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7-6-4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评论一本书
很久以前(大概有一年了吧)一位淡大研究生曾经写信给我,询问如何评论一本书.这事儿说来话长,我手上又忙,并没有明确回覆他.趁这个机会,让我言简意赅的谈一下.
评论绝对是主观的.所以书籍作者不必因为看到几篇好评就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看到几篇坏评就难过得想自杀.一本书究竟贡献度如何,要经历时间这一关,以及大众口碑这一关.
然而在主观之中,做为一个评论者,要尽量找出客观的论点与支撑.「直接情绪映射」与「专业书评」,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你不能以自己的需求来「想当然耳」别人的需求.直接情绪映射就是:
* 这本书没有我要的,烂!
* 这本书一大堆我不要的,烂!
* 这本书写这麽浅,给谁看呀,烂!
* 这本书写这麽深,给谁看呀,烂!
专业书评则是:
* 这本书没有我要的,但它的书名是什麽
* 这本书一大堆我不要的,但它设定的读者层在哪里 有没有明白示之 (不看序,不看导读,不看前言,可就不要蒙着头瞎说啦)
* 这本书写这麽浅,但是浅中带有观念吗 还是光只 step by step 的白痴教学法
* 这本书写这麽深,但是有没有深入浅出 有没有适度的铺陈 或者有没有 bibliography
这些都是比较客观的论点.至於客观的支撑则是,如果要说一本书哪里不对哪里不好,就举个实证,一翻两瞪眼,没人会有第二句话.(像「结构松散」这类评语,倒真的很难实证.这是总体观感)
一本书,不是写给一个人看的,是写给很多人看的.每位可能的读者背景都不尽相同,作者的立场便是在预设的读者群内异中求同.如果都不需要铺陈,不需要趣味,不需要方便,不需要前导,那就像一出戏只有主角没有配角,要怎麽看呢到底 如是,那麽套句 dyliu 的话:『去 download tech. spec.,免费的,慢慢看吧!』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场演讲或一本书或一本期刊杂志,如果其中有50% 带来帮助,那真是托天之幸;有 30% 派得上用场,那已是百中挑一.我的华邦朋友 hunter 对我说,他订阅一年份的 MSJ, DDJ,只要其中某一期的某一篇文章带给他工作上帮助,就值回票价了.他说,第一,读物非针对我个人而写,第二,读物真的对我的 project 带来帮助,我哪会在乎这些小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