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001 回复:1
发表于 2007-8-3 00:56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窗外绽开着美丽,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上说:“春色满园关不住”,诚然,春色悄悄地透过窗的缝隙进入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眼里。他曾是作品浩繁的文学艺术大师,他曾是学识渊博的哲人,他曾是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他曾是锐意革新的教育家。他一生所有的贡献,不但在印度历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在老人安适的坐在摇椅上静静的对视着春天的美丽,坦然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
这位老人是谁?是谁有如此的功力可以拥有超强的国际影响力呢?他就是泰戈尔——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者。
20世纪初期的印度深陷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的殖民。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受到剥削,使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陷入贫穷、愚昧之中。人说:“时世造英雄。”。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位伟人应运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1861年5月7日,罗宾德拉纳特诞生在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要纠正的一点是:泰戈尔家庭原姓塔克尔(孟加拉人的尊称,意为“圣”),泰戈尔是它的英文变称。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儿子,被大家昵称为“拉比”的罗宾德拉纳特成为每个家庭成员钟爱的对象。但他并不受互溺爱,恰恰相反,这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十分简朴。鞋子和袜子要在儿女们长到10岁时才按宗教法规批准穿用。拉比在中尔答进过4所学校,但他都不喜欢。他厌恶那种无视个性的教育制度,厌恶远离自然的、牢笼般的教室,对教师的敌意态度和野蛮体罚更不能容忍。他喜欢的是校外的花园、池塘、春天和白云。后来他还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在孟加拉学院读书,但都没有完成学业。他后来致力于教育革新,与此不无关系。
话头再回到这行将就木的老人现在他不在对视春天,目光转向离他不远的书架上,开始静静的回忆:
“我在印度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我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现,恐怕就是我惊人的创作量了。12岁的那年我开始写诗,在60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诗歌上千首,歌词1200余首,并为其中大多数歌词谱了曲;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200多篇,戏剧38部,还有许多有关哲学、文学、政治的论文及回忆录、书简、游记等;此外还创作了2700余幅画。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我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处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东方作家。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这一切造就了什么呢?造就了我这行将就木空壳的虚名。”
突然,乔蒂林德拉纳特的妻子卡丹巴丽·黛薇打断了他的回忆,年迈的女人走进了书房,泰戈尔舒心地笑笑对卡丹巴丽·黛薇说:“名利不重要,你的美丽,你善接任善解人意,你的优雅宽厚,她你在我身上倾注了深深的爱,给我布置出一个精美优雅的环境。你几乎成了我理想中的人物。使我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度过一生中最愉快安适的日子。” 卡丹巴丽·黛薇淡但淡淡地笑了一下离开了书房。
老人对着书架继续回忆:
“祖父德瓦卡纳特“王子”。同时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当时许多进步人士的改革运动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
这位“王子”的继承人德本德拉纳特不同于父亲的热衷社交,他性格内省慎思,潜心于哲学和宗教著作的研究。他兼具三种不同的气质:对宗教的笃信,对艺术的敏感,对实际工作的精明善断。对名气更大的儿子,他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的温文尔雅、尊贵大方,博得了“玛哈希”(意为“大圣人”)的美称。 《新月集》让我得到了“儿童作家的”称呼。《吉檀迦利》让我登上了人生的颠峰。”
这时泰戈尔把《生辰集》挪到自己身边。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著作了,完成于1941年,既是他面向死亡的那年。看着这部著作,他哭了,失声的对着春天哭了。哭着哭着,他又从书架上使命的抓下《吉檀迦利》,这举动耗尽了他最后的力量,他把诗集揉在怀里,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当卡丹巴丽·黛薇再度打开书房的门时,发现他侧着头已经安详长辞于世了。
|
|
|
|
|
|
|
|
喜欢你BLOG中的另外几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