也有其致命的弱点,这主要在于:他的理论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缺乏客观实证的研究证据;带有泛性论倾向,把儿童青少年的一切心理现象都归为性本能的作用显然失之偏颇。此外,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精神病人,其理论不能普遍适用于正常人,从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理论的启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以上几种理论都偏重于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如霍尔的“复演说”强调遗传素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格塞尔的“成熟论”则强调生理成熟是控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根本机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则把心理现象统统归结为性本能。虽然这些理论观点对个体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阐述对于今天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仍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它们都忽视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显然是不对的。
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转化而来的育儿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格发展:
个体所经历的心理性欲念发展阶段:
1、口腔期(口唇期) 0岁~1.5岁
摄入—获得 吸吮—坚韧 撕咬—破坏 吐出—排斥 紧闭—拒绝
口腔期滞留性格:依赖、悲观、被动、猜疑、退缩、害怕、抗拒等消极人格特征
婴儿的哺乳期应达一年,不要过早断奶,断奶过早的婴儿长大后往往寻求别种方式来弥补口腔期所没有得到的满足,其中男性表现为抽烟、女性表现为吃零食。在整个口腔期中应坚持用母乳喂养,一方面对孩子身体健康有利,另一方面通过哺乳动作所带来的身体接触能够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其心理发展健全。
2、肛门期 1.5岁~3岁
学会控制排泄过程,使之符合社会要求
肛门期滞留性格:冷酷、暴躁、顽固、好破坏等消极人格特征
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帮助孩子控制大小便,并且讲究帮助的方法,不能过于严厉或宽松。这一时期是社会规则内化的关键时期,要让孩子了解到规则的存在,并学会遵守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3、性器期 3岁~6岁
了解两性器官与性别差异(恋父恋母情结,获得男性和女性的行为风格)
这一时期是孩子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注意要将孩子按照他们各自的性别特征来培养(男孩要当男孩养,女孩要当女孩养),对男孩要培养他勇敢、果断的性格,女孩要细腻、温柔的性格。这一时期的男孩子往往具有恋母情结,女孩子往往具有恋父情结。对于孩子的情结一定要给予满足,使他们能认识到异性的行为风格,这对他们将来成人后与异性的交往有很大帮助。但是6岁以后恋父恋母情结必须彻底消失。
4、潜伏期 6岁~12岁
接受教育的最重要时期(学校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性同伴交往等)
1)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获得人类知识 3)掌握正确技能(动作、智力)
4)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这一时期要注意了解孩子所结交的同性同伴,尽量使之能与人格优秀的同性做伴。
5、生殖期(青春期) 13岁后
两性意识萌动(奠定人的行为模式,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实施爱与工作)
人类性心理的发展是先慢后快,所以13岁应开始进行性教育,并使其懂得爱是付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