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375 回复:8 发表于 2007-7-31 22: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17:4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散文]她在丛中笑——谨以此文献给一切享受真、善、美的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聊斋志异.口技》篇中,有一奇女子,不但能招神替众人医病,而且还会口技。各色人物声音自她口中独出,窗外聆听之人便能分辩谁是九姑,谁是小儿,谁是二婢----而且声音各异,性格不同,村中人非常惊奇她高超的技艺。
    我想,先生与我,就如这奇女子与村中人。奇女子并未与村中人正面交往,村中人却已凭耳中所听到的曼妙音色,对这奇女子心生敬意。

    早在五、六年前,我这村中人便已闻知先生大名。从她学生口中,略微地了解了先生的人品。说她热心于桃李培育,她不计名争利。一生从事音乐教育,得奖无数,诲人不倦,最最难得,却是永保一颗赤子之心。我心虽暗倾,奈何自认既不是文化界知名人士,也不是艺术界得名之流,唐突拜访先生,保不准会像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会不自在的腿脚都不知往那儿放,既尴尬了自己,又莫名了先生,于是只把先生的名,记存在心。

    五、六年后的今天,我那关于先生的记忆重又被时光唤起的,依然是她的学生,一个拜她为师不过几个月,每星期只上一节声乐课的学生。
    这个学生去年大学毕业,应聘到我所在的单位。她谈她跟先生学艺的体会。她说从先生的身上学到的东西,除了本专业知识的不断长进外,先生那至真至朴、不慕虚名的为人态度,更是让她受益非浅。

    倘若她仅只谈到了这些,我那记忆中早已保存着同样的信息,真正让我心潮起伏,是她讲述到的先生对她的一则教学细节。

    有一阵子,由于其它演出等私事的繁忙,我这位同事去先生那上课没了规律,导致学习进度变的缓慢,甚至学了这个忘了那个,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先生终于冲她发火,她说你不知道先生的火发得她是多么的难过。
    先生不会正面冲着你发,而是打开窗户面对窗外,痛心疾首地喊着:“钱梅洁,你去死吧!你的教法对某某某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啦!”骂后她又会回过头研究教学方法。

    钱梅洁,是的,这就是先生的名字,尊她的人妮称她为钱老太。
    同事的话音刚落,我的心却似“惊涛拍岸,卷起千层雪”,这是怎样的一位先生呀!因为学生的不得要领,她不是责怪学生而是首先那样狂怒地咒骂自己,而且将自己咒骂得那样狠。

    这句咒骂使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息。它不但传达出一个从事音乐教育50多年,每天定位在乐坛与新人互动的音乐教育者对艺术那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之态,同时也表露出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音乐教育者那颗严于律已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心。

    相比与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大多数人以物资财富积累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成败得失的现实世界来说,最难得先生还还是个于谈泊金钱的人。

    以先生的教学水品,愿以到她门下求学的学生多不胜数,但先生总将这一部分报酬全部上交公家,自己分文不取。不富裕的学生,先生总也能体谅他们的困难,总解以燃眉之急。

    这样做的目的如果一定得要个理由,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70多年来,我从未为自己挣过一分钱,谋过一点私利。总觉得为公家做事,挣钱有意义,自己挣钱太没意思了。每月有工资吃饱、穿暖就行了。”

    比起一些动不动开口要向学生收取几万、几十万的专家、学者来说,先生岂只是种了一枚品质优良的知识之果,先生种下的还有枚果实,名叫——感恩!
   
   但了解先生的人都道她并不富裕。她住得并非豪房,穿得并非华衣,衣着住舍极其简朴。

   我曾从网上看过一张照片,时间是2007年1月29日,画面上几个政府要员正在拜望钱先生,我看到先生着一灰色军大衣,膝盖上披一花棉被,脸庞娟秀白皙慈容可鞠地端坐着。她背后堆满书籍及其它杂物的空间,显示着房间的狭窄。没有象样的家具和华丽的装饰,看不出先生所具备的美学素养。但从几个政府要求脸上显示出的对先生那份真切的敬仰之情,足见先生德艺双馨美名的厚实、不虚;足见先生谈泊名利之真实、不造作。
    此情此景,极配刘禹锡的《陋室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唯有这样的一个先生,才能让她的学生提起时,语调中总有份很深的情感;唯有这样一个先生,连我这个音乐门外汉、村中人,单只听到他人对先生言行的转述,便已感激于怀。感激先生在这样一个复杂得让人心力交瘁的现实世界里,还了我一个柳暗花明的明朗村庄,还了我一个世外桃源的诗样境界,还了我一个人文关怀的唯美体验。

    朱光潜先生曾对“最幸福的境界”作过这样一个评价:学问、艺术、道德无一不是心灵的活动,人如果在这三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同时也就达到最幸福的境界。

    无疑,在有些现实物质方面,甚至是健康状况方面,先生是失去很多的,但如按朱光潜前辈的话来套评钱梅洁先生的人生,谁又能否认先生早已达到她的最幸福境界了呢?
   
    但愿先生不怪我的鲁莽,从未和她相识,几年后却终于还是忍不住以文字的方式表达一个后生辈对先生品行的敬仰之情。
     
    想起有个伟人作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日,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不正是先生一生光辉人格、默默奉献精神的写照吗?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7-07-26 18:21:02 最后编辑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7-07-26 18:21:26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7-7-26 21:01:1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感动。虽然我不敢说自己今后一定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是向老师学习的的行动不变。

感谢原创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07-7-26 23:11:51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师道,大约便是如此了.只是如今,可追忆的东西越来越少,也许,俺期待的只是病愈后那个神清气爽的时刻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7-7-27 14:09:57 | 只看该作者
    “君子慎独”..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凡人很难企及的境界..
    老师应该做到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8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单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
    我以为并不就代表那里的人们幸福。
    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到处流淌着一份感恩的情怀,那么可以肯定,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一定是幸福的。
    而这样的社会,社样的国家,它是充满希望的。
    想让她不和协都不可能。

    如果那里面的教育除了生产知识,同时也生产爱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7 08:49
  • 签到天数: 16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07-7-28 18:24:20 | 只看该作者
    真、善、美,依然存在于周遭,只是缺少去创造的人,一起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7-7-29 00:55:55 | 只看该作者
    要达到真、善、美..不如先让自己的心柔软起来..水润起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7-7-29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想到了很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22:29:0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小雨中的回忆 在 2007-07-29 08:33:00  发表
    让我想到了很多人.......


    既然想到了很多人,却一个也没对我们说出口。
    太小气了。
    好人好事,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